“长平之战”启动,特朗普说能在一个月内和中国达成协议
4月3日,特朗普宣布美国迎来了“解放日”,对全球发动了关税战,每个国家都给加了关税,最低也加10%。
全球对此噤若寒蝉,只有中国对美国进行了坚决反制,另外还有欧盟算半个,在中国的鼓舞下才勉强敢站了起来,只是腿肚子仍然在一直打哆嗦。
但实际上腿肚子一直打哆嗦的还有美国。
全面关税战刚刚开启半个月,特朗普的口风就出现了大逆转。
4月17日,特朗普宣布有信心在一个月内和中国达成协议,同时还能和全球所有国家都达成协议,搞定全部事情,结束关税战。
其原话是:
“我认为我们会与中国达成协议,我们会和所有人达成协议的。如果我们达不成协议,那我们就定个目标,然后就这么定了,这样也挺好。大概在接下来的三到四周内,事情应该能全部搞定。”
4月18日,特朗普宣布不打算继续上调关税了,甚至不想维持目前的关税水平,也许会选择更低的关税。
看起来似乎特朗普是真的不想打关税战了,是真的打算和中国以及全世界议和。
同在4月18日,美国国务卿甚至宣布如果俄乌冲突的调停未来几天不能取得进展,那美国将放弃在俄乌之战达成和平协议的努力,因为美国总统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最近很忙,不可能一直把精力花在这件事上。
结束俄乌冲突不仅能避免美国继续失血,还能让美国轻松拿到乌克兰价值5000亿美元的矿产,有啥事还能比这个更重要?、
从这一点看起来,特朗普似乎真的要集中精力去和中国以及全球达成协议了,似乎真的想尽快结束关税战。
特朗普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这种做法其实把自己的底牌直接给暴露出来了。
关税战开启短短半个月就要求和,说明特朗普的关税战决策是一种短促突击行为,是打算通过放手一搏搞一次军事大冒险来试着改变僵局。
求和的举动直接可以证明特朗普根本不是打算依靠关税战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因为想让制造业回流美国,那特朗普必须要把关税坚持3年以上才能初见成效,所以只要开弓那就没有回头箭,根本没啥好谈的,主动谈和更是绝无可能。
如果不是为了制造业和就业岗位,那特朗普开启关税战就只是为了捞钱,为了缓解美国的财政局面。
而如果是为了钱,那就只谈钱,别人分析美国就简单多了,特朗普东搞搞西搞搞试图打迷踪拳的手法就彻底失效了。
然后还有美债问题以及美国的通胀问题。
所有人都知道6月份的时候美国有6.5万亿债务到期,必须借新还旧,到期如果美债利率过高就会严重增大美国的财政压力,而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战,美国的国债市场出现了崩盘,价格暴跌,导致账面的国债收益率狂升,给美国6月份的新债发行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这个困难大家都知道肯定有,但不知道能对美国构成多大的压力,也不知道美国能否承受得住。
特朗普急匆匆的打算议和,那就直接被人看穿了底牌,说明美国有点扛不住了。
还有美国的通胀问题,对全球开启关税战必定会导致美国的物价升高,必定会导致美国的通胀再度抬头,这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但对美国到底能构成多大的压力,那确实是不好猜的。
但如今特朗普急匆匆的议和,那我们就知道能给美国构成多大的压力了。
特朗普对全球开启关税战是一步臭棋,我们从一开始就认定特朗普肯定输,唯一搞不明白的是特朗普为什么敢这么送人头。
但特朗普不可能在一个月内和中国达成协议。
因为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一直没有犯过什么大错,美国底蕴仍在,国力强大,虽然胜利的天平始终在慢慢向中国倾斜,但战况大体来说是僵持,双方打的是堡垒战阵地战,都拿对方的防线没太好的办法,只能互相缓慢失血,看谁先耗不住。
如今特朗普莽撞的全军突击,犯了一个大错,这样的错误我们等了足足7年才等到一个,如果轻飘飘的放特朗普回去,那等美国犯下一个大错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所以和谈可以,但和谈的条件肯定不是特朗普自以为的那样,最低要求也是必须回到2018年之前的局面,双方自由贸易。
特朗普会不会答应我们不关心,不答应就不答应呗,既然特朗普犯下大错那我们当然要果断抓住,什么时候开启关税战是特朗普的自由,但什么时候结束关税战那就不是特朗普一个人能说了算的。
中国历史悠久,有很多典型案例可以来指导我们如何陪特朗普来打这一次的关税战。
春秋战国时期,秦赵为了争夺上党地区发动了长平之战,廉颇死守防线3年和秦军对耗粮食,最后赵孝成王受不了了,派出赵括领兵20万增援前线,接管廉颇原有的25万军队后,赵括带着45万人一波梭哈,然后被秦昭襄王秘密派来的武安君白起给一波埋了。
廉颇和秦军在上党激战3年,虽然一直劣势,但凭借狂修的堡垒能保证不败,而赵括把赵国全部家底带过来梭哈后,5个月就全军覆没了,死前带着赵国45万大军在包围圈里活生生的饿了46天,把精锐的赵军士卒给饿到战力归零。
秦赵两国在这次大决战里的决策和结局,很多个都能套在中美两国身上,都具有借鉴意义。
就以特朗普这次的公开议和举动来说,那就可以参考秦赵两国的政策。
赵国的廉颇在前线和秦军久战不下,秦赵两国的君主都非常担忧,不仅是在担忧自己飞速损耗的国力,也是在担忧日久生变。
于是赵国谋臣向赵孝成王建议,联合其他国家一同进攻秦国,趁秦军主力被赵国拖在上党的时机,让他们派兵攻击秦国虚弱的后方,打下的土地都是他们的。
这其实是赵国在长平之战唯一可以翻盘的做法,秦国细作探听到这一消息后传回了国内,秦昭襄王对此非常忧虑,因为他确实害怕这个,于是召集群臣讨论对策。
最后拿出来的妙计就是假意拿出优惠条件,让利,诱使赵国来和谈。
赵王看到优惠条件后非常开心,认为是秦国扛不住了,能拿到这个条件那议和就议和吧,已经赚到了,于是立刻派出使节团前往秦国,打算议和。
秦国隆重迎接了赵国的使节团,然后非常积极的和赵国使节团讨论议和细节,同时在咸阳城内散布赵国正在和秦国议和的消息,其他国家的使节和细作纷纷证实了赵国确实是在与秦国议和,并把这件事并传回国内。
原本打算趁秦军在上党被赵军拖住,打一下秦国后方投机的其他国家,见此情形心都凉了,暗自庆幸自己幸好没动手,否则偷鸡不成蚀把米。
等气氛烘托到差不多之后,秦国的谈判负责人直接翻脸,之前已经差不多谈好的优惠条件统统不认账,把赵国使节团差点给气死,于是愤怒回国。
赵王接到使节团回报后气炸了,准备再次联合其他国家联手攻击秦国,但这次根本就没人信赵国,所有国家都按兵不动,坐视赵军和秦军在上党血拼。
这是战国末年的经典案例,直接导致了赵军最后的全军覆没,也奠定了秦国最后一统天下的最大基石。
该历史案例告诉我们,如果赵孝成王需要其他国家的力量来联手攻击秦国,那赵孝成王就绝对不能和秦国和谈,绝不能轻信秦国拿出的所谓优惠条件。
秦国的计谋成功后,赵国就只能自己和秦国在上党血拼,两军各修了极其坚固的防线,互相都奈何不得对方,把这场仗打成了粮食消耗战,两军就每天坐在前线吃粮食。
秦赵都是大国,都有发动大战的国力,但这么无穷无尽的吃粮食两国都受不了,但在秦国扛不住之前,赵国率先扛不住了。
急于结束战事,带领赵国再次伟大的赵孝成王,搜罗全国男丁,拼凑了足足20万大军交给赵括,把前线的兵力翻倍,拿出家底和秦国梭哈。
整整45万大军,在赵括的带领下离开了坚固的堡垒,跨过两军之间的丹水,转守为攻,反过来直接进攻秦军修建的坚固堡垒。
秦国和廉颇在上党这里对耗3年,廉颇虽然打不过,虽然节节败退,但从来没犯过什么大错,这样的错误秦国等了3年才等到一次。
于是白起也梭哈了,拿出所有精锐部队直接切断了赵军后路,切断了赵军和后方壁垒以及粮草的联系,把赵军给围困了起来,形成了战国后期最大的战略包围圈。
被围后赵括并不惊慌,因为这本就是他的计策,不卖个破绽出来,秦军怎么会愿意离开堡垒和赵军野战呢,不打野战赵括怎么能一战消灭秦军呢。
但秦昭襄王听闻赵军被围后,大喜过望,应白起的要求,亲自前往河内地区,征调十五岁以上的所有男丁前往长平前线,也梭哈了。
然后秦赵决战,然后赵括发现战力差距就是战力差距,打不过就是打不过,被合围之后,虽然赵军有45万,兵力显著占优,但就是打不过秦军。
打不过就要守,但后路已经被彻底切断了,虽然早有预期,提前携带了很多粮草,但不可能吃太久。
秦军的包围圈越缩越小,赵括用了所有办法都无法取胜,自身的战力每过一天就少一分,46天之后,绝望的赵括主动出击战死沙场,约40万赵军投降。
这个历史案例告诉我们,大国相争之时切记不可有侥幸心态,切记不可在无法正常战胜对手之时拿出全部家底去梭哈,否则就是给对手送去天赐良机。
如果赵孝成王不那么着急,不那么幻想通过一举击败秦国让赵国再次伟大,就让赵军坐在上党和秦军互耗粮食,那结局会被莽撞的全军突击要好得多。
别急,长平之战的案例还没讲完。
赵括战死,40万赵军投降之后,手中无粮的白起把投降的赵军全部活埋了,因为白起认为这些降卒秦军养不起,放不得,那就只能杀。
杀了如此之多的赵国降卒,那秦国就把赵国上上下下给得罪死了,未来攻赵会困难无数倍,所以白起杀降之时就没有打算给赵国留下反应余地,准备趁赵国举国壮年男丁几乎死绝之际,直接攻占邯郸,消灭赵国。
拿下了上党高地后,脚下不远就是邯郸城,而且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没有不打的道理。
为保全国家,自知犯下大错的赵孝成王亲自前往秦国,向秦昭襄王请罪,同时请求与秦国议和,赵国愿意割让六座城池给秦国作为赔礼。
此时的秦国也早已弹尽粮绝了,上党三年把秦国的粮食给耗空了,国力大损,而40万赵军在长平被活埋之后天下震撼,各国军队已经在迅速集结准备救援赵国或进攻秦国,绝不让秦国坐大,没有一个国家能接受秦国吞并赵国带来的可怕后果。
一旦各国一拥而上,实际上已经很虚弱的秦国就危险了,赵国虽然在上党大败,但地盘还是很大的,如果一座城一座城的打下去那不知道要打多久,随时可能生变。既然赵国愿意主动求和,还送上六座城池,秦昭襄王就顺水推舟,同意了和赵国的议和,下令白起撤军。
但赵孝成王回到邯郸后,到了约定交付城池的时间节点,直接把秦国使节给赶出去了,别说六座城,连六根毛都没给秦国。
因为赵国的谋臣说秦国贪婪暴虐,不打了绝不是因为议了和,而是因为打不动了,秦王同意议和这个动作,就足以说明秦国也已经很虚弱了,所以这六座城池绝不能给秦国,否则秦国的回血速度会更快。
而在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赵国已经完成了全国动员,和其他国家也都谈好了。
当年秦王毁约忽悠了赵王,那如今赵王就毁约忽悠秦王。
自知被戏弄的秦昭襄王暴怒,丧失理智,下令白起领军攻赵。
但白起拒绝领军,说此时赵国已经上下一心,其他国家也已经准备好了,攻赵必败无疑,既然已经决定休养生息那就好好修养,过一段时间等赵国出现了破绽再打不迟。
秦昭襄王不听,下令王陵领兵20万进攻邯郸,然后赵国举国动员,老头和小孩乃至于妇女都拉出来了,在被秦军屠杀的恐惧下所有人都誓死作战。
王陵在邯郸城下大败,损失四五万人。
秦昭襄王见状,再次去请白起出山领军,但白起再次拒绝,说打不过的,秦王你别尝试了。
秦王不听,令王龁去替换王陵,同时把前线部队补充至30万人,再攻邯郸城,把邯郸给死死的围了起来。
最后魏楚联军到来,秦军大败,损失10万人。
在这个过程中秦昭襄王下令郑安平带领5万秦军精锐增援,被联军夹击,全军覆没,郑安平投降,随后王龁军总崩溃。
援军的领兵者原本不是郑安平,秦王亲自去请白起,勒令白起出山带领援军,并接管王龁部打总决战,否则寡人恨君,但白起说打不过,拒绝领军,建议秦王别打了,赶紧撤军。
最后邯郸之战秦军投入约55万人,损失20万人,被迫放弃河东多地,国力被彻底打空,直接导致了秦国统一的节奏被延缓了约20年。
这一切都是因为秦昭襄王因怒兴师,不听白起之言,如果按白起的节奏来,秦国会赢的非常干脆漂亮。
虽然这一切都是秦昭襄王的错,但秦昭襄王的决定却是赐死白起。
最后白起死了,军魂碎了,大军没了,粮食也没了,什么都没了,秦国只能暂时蛰伏,不断强盛的上升趋势被打断。
这个历史案例告诉我们,即便在大胜之时,也不要轻信对方所谓的和约,打到手的才是自己的,战场上拿不到的谈判桌上不可能拿得到。
只要秦军退兵,那赵国就会立刻认为秦军是打不动了所以才不打的,那就更不能给城池了。
这个历史案例同时还告诉我们,开启战端要谨慎,不要觉得自己是强国就可以擅开战端,否则秦国之败,白起之死,就是下场。
看完了长平之战秦赵两国的决定和结局,你知道面对特朗普突然抛出的所谓和谈,我们应该怎么应对才最优了吗?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