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愿飞北京”背后:一场自导自演的“关税悲喜剧”

作者:华山穹剑 来源:华山穹剑 2025-05-26 2326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又放话了,这次不是推特风暴,而是对着镜头一脸“诚恳”地说:“我愿意亲自飞到北京,与中国高层会谈。”听上去像是“诚意满满”,可紧接着又补了一句:“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很大。”

这话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先递一颗糖,再亮一把刀。但问题是,中国吃这套吗?

一、特朗普的“北京梦”,从“等电话”到“要登门”

特朗普对“北京来电”的执念,简直可以拍成一部荒诞剧。

早在关税战初期,他就自信满满地宣称:“中方很快就会给我打电话,求着谈判。”结果呢?电话没等来,等来的是中国对等反制,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加速重组。后来,他又改口说“一周内中方会来电”,结果依然石沉大海。

如今,他干脆放低姿态,表示“愿意亲自飞北京”。这转变,看似“放软身段”,实则暴露了他的焦虑——手里的牌,快打光了。

美国经济现在什么情况?通胀高企,债务危机迫在眉睫,而中国却在持续减持美债,从第二大债主滑落到第三,让英国“接盘”。更讽刺的是,英国自己经济都摇摇欲坠,却还要硬着头皮给美债兜底。特朗普嘴上喊着“美国优先”,实际却是“盟友垫背”。

所以,他急着来北京谈什么?无非两点: 一是想让中国停止抛售美债,稳住美国金融市场。二是希望中国在贸易上让步,让他能对内宣称“赢了”。

但问题是,中国凭什么配合?

特朗普“愿飞北京”背后:一场自导自演的“关税悲喜剧”

二、威胁无效?中国早就不吃“吓唬”这一套

特朗普那句“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很大”,听着耳熟吗?

没错,这就是他惯用的谈判伎俩——先恐吓,再谈判。可这一招,对中国早就不灵了。看看现实:

2025年4月,中国直接对美国商品加征84%报复性关税,华尔街瞬间崩盘,美股暴跌。欧盟紧随其后,对美加征25%关税,让特朗普的“大西洋盟友梦”碎了一地。 美联储官员警告,若继续加税,美国失业率将飙升,甚至被迫降息。

特朗普以为挥舞关税大棒就能逼中国低头,结果呢?中国反手就是一记重拳,欧盟再补一刀,华尔街直接“用脚投票”。

这哪里是“中国受影响很大”?分明是美国自己先扛不住了。

特朗普的对华策略,堪称“精神分裂”——

一边喊着“愿意飞北京”示好;一边又威胁“中国不答应就惨了”;同时还计划把对华关税提到67%。这种“打一巴掌给颗糖”的操作,别说中国,连美国企业都看不下去了。

特斯拉、苹果、亚马逊这些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巨头,早就被关税压得喘不过气。美国农民更是苦不堪言,大豆、猪肉出口受阻,只能靠政府补贴硬撑。

可特朗普呢?嘴上喊着“保护美国工人”,实际却在用关税逼美国企业裁员。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除了让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还能有什么效果?

三、中国为何不急着谈?因为时间站在我们这边

特朗普急着谈,中国却稳如泰山。为什么?因为中国的战略定力,早已看穿美国的虚实。

1. 美国内部矛盾重重。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连共和党人都反对,参议员蒂利斯直接吐槽:“这些关税范围太广,最后肯定要缩水”。

特朗普“愿飞北京”背后:一场自导自演的“关税悲喜剧”

如果特朗普真想谈,就该先做两件事:

1、取消对华不合理关税,而不是一边加税一边喊谈判。

2、停止科技封锁和制裁,而不是一边打压华为、TikTok,一边要求中国“合作”。

否则,他的“北京之行”,恐怕只会像拜登一样——等到任期结束,也等不到那张访华机票。

大国博弈,虚张声势没用,实力才是硬道理。特朗普若真想谈,先放下关税大棒,否则,中国有的是耐心等他“想通”。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8
0
0
0
0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