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金融危机“捧热”《资本论》

作者:余斌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3700

如何看待金融危机“捧热”《资本论》

余斌

据媒体报道,全球金融危机促使许多德国人走进书店,重新捧读同胞卡尔·马克思撰写于19世纪的《资本论》[①]。正当一些中国学者认为《资本论》已经过时,马克思的有些经济学原理需要发展之际,国际社会却突然注意到,尽管《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当今世界的形势也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今天的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论》永不过时

一位美国华尔街的炒股专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指出,美国华尔街炒股炒得较好的人士中多数都看过《资本论》,尽管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他们只能私下看,不能随便让人知道。对于这些炒股者来说,《资本论》让他们时时抱有资本主义经济会发生危机的警惕之心,使他们得以在危机到来前及时退出,甚至利用危机的周期来炒股牟利。相比之下,西方经济学却把资本主义制度描绘得十分美好,没有任何危险。如今一场发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金融危机告诉世人,那些鼓吹《资本论》已经过时了的西方经济学观点才是真正应当过时的理论。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首先抓住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财富”进行分析。由于这种财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因此,马克思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在马克思看来,商品不仅仅是物,而且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人生产商品的耗费决定的,更不是由个人的偏好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决定的。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商品的价值量。这样一来,马克思不仅明确了西方经济学迄今也没有明确的商品的价值量,而且能够透过个人或个别企业的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比较来解释为什么追逐价值的资本家会采用先进技术和机器来降低单个商品的价值。而这一点也是西方经济学的生产函数解释不了的。

透过商品,马克思还指明了货币形式的起源,而这不仅是当时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从来没有打算做的事情,也是今天的西方经济学没有弄懂的事情。而这一点对于解释今天的金融危机特别重要。西方经济学把货币定义为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但在日常商业活动中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是汇票等各种金融票据,仅在这些票据互相抵消之后的余额才用货币来结清。

马克思指出,这里“包含着一个直接的矛盾。在各种支付互相抵消时,货币就只是在观念上执行计算货币或价值尺度的职能。而在必须进行实际支付时,货币又不是充当流通手段,不是充当物质变换的仅仅转瞬即逝的中介形式,而是充当社会劳动的单个化身,充当交换价值的独立存在,充当绝对商品。这种矛盾在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中称为货币危机的那一时刻暴露得特别明显。这种货币危机只有在一个接一个的支付的锁链和抵消支付的人为制度获得充分发展的地方,才会发生。当这一机制整个被打乱的时候,不问其原因如何,货币就会突然直接地从计算货币的纯粹观念形态转变成坚硬的货币。……不管是用金支付,还是用银行券这样的信用货币支付,货币荒都是一样的。”[②]

当前美国的金融危机正是在一个人为的信用制度充分发展地方发生的。当美国次贷危机打乱了这个机制时,全面的金融危机就爆发了,货币(美元)一下子变得不足了。尽管美联储借机滥发了大量美元,但还是阻止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和蔓延。这是因为,“乍看起来,好像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而且,事实上问题只是在于汇票能否兑换为货币。但是这种汇票多数是代表现实买卖的,而这种现实买卖的扩大远远超过社会需要的限度这一事实,归根到底是整个危机的基础。不过,除此以外,这种汇票中也有惊人巨大的数额,代表那种现在已经败露和垮台的纯粹投机营业;其次,代表利用别人的资本进行的已告失败的投机;最后,还代表已经跌价或根本卖不出去的商品资本,或者永远不会实现的资本回流。这种强行扩大再生产过程的全部人为体系,当然不会因为有一家像英格兰银行这样的银行,用它的纸券,给一切投机者以他们所缺少的资本,并把全部已经跌价的商品按原来的名义价值购买进来,就可以医治好。”[③]

一百多年过去了,除了英格兰银行换成了美联储,金融创新产品部分代替了汇票,马克思在这里的分析仍然是准确而没有过时的。实际上,只要存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论》在那里就永不过时。这是因为,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的最大贡献是发现劳动力成为商品,建立了抓住资本主义制度本质特征的剩余价值理论。无论资本主义如何“与时俱进”,只要劳动力仍然是商品,只要雇佣劳动制度仍然存在,剩余价值理论就会永放光芒。

迄今为止,只有剩余价值理论能够解释货币何以转化为资本即“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④]的问题;也只有剩余价值理论道破了工人失业的真正秘密:既不是工人生育太多,也不是工人素质不高需要培训,而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进,花费越来越少的人力可以推动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这个规律在不是工人使用劳动资料,而是劳动资料使用工人的资本主义的基础上表现为:劳动生产力越高,工人对他们就业手段的压力就越大,因而他们的生存条件,即为增加他人财富或为资本自行增殖而出卖自己的力气,也就越没有保障。因此,生产资料和劳动生产率比生产人口增长得快这一事实,在资本主义下却相反地表现为:工人人口总是比资本的增殖需要增长得快。”[⑤]

最为关键的是,剩余价值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敲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丧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发展着的、与人口相比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以及虽然不是与此按同一比例的、比人口增加快得多的资本价值(不仅是它的物质实体)的增加,同这个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为之服务的、与财富的增长相比变得越来越狭小的基础相矛盾,同这个不断膨胀的资本的价值增殖的条件相矛盾。危机就是这样发生的。”[⑥]

这是因为,为了追逐利润,资本家“供给的商品价值,总是大于他需求的商品价值。如果在这一方面他的供给和需求相抵,那就是他的资本没有增殖;他的资本就没有执行生产资本的职能;生产资本就转化为没有生出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就没有从劳动力取得商品形式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说,根本没有执行资本的职能。”[⑦]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过剩是不可避免的。分期付款、次级房贷、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扩大需求的手段,由于没有消除利润即剩余价值,从而即使短期内能够部分克服生产过剩,那也只不过是使生产过剩危机以更大的规模延后爆发。事实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堕落到“使现有资本贬值,靠牺牲已经生产出来的生产力来发展劳动生产力”[⑧]的衰败地步了。

二、在社会主义社会,《资本论》仍具有重大意义

俄国十月革命以来,世界上开始出现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社会主义革命还没有在全世界取得共同的胜利,加上这些国家基本上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实力尽管强于不发达的资本主义,但相对发达资本主义还比较弱,而且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经济往来。因此,《资本论》这部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著作,对于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广泛宣传《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有利于坚定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于无产阶级来说,既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⑨]例如,“一个棉纺织厂的工人是不是只生产棉织品呢?不是,他生产资本。他生产重新供人利用去支配他的劳动并通过他的劳动创造新价值的价值。”[⑩]那么,除非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否则无产阶级是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即通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做大“蛋糕”来获得自身的解放的。

其次,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把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紧紧地联系了起来。因此,当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必然要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产生冲击;反过来,稳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则有助于稳定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从而,当经济危机来袭时,屡次经受过经济危机大起大落的资本主义国家反而能够承受,而一向稳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反而容易在经济危机的冲击面前出问题。美国共产党经济委员会哈拉比教授就认为,上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的解体就与上世纪8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有关。显然,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资本论》来认清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发生和发展的机理,就无法避免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的冲击,使自己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拖累,更不可能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来发展社会主义,甚至会使社会主义事业受到挫折。

等到全世界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或者在那些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内部,《资本论》是否就过时了呢?也没有。这是因为,《资本论》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这些规律自然是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必须引起重视的内容。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把社会的总生产分成两大部类:生产资料部类和消费资料部类,并提出了这两大部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需要互相匹配的条件模型。偏离这个条件,危机就会发生。尽管马克思在这里是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表达的,但他所揭示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要协调的思想则适用于一切人类社会。而这一点也是西方经济学迄今还没有涉及的。

因此,《资本论》不仅远远领先于现代西方经济学,在今天没有过时,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会过时。

三、学习《资本论》的注意事项

尽管金融危机重新“捧热”了《资本论》,但阅读《资本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序言中曾提出劝告:“我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至今还没有人在经济问题上运用过,这就使前几章读起来相当困难。法国人总是急于追求结论,渴望知道一般原则同他们直接关心的问题的联系,因此我很担心,他们会因为一开始就不能继续读下去而气馁。这是一种不利,对此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事先向追求真理的读者指出这一点,并提醒他们。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11]

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个劝告仍然适用。因为马克思所使用的辩证的分析方法至今仍然很少有人在经济问题上运用过。而目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市面上大量经济学教科书和媒体上的经济分析所充斥的形而上学分析方法加剧了人们对《资本论》的理解难度。

好在金融危机再次提醒人们,必须辩证地看待这个世界。《资本论》三卷不含注释等共计2500页,按每天阅读10页的速度,8个月可以完成,其收获要比花四年读完一个西方经济学本科来得多。

由于《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是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手稿整理完成的,章节和段落之间的跳跃性较大,不太连贯,读起来会更困难一些。因此,有不少人曾经满足于只读《资本论》第一卷。但是,《资本论》三卷本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不完整地加以阅读,将难以把握《资本论》的理论内涵和分析方法,就好比学游泳只学会了在水中换气,还没有学会自由自在地畅游就止步不前了。



[①] 冯武勇:《金融危机捧热资本论》,http://finance.sina.com.cn/j/20081018/01075403870.shtml[2008年12月31日]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1-16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55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3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43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96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4页。

[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78页。

[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66-667页。

[⑩]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67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4页。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余斌
余斌
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