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法国朋友难忘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作者:张国斌 来源:外交官说事儿 2025-07-01 188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1985年我在外交部非洲司工作,8月份的某天,处长交给我一项工作,“国旅向外交部借人,陪同一个法国旅游团,处里决定让你去国旅帮助工作,当一次全陪。”在当时,这也是对外交干部的一种锻炼。

去国旅报到后的第二天,我就去机场接到了一个由22人组成的法国旅游团。团里有律师、工程师、大学教师、小职员、工人以及退休的老人。这是我第一次陪同旅游团,在此之前与国旅老同志进行了沟通交流,虚心请教了有关注意事项。在陪同期间,我尽量做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陪他们聊天、采购东西、解决旅途中的困难,逐步赢得了旅游团成员的信任,并与他们交上了朋友。

不过,这个过程并不一帆风顺,文化上的差异常常使我们彼此“会错意”。起初,他们上下车不方便,我想帮忙提一下包,但他们并不愿意。得到信任之后,他们才愿意让我帮忙。后来,我了解到,他们并不喜欢让其他人觉得自己已经衰老,所以才拒绝帮助。

记得还有一次,旅游团中两位60多岁的姐妹要单独出去玩,我们约好晚上一起在王府井烤鸭店吃饭。我提前在纸条上为她们写好路线,标注好中文,让她们按照纸条上的路线乘车。

当我们晚上到达饭店时,姐妹俩早已到达,并且非常高兴跟我讲:“在中国,我们体会到了贵宾待遇。”原来一上公共汽车或者是电车,都有人给她们让座。我顺口说了一句:“中国人讲究‘尊老爱幼’。”结果其中一位老太太一下子就跟我急了:“你觉得我老了吗?”我说:“不是,中国人对外国人也是以礼相待的。”老太太就跟我笑了,“跟你开玩笑的,我今年都快70岁了,确实也不能说年轻了,我在中国玩得挺开心的。”这些小插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间可以制造巨大的隔阂和政治偏见,但我相信唯有人心可以照见真挚的力量,唯有文化可以消除隔阂、融化坚冰。

令法国朋友难忘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新疆乌鲁木齐天池风光

在北京游玩了三天后,我们一行乘飞机到新疆乌鲁木齐参观天池。根据旅游团的强烈要求,我与当地导游商量后,随意挑选了几户维吾尔族的家庭,请团员与当地维吾尔族的农家一起吃烤馕、喝奶茶、聊天,气氛非常融洽。只听旅游团成员说:“以前听说到中国所有的事都是被安排好的,现在看来好像不是那样的,因为所去的老百姓家都是我们自己挑选的。”

地陪告诉我们,有一些外国人来了,就喜欢自己到处看一看,现实案例最能说明一些问题,这与他们在西方的所见所闻是不一样的。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一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中国歌曲,不仅唱出了中国人的情感,更唱出了中国人的爱国情怀,搭起了中法文化情感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使法国朋友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之间的感情。

在乌鲁木齐待了三天,我们又启程前往喀什,飞机中途在阿克苏停留。本来预计停留一小时,结果两个小时后还没有起飞。经过了解才知,因为喀什有大风暴,飞机无法降落,当天我们只好停留在阿克苏,经过联系协调,我们入住了一家招待所。由于当时阿克苏条件不太好,招待所吃的是大食堂,卫生间是公用的,床铺也不是十分干净整洁……很多法国人不太喜欢,一些旅游团成员也有意见。

令法国朋友难忘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80年代的阿克苏

看到这种状况,我跟他们讲了讲中国当时(1985年)的发展状况,并与当地的旅游局、外办进行了联系,尽力改善了一下条件。当晚,市外办、市旅游局等有关领导还邀请我们一起吃了饭。

饭后,大家都觉得很开心,有旅游团成员提出,机会难得,可以一起搞个联欢,他们唱法国歌曲,我们唱中国歌曲。得到大家一致肯定后,旅游团成员唱了好几首法国歌曲,我方唱了《茉莉花》《浏阳河》等歌曲,气氛逐渐走向高潮。旅游团中的一位律师问我,能不能大家一起唱一首全中国人都能听懂或者都会唱的歌曲?经过和现场工作人员讨论,我们决定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令法国朋友难忘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当现场的服务员、厨师及工作人员一起带着饱满情感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时,法国朋友们让我翻译了整段歌词。我在翻译歌词的同时,也讲解了为什么大家都会唱这首歌:因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地浴血奋战,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并打败了国民党,从而解放了中国,让中国人民真正地站起来了。每位中国老百姓都会唱这首歌,发自内心地感谢中国共产党。因此,每每唱起这首歌,大家都激情澎湃。

旅游团一位法国工程师讲到:“这首歌曲全中国人都会唱,足见中国共产党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我要祝贺你们!”

旅游团中也有一位法国共产党成员,他说:“法国共产党也要向中国学习,并且与中国共产党交流,要请中国共产党参加法共会议,和法国共产党交流。这首歌证实了中国共产党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还有很多人也表达了类似意思,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因此感到极其的高兴。

从乌鲁木齐到喀什,从喀什到“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再到西安,最后从深圳出境,旅游团的“中国之行”走向尾声。

在旅游团出境的前一天晚上,法国朋友再次提议搞联欢活动。于是我与当地的地陪、旅游局商量后,又举办了一次简单的联欢会。在这次联欢会上,我给当地的地陪和旅游局讲了我们在阿克苏一起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故事,他们表示:“今天晚上我们也可以唱。”

这样,在旅游团即将结束中国之行的时候,“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第二次在夜空中响起。

回去之后,有位法国朋友曾写信给我:“中国之旅,印象难忘!特别是两次听到你们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些与我们在法国得到的信息是不一样的。感谢你们,让我们了解到了真实的中国,了解到了真实的中国人民,了解到了真实的中国共产党!”

现在回忆起来,嘹亮的歌声依旧响彻在耳畔,震撼的场景仿佛又映在眼前。

作者简介

张国斌 中国驻法国斯特拉斯堡前总领事,驻法国留尼汪首任总领事,先后在外交部非洲司、办公厅、礼宾司、钓鱼台国宾馆、领事司任职,常驻非洲8年、法国11年,走访140余国家,随同国家领导人出访30余国。

著有《外交官说礼仪》《新编公务员外事礼仪》《礼赢天下》《亮出最好的自己》《足迹》《绿岛仙踪》《皇家赌城》《中国外交故事》等。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2
1
1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