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侄子毛远新“海城避震”建奇功,10万苍生脱劫难!

作者:佚名 来源:谣言与真相 2018-12-19 6857

  关于毛远新,曾遭受许多人误解和非议(原因你懂的)。但是,他是对人民有功的人——1975年他在辽宁成功指挥海城避震,创造人类第一次准确预报和躲避7级以上地震的奇迹,彪炳史册、功不可没。

  事实详情如下:从1974年开始,我国辽宁营口、海城一带接连发生了一百多次小震,到1975年小震越来越频繁,震级逐渐升高。辽宁省地震办不断将情况上报,引起辽宁省委的高度警惕。

  1975年2月4日凌晨,营口、海城一带发生5级左右地震。省地震办综合各方情况的预测意见是,近期在营口、海城一带很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毛远新提出,由辽宁人民广播电台直接播出震情预报。

  时任辽宁省委常务书记的李伯秋说:“电台一播,全世界都知道了。如果几天之内地震还不来,岂不要闹大笑话。”毛远新说:“关键在于要让群众离开不结实的房屋,特别是晚上,不能在室内过夜。”当时室外零下十几度,地震如果几天不来,是要冻伤人的。发出地震预报,可能会造成恐慌,生产必然会受到影响。鞍钢很多工人的家就在海城、营口一带,影响鞍钢生产,也是不得了的事情。

  商量的结果是,预报要发,但采取比较稳妥的办法。省委电话通知营口、鞍山两市,先召开海城县、营口县及当地驻军的紧急会议。同时,通过县级有线广播网直接传达下去。当天下午两点,在海城召开了紧急会议,传达省委指示:从当天晚上起,辽南地区海城、营口两县,所有人员都不要住在室内,生产队的大牲口、农业机械都要拉到室外。各级干部、党员、民兵全部下去,挨家挨户动员老百姓。在生产队和城镇的居民区,用大喇叭广播动员群众。

  2月4日19点36分,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

  地震后统计,辽宁全省倒塌房屋100多万间,伤10000余人,死1300余人。据估计,如果不发地震预报,死亡人数将接近10万。可能和汶川地震差不多。毛远新当时的担忧,是老实话,并非杞人忧天。2月的东北,天寒地冻,用行政手段让大批老百姓呆在室外,要冒很大的风险。辽宁省领导人能作出决策,并非易事。

  由于震前作出了中期预测和短临预报,省政府和震区各市、县采取了一系列应急防震措施,因而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比如,营口县政府在震前采取4条应急预防措施:

  一、城乡停止一切会议;

  二、工业停产,商店停业,医院一般患者用战备车送回家,少数重病患者留在防震帐篷里就地治疗,城乡招待所、旅社要动员客人离开;

  三、城乡文化娱乐场所停止活动;

  四、各级组织采取切实措施做到人离屋、畜离圈,重要农机具转移到安全地方。

  上述防震措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各街道、乡一方面用广播喇叭,另一方面派干部挨家挨户动员群众撤离危险房屋,有的还在露天放映电影,因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伤亡。如处于地震烈度9度区的大石桥镇,共有居民72000人,震时房屋倒塌67%,但只死亡21人,轻伤353人。再如,一个当地驻军,震前正同鞍山市春节慰问团举行军民联欢会,大礼堂内军民加演员上千人,当接到紧急防震通知后,决定联欢会只讲话不演节目。结果人员刚刚撤离,地震就发生了,礼堂倒塌,只伤了一个最后离开的战士。

  海城地震发生在现代工业集中、人口稠密地区,该区绝大多数房屋未设防,抗震性能差,地震又发生在冬季的晚上,按照当地农村多数人的习惯,震时已都入睡。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事先没有预报和预防,人员伤亡将十分惨重。国内其他未实现预报的7级以上的大地震,如邢台地震、通海地震、唐山地震的人员伤亡率分别为14%、13%、18.4%。按这3次地震的人员伤亡率平均值估算,海城地震人员伤亡将近15万。而由于发布了短临预报,震区各级政府组织群众预防,使全区人员伤亡共18308人,仅占7度区总人口数的0.22%,其中,死亡328人,占总人口数的0.02%,重伤4292人,轻伤12688人,轻重伤占总人口数的0.2%,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地震发生以后,救灾部队迅速到达灾区,毛远新也前往海城、营口等地,组织救灾工作。

  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震惊了世界。这是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由被动到主动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它开创了人类短临地震预报成功的先河,使人们看到了地震预报的前景是光明的。

  海城地震预报拯救了10万余人的生命,避免了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仅就这一点来说,这次预报可以说是地震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1975年9月底,毛远新路过北京时看望了毛主席,并汇报了海城地震情况。毛主席说:“据说有预报,损失不大。”毛远新说:“别提预报的事了。发了预报后,我心里更加紧张,如果大地震迟迟不来,影响了生产、群众生活,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柄不说,省委还有何面目去见关东父老。”毛主席说:“那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无非是后人再给你编一个‘辽人忧地’的故事。”毛远新说:“地震后,外面把这次成功预报吹得很高,但我总觉得有偶然性。上午发了预报,下午动员群众出来,当晚地震就来了,纯属巧合。”

  说是巧合,也是一种气运,而运气往往也会降临给那些正直善良、敢于担当的人。如果毛远新萎懦不前,保守行事,就不会创造这样一个人类奇迹。

  海城50岁以上的人都清晰地记着这件事,提起40多年前这场大地震,无不赞叹毛远新的机智果断,赞叹毛家有这样一个年轻才俊。1976年6月,美国“赴海城地震考察组”负责人雷利教授在地震现场说: “中国在地震预报方面是第一流的。海城地震预报是十几年来世界上重大的科学成就之一。”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65
0
0
1
2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