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光:实现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是什么?

作者:王伟光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2022年第6期 2022-05-12 4227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战略目标

王伟光

王伟光:实现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是什么?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代表委员交流时鲜明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的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富裕但是不均衡、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共同富裕发表重要讲话。深刻理解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生活富裕是人类的普遍愿望,共同富裕是人们的美好愿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中华民族素有追求共同富裕的远大理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就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儒家代表人物孔子道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至理名言。中国从原始无阶级社会进入剥削阶级社会,奴隶阶级、农民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发动了无数次抗争运动乃至武装起义,反抗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帝国主义残酷的剥削压迫,憧憬共同富裕,然而一次次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科学社会主义形成之前,既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也没有切实的社会制度保证,共同富裕是不可能实现的。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十九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贫苦人们描绘出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愿景,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们并没有指出达到共同富裕的历史必然和实现途径。直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社会取代两极分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指出了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剥削制度,再经过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美好社会的途径,才真正为工人阶级和全人类指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光明道路。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财富虽然可以共同享有,但是没有富裕可言。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财富虽然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增加,但只实现了极少数人的富裕,与之相伴随的却是绝大多数人的贫困,贫富差距不断加大、两极分化越发严重。马克思深刻指出,资本主义在几百年发展进程中,一方面创造了以往任何社会形态所无法比拟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制造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极是占人口比例极少数的资产阶级财富占有的高度集中,一极是占人口比例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及劳动人民贫穷的绝对积累。阶级矛盾对立激化,工人运动风起云涌,造成极大的社会动荡,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反抗斗争把资本主义几乎置于崩溃的境地。在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统治阶级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和长远利益,采取了一系列局部改良的办法,以缓解贫富差距悬殊、两极分化。但是,资本主义内在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它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两极分化问题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越发展,工人创造的财富越多,工人阶级和资本家、穷人和富人、穷国和富国之间的贫富差距就越大,两极分化就越严重,必然结局是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的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确立。

王伟光:实现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是什么?

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华社记者李涛/

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实现资本家对剩余价值、对社会财富的占有。与之截然不同,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为人类开辟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科学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首先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上。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了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指出正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使得人类社会历史由无阶级差别和对立的原始公有制社会,发展到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产生阶级分化和对立的剥削阶级社会,又将发展到以更高级的公有制为基础的消灭阶级差别和对立的无阶级社会的历史必然性。没有压迫、剥削和阶级差别的共同富裕的未来社会,必然代替人类社会最后一个两极分化的剥削阶级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恰恰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而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不懈奋斗

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灵魂和指南的中国共产党人,自成立之初就把为人民谋幸福、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党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最根本的制度基础。毛泽东同志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这个富,是共同的富”。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里,党领导人民确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的物质基础、制度前提和政治保障。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阐发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走共同富裕之路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有两条,一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条是不搞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两条是一致的,可以归结为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终于走出了一条使中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光明大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始终把共同富裕原则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中,创造了通过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战略目标,深刻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发展形势,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生产力,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进一步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当前,我们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在实现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新征程上,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共同富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使共同富裕成为现实的根本保证。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必须坚持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好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靠马克思主义,靠理想信念,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提升人的精神素质,靠精神力量支撑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始终不渝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做大“蛋糕”,才能为共同富裕创造充分的物质基础。

实现共同富裕,重要的是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即所有制问题,是判断社会性质的重要标准,是决定社会财富占有和分配的根本问题。在经济基础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标志。所有制决定分配,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财富如何分配,收入的两极分化是由生产资料占有的两极分化所决定。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制度差别根本在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是解决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的根本性举措,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毫不动摇,才能从经济基础上保证共同富裕的实现。

实现共同富裕,重要的是毫不动摇地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推进共同富裕,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做大做好“蛋糕”,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国家尽快地富起来、强起来,这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再一个就是要切好分好“蛋糕”,解决好分配问题,防止和避免两极分化,关键是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让人民公平地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既要做大做好“蛋糕”,又要切好分好“蛋糕”,解决好发展和公平这两大问题。分配是个大问题,在发展起来以后要集中力量解决好分配问题,如果分配问题解决不好,不能共同富裕,就不是社会主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搞好三次分配,解决好民生问题,建立完善配套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社会养老、社会医疗、社会慈善、社会教育、社会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利用适当的手段、方案、方法解决好分配问题。

(本文原载《中国纪检监察》2022年第6期)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5
3
0
0
5
0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