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途中朱德反对张国焘分裂图谋始末

作者:汪玉明 来源:解放军报 2016-12-18 1245

长征途中朱德反对张国焘分裂图谋始末

汪玉明

长征途中朱德反对张国焘分裂图谋始末

上图:1945年,中共“七大”期间,朱德与毛泽东在一起。资料照片

光阴荏苒,敬爱的朱德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过去了40年。在前不久召开的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回顾了朱德同志伟大而光荣的一生,称赞他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革命成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爱戴和崇敬。

温故而知新,思贤而奋行。朱德同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就像一面明洁纯净的镜子,鞭策和激励我们以追求真理、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无限忠诚、光明磊落的坚强党性,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方法,心系人民、艰苦朴素的公仆情怀,一生学习、一生向前的奋斗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赢得更加辉煌的成绩。——编 者

19356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和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懋功东南的达维镇会合,揭开了两大方面军会师的序幕。懋功会师,壮大了红军力量,增强了红军将士争取长征胜利的决心信心,无疑是长征途中鼓舞人心的大事喜事。没有人想到,一场政治风云即将来临。

彻夜长谈

621日,军委纵队与驻懋功地区的红四方面军部队举行了“干部同乐会”,首先是党中央和中革军委代表博古和朱总司令演说,朱德深情地说:“两大主力的会合,欢呼欢乐的不只是我们自己,全中国的人民、全世界的被压迫者,都在那里庆祝欢呼!这是全中国人民抗日土地革命的胜利,是党的列宁战略的胜利。”然而,张国焘在讲话中则提出了“创造川康新大局面”的设想。这与中央精神不太一致的表述,无疑为一四方面军的团结一致投下了阴影。

626日,中央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决定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

表态发言中,张国焘对中央决定的游移不定,朱德看在眼里。为打消其疑虑,朱德主动与他彻夜长谈,述说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自长征以来的艰难过程,指出了遵义会议以来中央军事路线调整的正确性。虽然朱德已在耐心解释说服,但张国焘依旧对遵义会议精神怀疑、对毛泽东不满、对革命前途持消极态度。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在其著作《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中这样记载,“朱德提醒张国焘,蒋介石虽然派来十万人攻打我们,可是我们也有大约十万兵力。第四方面军经过长期休整,兵强马壮,朱将军建议由它去占领松潘地区,夺取战略要地,借以打开北进的道路。张国焘说敌军防御工事过于强大,一口拒绝。”最终,交谈变成了激烈争论不欢而散。

开诚布公

懋功会师后,张国焘看到中央红军减员严重、装备给养困难,心怀鬼胎,打起了恃强夺权的罪恶念头。红四方面军原33军军长王维舟回忆:“在两河口会议以后,张国焘即在四方面军的干部中说中央不好,部队精神都不振作,军容上在某些方面还不如四方面军,暴露了对中央的严重不满。”为了达到要权目的,张国焘还唆使下属向中央提出改组军委。

出于维护团结的目的,62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增补张国焘为中革军委副主席,徐向前、陈昌浩为军委委员。718日,中央在芦花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同意周恩来辞去红军总政委职务,由张国焘任红军总政委,朱德仍任总司令,陈昌浩任中革军委常务委员,博古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权力欲得到初步满足后,张国焘才率军北上芦花。

为团结张国焘,朱德也曾提出愿意将自己的职务让给他,但中央没有同意。芦花会议上,围绕红四方面军工作问题,张国焘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发生分歧。出于团结的愿望,朱德提出:“目前正处在行军作战时期,一切服从战争的胜利,暂缓讨论军事以外的问题。”朱德的表态得到大家理解,会议的紧张氛围得以缓解。

芦花会议后,由于张国焘借口组织问题一再拖延部队行进,早在7月初就制定的《松潘战役计划》流产,红军被迫选择改走草地北上。83日,红军总部决定将红一、红四方面军重新编组,分左右两路军北上,左路军由朱德、张国焘率领,刘伯承任参谋长,经阿坝北进,右路军由徐向前、陈昌浩率领,叶剑英任参谋长,经班佑北进,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行动。84日至6日,中央在沙窝召开政治局会议,针对张国焘怀疑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言论,朱德明确表示,“要提高信心,克服各种困难,去战胜敌人。对一、四方面军,不能轻率地说谁好谁坏,存在缺点是可以改进的。团结是最重要的。”沙窝会议结束后,朱德和刘伯承离开中央赴左路军集结地参加指挥,开始了与张国焘直接共事阶段。

815日,红军总部在毛儿盖附近的斜藏召开红一、红四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朱德在讲话中深入分析了形势,希望大家坚决克服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两个方面军的同志们要团结起来,互相帮助,战胜困难。相比之下,张国焘则站在台上阴沉着脸,神色难看,半天不讲一句话,其对中央决定不满的情绪跃然脸上。

据理力争

朱德在左路军时期,张国焘反对中央的意图更加明显。830日,经中央多次催促,张国焘才同意率左路军第一纵队进入草地,向班佑前进。进入草地第三天,张国焘借口噶曲河水暴涨而要求部队掉头返回,并不经与朱德商量即以两人名义致电中央。

那天,朱德亲自来到河边,派警卫员潘开文下河测试深浅,确定完全可以渡河,便多次向张国焘提出遵照中央命令渡河继续前进。但张国焘执意对抗中央决定,拒绝率部过河向右路军靠拢。对此,朱德曾在后来表示:“到阿坝时,张就变了,不要北上,要全部南下,并发电报要把北上的队伍调回南下,我不同意,反对他,没有签字。”因朱德坚决反对南下方针,张国焘在劝服无望之下决定采取武力胁迫行动。

曾任张国焘警卫排长的何福圣回忆,96日的晚上,在部队折返阿坝的途中,“张国焘命令我和特务营长徐泽明解除朱德、刘伯承两位首长的卫队以及参谋人员的武装,把他们全部抓起来。任务是张国焘亲口向我和徐泽明下达的,黄超作了补充和具体的布置。”当日夜里,朱德、刘伯承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被武力挟持。随后,朱德被带到张国焘住处,张国焘假惺惺地向朱德表示自己是为挽救红军才迫不得已出此下策,希望朱德谅解并支持自己的南下主张。面对张国焘这一卑鄙行径,朱德凛然表示:“要杀要砍随你,不过,我不会改变我的政治主张的。”武力胁迫朱德就范的阴谋破产后,气急败坏的张国焘下令将朱德、刘伯承等软禁起来,实际上解除了他们的指挥权。

98日,中央电告朱德、张国焘、刘伯承,希望左路军北进,因朱德坚决主张执行中央决定并拒绝在电文上联署签字,张国焘无奈之下便以个人名义致电中央,坚持南下的错误主张。张国焘软禁朱德后,又向陈昌浩发布密令,要求密切关注党中央领导人动向,必要时不惜用武力胁迫其南下。910日,中央意识到张国焘有胁迫中央的危险举动,果断率右路军中红一、红三军和军委纵队迅速脱离险境,先行北上。10日凌晨红三军及军委纵队由阿西北上,向红一军靠拢。刚刚会合不久的红一、红四方面军暂时分开。此后,中央多次电令张国焘改正错误,继续北上,但屡遭拒绝。

负重前行

915日,张国焘在阿坝召开中共川康省委和红四方面军党员活动分子会议,公开提出南下主张,并煽动与会者批评中央、围攻朱德、刘伯承。

会议上,面对张国焘一伙的喧嚣,朱德十分平静,若无其事地翻看手中的书。张国焘逼着朱德表态反对北上,其亲信黄超竟然狂妄地跳起来,骂朱德“老糊涂”“老右倾”“老顽固”。忍无可忍的朱德拍案而起,桌子上的茶杯应声摔碎在地上:“党中央的北上方针是正确的。北上决议,我在政治局会议上是举过手的。我不反对北上,我是拥护北上的。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的义务是执行党的决定。”为了迫使朱德等人就范,张国焘把彭绍辉、郭天民等高级干部抓起来欲杀之而后快,幸亏朱德及时干预才幸免于难。

被编入左路军的原红一方面军各级指战员对张国焘违反中央决定的行为十分不满,一些干部甚至酝酿私下拉部队去找中央。为避免因擅自行动导致更严重局面,朱德曾对他们说:“我们一定要坚持真理,坚持斗争,坚决拥护党中央北上抗日的路线,但要掌握正确的斗争策略,要顾全大局,维护红军的团结,只有加强全体红军的团结,才能克服一切困难,争取革命事业的胜利。搞分裂活动的只是张国焘少数几个人,眼前的曲折总是能克服的。”在朱德的开导教育下,大家才隐忍下来,并在事实上成为牵制张国焘的重要力量。

105日,张国焘在四川理番县卓木堡召开红四方面军高级干部会议,公然攻击中央路线,宣布另立中央,自封为“主席”。会上,张国焘逼迫朱德表态支持自己另立的伪“中央”,要求朱德必须与毛泽东“划清界限”。朱德旗帜鲜明地表示:“你这种做法我不赞成,我们不能反对中央,要接受中央领导。大敌当前,要讲团结!天下红军是一家。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是个整体。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朱毛’,在一起好多年,全国和全世界都闻名。要我这个‘朱’去反‘毛’,我可做不到呀!不论发生多大的事,都是红军内部问题,大家要冷静,要找出解决办法来,可不能叫蒋介石看我们的热闹!”尽管朱德极力反对张国焘的反党行径,但张国焘肆意妄为,狂妄宣布开除毛泽东、周恩来、博古、张闻天等党籍并通令缉捕。为达到拉拢目的,他还宣布任命朱德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对此,朱德义正辞严地表示,“你不能另起炉灶,你的做法我不赞成,我要接受党中央的领导,不能当你封的那个委员、这个委员什么的。我按党员规矩,保留意见,以个人名义做革命工作。”会议结束后,张国焘又多次逼迫朱德声明断绝与党中央、毛泽东的关系,朱德斩钉截铁地表明态度:“你可以把我劈成两半,但是你绝对割不断我和毛泽东的关系。”

朱德坚决反对张国焘分裂党的行径,对于张国焘肆意妄为形成了有力制约。恰如徐向前所说的那样,“朱总司令的地位和分量,张国焘是掂量过的。没有朱德的支持,他的‘中央’也好,‘军委’也好,都成不了气候。”

1935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林育英回到陕北,传达了共产国际肯定中央正确路线的指示,这对张国焘无疑是当头一棒。为尽快消除分裂现象,朱德还积极部署与红二、红六军团的会师问题,并安排任弼时随红军总部行动,刘伯承随红二方面军行动,以加强对张国焘的牵制。此后,经过反复考虑,朱德单独致电中央,“提议,暂时此处以南方局、兄处以北方局名义行使职权,以国际代表团暂代中央职务,统一领导。”朱德的提议,受到中央高度重视,经过反复沟通研究,727日,中央正式批准成立中共西北局,任命张国焘为书记、任弼时为副书记。此后,为实现中央北上计划,朱德多次向张国焘苦劝,最终促成了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胜利会师。

对于朱德在长征途中反对张国焘分裂图谋的坚决斗争,党中央给予了高度肯定。毛泽东曾评价朱德:“临大节而不辱”,并在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挥毫题词:“要学习朱总司令: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7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