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如何善待善用知识分子?

作者:陈虎山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2018-05-16 1397

新四军如何善待善用知识分子?

陈虎山

新四军如何善待善用知识分子?

邓子恢(左四)与党外知识分子、敌工部部长林植夫(左三)等在皖南合影。

泾县云岭,地处皖南深山腹地,1938年8月2日新四军军部进驻于此,开辟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中枢所在。直到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北撤,在长达两年五个月的时间里,云岭如同一块巨大的磁场,吸引和聚集着一批又一批来自海内外的知识青年。

生活上从优

新四军的经济条件菲薄,国民政府给新四军的军饷只够一个丙等师的标准,每月缺口严重。叶挺、项英经常为军饷和弹药不能及时领到而焦急。叶挺为此跋山涉水,冒着重重危险,奔波在云岭和重庆之间,甚至为了争取增加军饷,不惜向蒋介石提出辞去军长的请求。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情况下,军部规定知识分子的津贴费高于军政其他人员。新四军指战员的津贴费,团以上干部每人只有4块大洋,营连干部3块,项英等军部领导也只有4块,而专家学者每月十几块至数十块,少数的每月100块以上。教导队教员除了每月有固定津贴外,讲课还有讲课津贴费。在战地服务团工作的知识青年享受排级干部待遇,津贴费每人3块,高级知识分子享受团级以上干部待遇,给他们配备勤务员、马匹等。军医处的技术人员津贴最高,高级专家每月达140块,正规医科大学毕业生每月70块,正规高级护校毕业生每月30块,军医处自己培养的学员毕业后每月8块。这些规定,令来到云岭的知识分子们深受感动。

工作上信任

许多知识青年和知识分子参加新四军前,不是共产党员,没有经过严格的部队生活的历练,因此在参加新四军后,不习惯部队的紧张生活。即便如此,军部的领导对他们采取包容的态度,看主流,不拘小节,生活上宽容、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

项英对著名文化人聂绀弩的信任,陈毅对性情古怪的诗人叶芳炎的关心,都是新四军理解和厚爱知识分子的佳话。聂绀弩1934年入党,对党忠诚,但性格刚烈,生活散漫,与严格的军旅生活不合拍。到云岭后,他被任命为新四军文化委员会委员、《抗敌》杂志编辑。新四军各级领导待之以宽,诚恳帮助他进步,用其所长,让他安心写作,后来终成文学大家,蜚声海内外。叶芳炎为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关门弟子,国学功底深厚,自视甚高,与有些同志合不来。新四军知人善任,将他从战地服务团调任军部参谋处书记室主任。陈毅儒雅谦恭,与叶芳炎结识后,经常以诗互赠,成为知心诗友。

对于专业知识分子,军部领导更是放手使用,让他们有职有权。军医处汇集了50多名懂医术、懂护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一时人才荟萃。这些自正规学校毕业的医生护士,在不长的时间里就担任了各级领导,著名的医务专家宫乃泉、齐仲桓、吴之理分别担任了军医处医改、保健、材料科科长。

政治上关心

新四军尊重人才,重视知识分子,关注知识分子的政治生命。对一些曾经是共产党员,后来因种种原因与党组织失掉联系的著名知识分子,军部积极慎重地帮助他们恢复党籍。

朱克靖,湖南醴陵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夏回国,任国民革命军朱培德第三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参加北伐,在创建政治工作制度上很有建树。南昌起义后,任第九军党代表,南下广东潮汕突围时,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抗战爆发后,朱克靖毅然接受新四军军长叶挺的邀请,担任了军部战地服务团团长,同时担任军政治部顾问。一位与党失去联系尚未解决党籍的干部担任军政治部顾问,说明了军部对他的信任。

为恢复朱克靖的党籍,项英不仅请战地服务团的党组织对朱克靖进行考察了解,还亲自找他谈话。1939年,经受党组织考验的朱克靖如愿以偿,重新入党。抗战胜利后,因叛徒出卖,朱克靖被捕入狱,蒋介石亲自出面劝降,诱之以高官厚禄,朱克靖宁死不屈,壮烈牺牲。

新四军军部领导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在社会上起了极好的示范作用,因而当年的新四军军部云岭,汇聚着一大批活跃的知识青年和文学、艺术人员,他们组成了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和教导总队文化队。仅军部战地服务团团员,就有400多人,被誉为“文化轻骑兵”。战地服务团和文化队培养了一大批文艺人才,作曲家何士德、章枚、沈亚威,剧作家吴强、沈西蒙,美术家沈柔坚、涂克、赖少其、吴晓邦等,都是在云岭崭露头角,以后成为新中国有影响的艺术家。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2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