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锤定音,毛泽东为何最终决定炮击金门?

作者:CCTV国家记忆 来源:老兵读史 2020-06-01 908

一锤定音,毛泽东为何最终决定炮击金门?

1949年初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解放上海的战斗进入尾声之时,毛泽东给中央军委起草了《向全国进军的部署》,在这份部署中,毛泽东对入闽作战提出了要求。

一锤定音,毛泽东为何最终决定炮击金门?

(第三野战军十兵团挥师入闽)

6月21日,已经“下野”的蒋介石特意赶到了福建,他以国民党“总裁”的身份,在这里召集了一次高级将领间的军事会议。会议后,国民党军队对东南沿海的布防进行调整,做了严密的部署。

一锤定音,毛泽东为何最终决定炮击金门?

当时蒋介石基本上,他的军事设想就是三部曲,第一个就是先止血、收拾残局,要稳定战线,第二个要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战线,第三个如果能“反攻”,那么在任何一个地方,他都可以准备“反攻”。

1949年7月上旬起,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主力,从苏州、常熟一带出发,冒着酷暑向福建行军,开始了解放福建的作战。统率这支入闽大军的,是当时年仅35岁的兵团司令员叶飞。

第十兵团在叶飞的率领下,一路长驱直入,很快完成了对厦门和金门的三面包围。10月15日,距离新中国成立刚刚过去十五天,五星红旗胜利插上了厦门岛。

一锤定音,毛泽东为何最终决定炮击金门?

(《人民日报》刊登的厦门解放的消息)

厦门顺利解放,似乎让解放金门指日可待,而早已节节败退的蒋介石,此时也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了金门。

一锤定音,毛泽东为何最终决定炮击金门?

金门对台湾而言,是靠着大陆的一个岛屿,金门是返回台湾一个前线基地,所以金门、马祖在蒋介石的政策,坚决要固守,不能放弃。

金门,共辖两个主要岛屿,分别叫做大金门和小金门,它屹立于台湾海峡西部,西与厦门岛遥望,东隔台湾海峡和台中市相望,北与福建泉州晋江市相望。距离福建角屿仅1.8公里,离台湾岛有210公里。

一锤定音,毛泽东为何最终决定炮击金门?

1949年10月24日深夜,和厦门相距不远的大嶝岛上,解放军近万将士在这里集结。他们的目标,正是与厦门一水之隔的金门。

国民党方面,指挥金门作战的指挥官是金门防卫司令官胡琏。1949年10月,胡琏接管金门防务,率部增援金门。由于胡琏的增援,此时的金门守军,从1万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

按照作战部署,解放军在金门登陆的第一个梯队3个团,率先登陆,他们冒着炮火,顽强抢滩,成功占领了一线阵地。

他们一边作战,一边等待着第二梯队的支援。可是,在国民党军密集的火力攻击下,运送第一梯队的船只,在返回的途中互相碰撞,失去掌控,一部分被大潮冲上滩头搁浅,另外一部分,则沉入茫茫大海,没有一条返回,第二梯队四个团的兵力根本无法渡海登岛。已经登陆的第一梯队战士们,在金门岛上,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境地。

一锤定音,毛泽东为何最终决定炮击金门?

在此之前,解放军在陆地上可以说是横扫千军如卷席了,但是没有打过大规模的渡海登陆作战,海上情况跟大陆可不一样,到了海上,海况气象条件,是决定登陆作战能不能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国民党军绝对的兵力和陆海空立体进攻下,登岛的第一梯队战士们英勇不屈,拼死抵抗,在岛上和敌人激战了三个昼夜,直到弹尽粮绝。

金门岛上解放军血战到底的英勇精神,是国民党军队无法企及的,然而在这场特殊的战役里,当时兵败如山倒的国民党军,凭着绝对的优势和火力,打赢了这一仗。接到金门战报的电话后,蒋介石甚至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一锤定音,毛泽东为何最终决定炮击金门? 

蒋介石当时不相信,就命令空军再去侦察,蒋介石日记就写,前线将领往往浮夸,意思就是说他们又虚报军情。因为他败仗吃太多了,他不相信打胜了。

金门战斗的胜利,让节节败退的蒋氏父子看到了希望,也收获了久违的信心。从此,金门这座小岛的命运,将长久地和蒋介石父子“反攻大陆”的希望捆绑在一起。也像衣扣一样,将台湾和大陆连在一起。

一锤定音,毛泽东为何最终决定炮击金门?

(蒋经国视察金门防务)

金门一战的失利,震撼了解放军全军,1949年10月29日,距离金门战斗刚刚过去五天,毛泽东亲自为中央军委起草了通报,他指出:“必须以金门岛事件引为深戒”。

 

一锤定音,毛泽东为何最终决定炮击金门?

金门失利虽然是个坏事,其实也变成个好事。人民解放军打完金门登陆之战之后,当时上下都认识到,这个海战确实比陆战复杂得多,马上打海南岛,就很谨慎了。

蒋介石做梦也不会想到,令他惊喜的金门“大捷”竟成为日后解放军渡海作战的取胜之匙。就在解放军充分总结金门失利的教训,积极备战,解放海南岛、舟山群岛之时,中国大陆的解放战争也已接近尾声,到1949年12月初,兵锋已直指成都。

1949年12月10日,下午两点,成都解放前夕,蒋介石专机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飞往海峡对岸的台湾岛。

一锤定音,毛泽东为何最终决定炮击金门?

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乘飞机离开大陆)

退居台湾后,蒋介石无时无刻不谋划着“反攻大陆”的计划,作为“反攻大陆”的第一块跳板,蒋介石对金门寄予厚望。

1949年,金门战斗后,蒋介石从台湾调来大量部队,所有的民政单位都被裁撤,所有的民政事务全部转由金防司令官胡琏管理,蒋介石把金门由民管划为军管,其用意可想而知。

戒严时期,军方一直掌握着实权,岛上的几代人都在戒严和军管中生活。在两岸对峙的时期,金门始终是两岸对抗的前沿阵地。除此之外,国际政治事件的影响也牵动着这座小岛。

一锤定音,毛泽东为何最终决定炮击金门?

(军管时期金门岛上的儿童)

一锤定音,毛泽东为何最终决定炮击金门?

(军管时期金门岛上的士兵)

一锤定音,毛泽东为何最终决定炮击金门?

(金门岛上的国民党士兵挖战壕和坑道)

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了题为《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他指出:“我们当前的总方针,就是肃清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推翻地主阶级,解放台湾,西藏、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

一时间,解放军数十万精兵云集东南沿海。就在台湾海峡上空战云密布的时刻,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骤然爆发,杜鲁门政府立即出兵朝鲜半岛,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进攻台湾。

考虑到国际形势的剧变,也考虑到整个国家的安全,毛泽东果断作出决策,暂停解放台湾计划,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在海峡的另一边,台湾国民党当局则利用朝鲜战争的机会,企图依靠美国的支持“反攻大陆”。随后,美国对台军事援助开始呈几何倍增长,蒋介石手下数十万残兵败将也因此重新武装到了牙齿。

一锤定音,毛泽东为何最终决定炮击金门?

(美军入侵台湾海峡)

台湾国民党当局依靠美国,不断加强金门等岛屿的军事建设,企图将其建成“反攻大陆”的前进基地。到50年代中期,金门岛已构成坚固筑垒防御体系,成为一座横亘于台湾海峡的军事要塞。

一锤定音,毛泽东为何最终决定炮击金门?

(金门岛上的地下工事遗迹)

 

一锤定音,毛泽东为何最终决定炮击金门? 

蒋介石当时跟美军顾问的规划,是要把金门完全要塞化。也在美军的协助之下, 50年代的时候开始进行金门的全面地下化。

同时,台湾国民党当局还积极同美国商谈关于共同防御的问题,最终双方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美国以这个条约为借口,继续将台湾置于其“保护”之下,持续介入台湾问题。

一锤定音,毛泽东为何最终决定炮击金门?

(周恩来总理发表声明)

为了宣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决心,并对美台商谈“共同防御条约”予以警告,1954年9月,解放军对金门进行了大规模惩罚性炮击。12月,周恩来总理发表声明,指出,所谓“共同防御条约“根本是非法的、无效的、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完成祖国的完全统一。

一锤定音,毛泽东为何最终决定炮击金门?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南沿海布防)

为遏制美国干涉台湾问题,中国政府开展了针锋相对的外交斗争,坚持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揭露美国干涉台湾问题是对中国的侵略。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曾指出:“中国政府愿意坐下来和美国政府谈判,讨论和缓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对于中国政府抛出的谈判意愿,美国人接招了,同年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正式举行。到1957年底,双方进行了多达73次的谈判,然而在最关键的台湾问题上却毫无进展。

与此同时,大陆方面也向台湾国民党当局提出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倡议,并通过多种渠道向国民党传递和谈诚意,但蒋介石却并不以为然。

一锤定音,毛泽东为何最终决定炮击金门?

(美军对台湾军事援助,加紧制造“两个中国”)

50年代中后期,美国政府一面加强对台军事援助,一面加紧制造“两个中国”,台湾国民党一面需要美国的庇护,另一面仍图谋“反攻大陆”,既不愿接受美国“两个中国”的主张,也拒绝两岸和平谈判。从1975年起,美国拖延并中断中美大使级会谈,纵容蒋介石骚扰、破坏大陆沿海地区,使台湾海峡形势再次紧张起来。中共中央决定加强台海方向的军事斗争。正当台海上空局势日渐紧张之时,一个突如其来的国际政治事件,让毛泽东找到了时机。

1958年7月18日入夜时分,毛泽东在中南海,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什么人,这次会议又决定了什么呢?一场围绕着金门,牵动着北京、华盛顿的大戏,即将拉开帷幕。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8
1
0
3
3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