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对“习大大谈孔子”的几大猜想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网 2014-09-28 820

原标题:独家 | 国际社会对“习大大谈孔子”的几大猜想

国际社会对“习大大谈孔子”的几大猜想

  习大大24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于是“习大大谈孔子”成为了热点话题,尤其到了演讲全文发出来的当天下午,简直烧热了舆论沸点。

  “咦,镜鉴怎么没动静?”后台很多微友留言。

  别着急哦,我们在等!等着国际社会的反应……

  一向嗅觉敏锐的国际大媒们看“习大大谈孔子”的视角,融入了他们对中国的理解,也透出他们的种种考量。暨佩娟同学埋头苦干,博览群媒,又采访了一些专家。且行且观,奉献出一道大餐:“国际社会对‘习大大谈孔子’的几大猜想”——

  猜想一:“尊重文化多样性四项原则”将成国际公认准则?

  上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震惊四座,成为指导国际关系公认准则。邓小平说:“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

  前天,大大提出尊重文化多样性四项原则: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科学对待文化传统。

  这会不会成为又一个经典?处理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四项原则将是最好的方式?

  这四项原则符合各国文化的利益吗?

  西班牙《环球亚洲》杂志社社长、中国问题专家伊万·马涅兹的答案是肯定的:“在国际范围内,这四大原则都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指导意义,充分体现了中国领导人对文明传承、发展和交流的深入思考。”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认为,四原则展现了中国的大国胸怀。有三点意味:

  第一,中国会尊重中华文化中其他非汉族文化,建设更和谐的民族关系;

  第二,中国会继续秉持开放态度,学习和借鉴世界上其他民族文明;

  第三,当今世界的区域性冲突背后,都有文化差异因素。世界各国各民族只有尊重彼此的文化和价值观,相互包容,才能更加和谐。

  美国乔治 梅森大学孔子学院美方院长高青格外赞同第二点原则。“在这个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尊重、了解和借鉴其他民族的文明成果是世界文化交往的重要原则,也可以避免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被商业大潮所同质甚至湮灭。”

  第三点原则让马涅兹印象深刻:“ 不同文明之间的学习互鉴不仅能够推动文明的发展创新,也是维护国际社会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高级顾问傅增有也对第三点感受颇深:“泰国孔子学院的老师和志愿者们都应该学习泰语和泰国文化,这是对泰国文化的尊重。尊重换来尊重。只有这样,才能为世界各国人民真正架起一座友谊之桥。”

  四项原则能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吗?历史会给出答案。但我们首先要有自信。

  大大一直强调“提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联合早报》指出,大大在向外界表明他的“文化观”,透露了其对继承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

  “一个民族的强大既表现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也体现在对世界各国影响力,以及是否为其他国家人民所接受和尊敬的程度上,这就是文化实力。”美国乔治 梅森大学孔子学院美方院长高青这样说。

  “加强中国的文化实力,就要增强自我认知,这要求我们要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有清晰而深刻的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其蓬勃发展,使其能在国际舞台一展风采,为世界人民所分享。”

  习大大以国家主席的身份出席,在国际社会看来,这本身就释放出中国社会尊孔敬儒的强烈信号。

  古巴拉美通讯社的标题是:中国高规格庆祝孔子诞辰,尊重传统儒家思想。报道称,习主席敦促国民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同时也要尊重自己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一个国家不重视自己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就会失去灵魂,国家也无法发展。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或许意味着中国社会尊孔崇儒的时代已掀开序幕。”外媒注意到,继去年11月参观曲阜孔府并发表讲话,今年5月4日到北京大学与国学大师汤一介促膝交谈、亲切握手,习大大再次表现出对儒家文化的亲近。

  大大对儒家文化的兴趣的确浓厚。还有媒体提到了去年,习大大在山东考察期间,参观了孔府和孔子研究院,他在翻阅《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这两本书时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猜想二:中国向世界推广“和为贵”?

  孔子《论语·学而》云:“礼之用,和为贵”。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习大大特意出席大会,说孔子,谈儒家文化,不就是在向国际社会充分释放中国爱好和平、推进发展的善意吗?

  看大大怎么说儒家思想中的爱好和平:“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很亲切,对不?)

  国际社会认同“和为贵”理念吗?

  “在国际交往中,国家不论大小和强弱,都应该坚持和平共处。如果所有国家都做到了‘和为贵’,那么国与国就自然会成为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高级顾问傅增有教授说。

  “儒家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平衡的重要支撑点。在国家之间存在纷争的年代,‘和为贵’的意义尤为深远。”泰国开泰银行资深副总裁蔡伟才说。

  “漫长的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平与和谐扎根在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中国当前正在走的和平发展道路就是与这种‘和为贵’的文化一脉相承的。”西班牙的伊万说。

  “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也在尽自己的能力来维护着世界的和平发展。”比利时西弗兰德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肖余春说。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美方院长高青表示,不同于西方价值观,中华文明提倡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既是缓和人与自然矛盾的途径,也为处理国际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和发扬,必将对人类文明在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猜想三:优秀传统文化要火了?

  几乎所有媒体都注意到,大大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芬兰《环球时代》网站的标题言简意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号召维护和发展中国文化。

  24日,新加坡《联合早报》连发两文,深度解析习大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

  “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大大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大大详细阐述了汲取传统文化养分的原则,须“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

  有人敏锐地指出,这是优秀传统文化要火的节奏啊!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我们所面临困难的启示,可以为治国理政和处理国际关系提供帮助。”比利时西弗兰德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肖余春说。

  “当前,中国日益深入地融入世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显得尤为迫切。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要在国际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要大力传播孔子的著作和学说、传播儒学。”傅增有说。

  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正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今天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仅为世界各国和平共处提供参考,也为加强道德建设提供思路。

  西班牙《环球亚洲》杂志社社长伊万·马涅兹说: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融入了中国人民的血液和基因,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营养来源,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开拓创新、奋发向上的重要精神动力。

  大大有关文化的连珠妙语,让人印象深刻。

  “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

  “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

  “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大大重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但不忘强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猜想四:国际社会都将从儒家思想中受益?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为什么要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儒家思想正视文明的多样性。一个文明的上升,并不意味着另一个文明的倒下,并非“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不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只要把儒家“和为贵”思想贯穿大国外交的主线,找到不同文明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就可以实现各国文明之间的“永久和平”。

  “我们是否要返璞归真,回到互相尊重的本原?国家之间的你争我夺从未停止,外力介入又使局面更加复杂,如果各国都吸取一些儒家思想,相互尊重,整个国际社会都将从中受益。”东盟秘书处公共事务主任李键雄说。

  “东盟有10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语言、文化、生活习惯都不相同,要实现东盟经济一体化,就要回到互相尊重的基本面,才能实现更大的和平和更好的整合。”在东盟秘书处工作多年,李键雄三句话不离本行。

  “在如何处理好创新和传承的关系、吸纳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建设的关系等方面,埃及都应该向中国好好学习”,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埃方院长穆罕默德·扎耶特说。他同时表示:“埃及和中国都是有着灿烂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应该更多相互借鉴。”

  “相互交流、吸收和借鉴,能够促进和丰富本民族的文化。”哈萨克斯坦文化体育部部长穆哈梅季乌雷说,“习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不仅仅是为了中国一国受益,而是谋求为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带来福祉。”

  “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习大大的这段话,被各国专家们反复提及。

  “在我们努力帮助学生们了解中国、学习中国语言和灿烂文化时,这段讲话令人鼓舞。”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中国中心和孔子学院执行主任琼·布热津斯基有些激动。

  “美国所提倡的价值观只是构成国际外交思想基础的一部分,当今世界仍然不太和平,很多地区还很贫穷,这也证明了美国的价值观远远不能满足世界的需要。在这方面,中华儒学可以提供很好的思想资源。”傅增有为儒学的未来支了个招。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外国专家都拍手称快:大大这话说得太对了!中华文化也应该不断创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予新的内涵。

  看专家们怎么说——

  “中国梦”就是对儒家思想“和而不同”的继承和发展。习主席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更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世界的思想发扬光大。——俄罗斯孔子基金会主席列奥纳德·别列罗莫夫

  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儒家讲求“和”,这正是现代世界所缺少的东西,尤其战乱频仍的非洲,更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刚果(金)金沙萨大学教授姆文当卡

  在泰国,孔子学院遍地开花,泰国人的子女在孔子学院不仅可以学习中文,还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我身边的泰国人都知道,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化家。很多泰国人崇拜孔子,认为孔子是中华文化的缩影和名片。而且,很多泰国人都从学习中文开始入门学习孔子思想。孔子思想已经在泰国文化上打上了深刻的烙印!——泰国开泰银行资深副总裁蔡伟才

  国与国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可以促成文化的发展与壮大。文明相通,友谊相融。中国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中国文化吸收了世界各国文化中的鲜活部分,也变得更加丰富。——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院长阿维杰特·巴纳吉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4
0
0
0
0
0
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