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光:打好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
王伟光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主动权和话语权,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要求。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党的基本路线是由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这是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坚持这个路线、方针、政策不变。……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370~371页。]3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包括三条基本内容,少了哪一条都会犯颠覆性的不可挽回的错误。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自然丢掉了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要保证抓住中心任务不放,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政治保证,“两手”“都要抓”、“都要硬”。只讲改革开放,不讲四项基本原则,就会走到资本主义邪路上去;只讲四项基本原则,不讲改革开放,又会回到僵化的老路上去。这两个基本点都必须同时讲、同时坚持。对我们的领导干部、我们的人民要经常讲、反复讲党的基本路线,一时一刻不能忘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心任务,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就要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服务。
第二,必须坚持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正确认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的关系,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邓小平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必须坚持物质第一性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精神力量对经济建设的反作用,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上丧失群众基础要出问题,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终也要出问题。十年“文革”和1989年北京政治风波从两个不同方面说明了这个道理。只有经济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都抓住,经济建设和思想建设都搞好,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高度重视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把它摆到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重要位置,抓紧抓细抓实。
第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搞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全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理论贯穿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各个方面。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努力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在人民中间要长期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的普遍教育。特别是在党员、干部、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中,长期持久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学习与教育,开展正确的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
第四,必须提高党的高级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将提高党的高中级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作为抓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决定性环节。毛泽东讲:“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526、533页。]针对今天的情况来讲,如果我们党有一大批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将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守住党的意识形态阵地,战胜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进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变向、不变色、不变味、不变质。提高高中级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没有捷径,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落实领导干部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的重要文献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这件大事,每个领导干部都要真正学起来,真学马克思主义,坚信马克思主义。真学马克思主义,就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开展积极的舆论斗争。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绝不意味着放弃舆论斗争。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必须对那些宣传、传播有害思想观念的言行作坚决斗争。要旗帜鲜明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利用一切手段、方式,包括新媒体,组织力量,组织理论工作者、宣传文化工作者,对于一切错误观点和思潮,对于在社会上出现的攻击党和政府、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展开积极的、正确的说理斗争。不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麻木不仁,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主动出击,不怕被围攻,不怕被“人肉搜索”,不怕被污名。不能用“不争论”作为挡箭牌,东西摇摆,左右迎合,畏首畏尾,退避三舍。在舆论斗争中,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当冲锋陷阵的“战士”,不能当爱惜羽毛的“绅士”,要坚决及时援助那些因为伸张正义而被围攻的同志,做到“一人唱而千人和”,形成一呼百应的态势。要坚决保持我们阵地的纯洁性,绝不能给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违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以及危害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提供传播渠道和展示机会。
第六,必须努力管控好互联网这一舆论斗争的主战场。
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互联网已经成为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攻击的工具,这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互联网为我们党和政府开展工作提供了新的有力途径,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提供了新的更大舞台。但是,互联网也很容易被敌对势力利用,给各种谣言提供传播场所,特别是它在受到不良影响下形成的强大的网上舆论,有时候会左右社会舆论,绑架党和政府决策,为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制造舆论。互联网是一个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管控好了,有利于我们国家和全体人民;管控不好,会伤及我们国家和人民,甚至后患无穷。
应采取经济、政治、行政、法律、教育等综合手段,切实加强对互联网的有效监管,确保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动员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行动起来,形成一支强大的网军,积极引导网络舆论,改善网络舆论生态,净化网络舆论空间。要加强和完善网络管理,坚持意识形态的正面引导,引导好社会舆论,让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占领互联网。要巩固和扩张网络空间的“红色地带”,促进网络空间的“灰色地带”向“红色地带”转化,挤压网络空间的“黑色地带”。要加强对网络文学的管控和引导,培养一支网络写作队伍,创作更多引导网络文化发展的、具有正能量的网络文艺作品。要管理和引导好网络“意见领袖”,建立和完善媒体从业人员准入制度,依法打击网络传谣行为,积极推进网络实名制。
第七,必须积极谋划和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打破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围剿。
着眼于打破西方敌对势力在国际舆论领域的话语霸权,突破其对我国“误读”和“歪曲”的文化屏障,破解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和“中国责任论”等唱衰中国的论调,积极开展国际舆论斗争,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鼓励一批观点正、学问好的专家学者,从学术的角度,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接受得了的方式,阐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第八,必须认真抓好意识形态战线的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
要选择那些忠诚党和人民事业的同志来领导意识形态战线,真正把那些具有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政治立场坚定、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干部,选拔到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岗位上来,形成一个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家集团。对于那些不合格的干部,要尽快调离领导岗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政治坚定、学贯中西、勇于创新、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队伍;培养一批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熟悉中国国情,精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创造活力的中青年理论队伍;培养一批思想理论水平高,精通外语,善于在国际舞台上维护我国权益的外向型理论人才;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后备人才。
第九,必须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毛泽东同志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435页。]在当前各种思想、思潮和文化争鸣争锋异常激烈,形势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必须全面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实行意识形态工作党委责任制,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全面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强烈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把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要求落到实处。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对意识形态形势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和水平。坚持党性原则,一定要做到旗帜鲜明。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坚决反对西方资产阶级的所谓“新闻自由”。
在长期实践中,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遵循,一定要认真总结、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继承弘扬我们党在这方面的优良传统,并根据新的情况、新的形势,努力创造,敢于担当,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提出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够抓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本文原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纵论意识形态问题 大字本》)
![](https://static.hswh.org.cn/image/qrcode.jpg)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