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发:我不说假话

作者:黄大发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3-02-06 3473

当代愚公黄大发谈带领村民引水修渠

黄大发:我不说假话

受访者简介:黄大发,汉族,193511月出生,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半坎组人,小学文化,1959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大队大队长、村长、村支部书记,现任团结村名誉村支书。20世纪60年代起,他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20174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513日,贵州省委授予黄大发“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9月,黄大发获得“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201711月,黄大发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类)。201831日,当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2019925日,黄大发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2021629日,党中央授予黄大发“七一勋章”。

执笔: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  遵义市播州区档案局

我们这里过去叫草烟坝村,现在叫草王坝村。在旧社会,我们这里比较穷,有几十户人家,几百人口。村里有五家地主、四家富农,老百姓种的粮食,他们分走了一半,老百姓得到的一半半年都不够吃,只好跟地主富农借,借了要还利息,所以十分贫穷。我们住的是泥巴房子,我们穿棕衣,戴棕帽,吃的是苞谷沙,而且吃不饱,有些都七八十岁了还没有穿过鞋,旧政府当时给我们村取了个名字叫光棍村。

我是个孤儿,我爸妈解放前就走了,我靠帮人家放牛、砍柴养活自己。解放后,共产党的培养和远亲近邻的救济,让我感到很温暖,就立志为村民们办点实事,要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面貌,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

1959年,虽然已经解放10年了,但由于草王坝村处在深山之中,山高坡陡,土地不肥沃,石头多,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特别是祖祖辈辈严重缺水,要步行几个小时到河里背水吃。地里打不出多少粮食,家家户户穷得起灰,一年四季连饭都吃不饱。195911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员了,必须要带头,要苦干实干加油干,拼死拼命地干。后来草王坝村选我当大队长。

对于草王坝村,水是救命的东西。螺蛳河是理想水源,却与草王坝村相隔三重大山。1964年我就发动村民开始修沟(水渠)把螺蛳河的水引到草王坝村,我对村民们承诺:“我一定要把螺蛳河的水引过来,让大家喝上干净水、吃上白米饭。”没有技术和设备,我就带着村民们攀岩走壁,靠原始方式确定等高线,用钢钎、铁锤打通了116米长的隧道。经过12年的艰辛施工,水渠完工了,但由于工程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修好的12公里沟太高了,水的位置低了,只能引上来少量的水,头两年还行,最后引不来了。引不来水老百姓没收益,都不干了,这样我们只好放弃。

黄大发:我不说假话

擦耳岩—大发渠最险峻的一段

1989年,我被安排到区水电站学习四年,我很高兴,学到了技术,我就可以实现再修沟引水的梦想了。由于我不识字,学习时我就用眼睛看、耳朵听、心头记,人家都做得到,我为什么做不到?学到三年多的时候我就找到领导,要求继续修沟,领导很支持,叫我回村发动群众,群众很反感,他们说你修了十几年都没有修好,有人甚至说:“如果你能修成,我们用手板心做饭给你吃。”但是我在群众大会上向大家承诺:“如果这个螺蛳河工程修不到草王坝的话,我的名字请你们给我重取一个,我可以拿我的生命去换沟,我可以拿我的党籍来保证。”我这样承诺了,得到了80%的村民的拥护。资金不够,村民们主动卖猪、卖羊、卖鸡、卖苞谷,凑钱送到我家里。我把大家凑来的一角两角五角的角票,一张一张地理顺、叠在一起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拿着这钱,我知道我背负着草王坝人的希望和重托。

当时,遵义县一年的水利资金不过20万元。初步测算,从螺蛳河取水到草王坝要经过大小9处悬崖、10多处峻岭,水渠需要从离地几百米高的大土湾岩、擦耳岩和灰洞岩的悬崖峭壁上,打出半幅隧道,需要2万个工时,草王坝才一两百个劳力,怎么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

我下定决心,一年修不成,修两年;两年修不成,修三年。哪怕我用命去换,也要干成!

1992年春,经过认真测量和策划,修沟引水工程开工,我带领200多名乡亲,带着铁锹、铁锤、钢钎浩浩荡荡奔赴工地。大家早上出门时提一罐苞谷沙,饿了烧柴草热一下,稀里呼噜吞下去;夜晚来临,打着火把往家赶。有的村民干脆睡在石头窝里,数着星星盼天明。

但还是有的老百姓不理解,不支持,损坏房子了要赔,森林破坏了要赔,土地占用了要赔,我们哪有钱,我们修沟都没钱。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深知,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要战胜它。只有战胜困难,我们的工作才能完成,改变家乡面貌的目标才能实现。当时我提出一个口号:“要吃大米饭,大家一起干。”我用实际行动感动了老百姓,带动了老百姓。

这个水渠我们修了三年多,1994年的422日,水就通到了草王坝村。虽然修渠我们只花了20万就通了,但是安全、质量好,而且引到草王坝村的水流量很大,能管1200亩田土的浇灌。那一年我们收成了12万斤谷子,过去我们只能收6万斤,老百姓吃了定心汤。

1995年,我们又完成了2000米的支沟修建。这样,在悬崖峭壁上修出的整条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全长9400米的水渠终于全线贯通,并完成了三年的坡改梯450亩,加上原来的将近600亩,全部都种上谷子,草王坝彻底告别了缺水的历史。有了天渠,我们的产量提高了,1997年、1998年、1999年,我们收了680万斤,一个人要摊千把斤,我们老百姓的肚皮吃饱了,家里还有粮食囤起了,老百姓高兴了,生活逐步富起来。接着,我们又修了路,又拉电,又修学校,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曲折和艰辛,开始把电拉到我们村时,电不通灯不亮,经过几番折腾才弄好。另外,我们修路,有的要占老百姓的土地,不让我们挖,多方协商我们才得以把路修通。接着又建学校,我们的学校修了三年,1996年终于建成。过去30年,我们一直没有初中生,小学毕业后娃娃没书读。学校改善了之后,我们村一共出了30多个大学生,还有博士。我们学校现在有9个老师,今年又考了一个乡里的第二名。我们家乡已经改变了。

黄大发:我不说假话

当年参与开挖大发渠的部分建设者(左四为黄大发)

20174月开始,贵州中天金融集团帮扶草王坝村,成立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入1亿元扶持资金助力脱贫攻坚,发展了5400头猪仔、1000箱中华蜂养殖,栽种了5000亩精品黄桃和有机蔬菜等。村里自有农业品牌“乐耕田”体验店在贵阳开业,腊肉、香肠、蜂蜜、菜籽油等产品均已上市,现在都在全国销售了。

黄大发:我不说假话

黄大发巡查水渠

那条改变草王坝村命运的水渠,已按旅游景点标准打造,建起了观光步道,精品民宿、乡村旅馆、乡村餐饮业红火兴起,整个村子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吸引了500多名村民返乡创业。2017年,全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38元,到2018年底,预计将增加到9500元。自古贫瘠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村原来有些人一年100块钱都找不到,现在我们要谈20万、30万、40万的生意;以前我们看不到、买不到的东西,现在都能送到家里来了。现在家家都有电视机、打米机、除草机等等,有些还有私家车了,我们这个村变了,像城市一样了,几乎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了。

我当了29年大队长、村长和17年村支书,我在草烟坝当了40多年的村干部,就一直不放弃一个信念:改变家乡贫穷面貌,让老百姓过上美满的生活。这是我的人生追求,一生都没有停留,没有放弃过。不说假话,敢于担当,敢于奉献,经得起风雨,见得到世面,硬得起腰杆,顶得住歪风,所以,老百姓拥护我。

现在我们已经达到平均8000多元的收入了,这个不得了了,原来才10002000元。但是要达到人均1万元的收入这个目标,我估计还有两年左右才能实现,我们要人人都能达到这个目标,生活就能达到小康水平。

经验告诉我,脱贫攻坚思路很重要。已经走在前面的村子,继续发展;落后的、没脱贫的村子,我们来发动他,多搞养殖业,多种植经济作物,让个人收入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就提高了。只要我们领导能引进项目,我们加以帮扶,指明他们前进的道路,告诉他们要干哪些才能脱贫,我们要给他们找对路子,指正方向,让他们有奋斗的目标,他们自己很快就能起来了。对村与村之间的差距,我们以点带面,逐步逐步地铺开,最终让每家都过上小康日子,不能留一户,不能掉一户。

在新时代,特别在党的十九大过后,老百姓的生活要更上一层楼,人家没有的我们有,人家没办成的事我们先办,我们要有这样的思想了,我们才能发展。我已经走出一条路子了,但我知道培养接班人、培养新一代村干部很重要。我们的干部们只要多学习,多实干,听党中央的指挥,跟党走,感党恩,就有前途,就能带领老百姓走致富路,走小康路。

(本文原载《百年潮》2022年第11期)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16
0
0
2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