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学军:“草比树大”原理是中国贡献给人类的大礼

作者:记者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4-10-29 674

“草比树大”,中国贡献给人类的大礼

——访全国劳动模范、世界“零碳之父”雷学军教授

记  者

雷学军:“草比树大”原理是中国贡献给人类的大礼

雷学军教授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能采用主观的、唯心的、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消极的、被动的态度与方法,不可盲目遵从和照搬西方国家提倡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要用客观的、唯物的、全面的、系统的、发展的、积极的、主动的态度与方法,勇敢创新。雷学军教授在真学真信、真抓实干中开拓绿色发展与零碳模式,丰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对全国上下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技术认知水平、推动实践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具有极大的示范价值。他的研究成果打破了人们的固有成见,突破了国际技术封锁,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新视角、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

雷学军教授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实践与研究,发现了“碳汇草”和“草本碳汇”;发明了“地球碳的技术控制循环方法”;创造了“零碳(碳热氧平衡)发展模式”;提出了“动质与静质平衡原理”“动碳与静碳平衡原理”“动热与静热平衡原理”“动氧与静氧平衡原理”“草比树大原理”“光合作用与生物氧化平衡原理”“生物资源消耗与生物资源生产平衡原理”“碳汇型碳产品与碳源型碳产品汇源平衡原理”“环境污染与环境修复平衡原理”“生态红线面积与光氧生物效率匹配原理”“山水气林田湖草城系统平衡原理”“地球物质资源消耗与太空物质资源补给平衡原理”及“实现大气二氧化碳负增长”和“零碳世界”的新概念;倡导“综合开发利用大气碳资源”和“发展碳气候经济”,实施碳封存;将有限的“森林碳汇”变为无限的“生物碳汇”;改“虚拟”的碳排放权“配额指标”交易为“实体碳热氧产品”交易,主张实施“碳热氧税”制度,实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资源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然而,“碳汇草”和“草本碳汇”刚提出时,就遭到了国外敌对势力和国内洋奴势力的一些不实和不科学的言论的恶毒攻击、诽谤、谩骂、诅咒与阻扰;有的官员只给建设用地办理划拨供地手续,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9号《划拨用地目录》”给生态科研用地办理划拨供地手续,拖延时间长达七年有余,严重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违背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本国策。就在困难重重的关键时刻,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党章和宪法,十九大报告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2017年11月,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把农业部的草原处升格为国家草原局”,2018年3月,全国人大第十三届四次会议决议:“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不再保留国家林业局”。为生态文明建设和“草本碳汇”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希望全社会鼓励创新、包容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让更好、更新的技术造福于全人类。

世界气象组织今年6月28日表示,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仍在不断上升并导致气温升高和海洋酸化,2015年至2019年很有可能成为有气温记录以来的最热5年。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温室效应依旧是悬在全人类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尽管世界各国政府大力推行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但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并没有得到扭转,反而愈演愈烈。

发达国家利用碳排放和气候问题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哥本哈根会议后,中科院对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等7个主要减排方案的评估显示,其中没有一个是客观公正的,且存在着不易被人识破的“减排话语下的陷阱”。2017年6月,美国正式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展现出了霸权主义的任性与傲慢。

习近平主席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指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雷学军教授为人类提供了解决生态、气候、环境、资源、经济、灾害及延长人类在地球上生存时间的新理论、新科学、新技术、新方法及新制度的构想,令人耳目一新,他也因此被业界誉为世界“零碳之父”。他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全人类的未来殚精竭虑、苦心钻研,是当之无愧的时代脊梁。

面对全球变暖、气候灾害日益频发的现状,他内心焦虑,难以释怀,有感而发,写下了一篇饱含深情的《鉴证词》:

我们十分幸运地见证了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最灿烂辉煌的鼎盛时代,享受了极其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体验了人类进化为世界主宰统治地球的肆意行为。这个时代商品淫溢,市场繁荣,交通发达,思想活跃,精神自由,钱使人捷,满目诱惑,眼花缭乱。令人们无度地享受,无限地追求,无休地角逐,无止地征战,无尽地闹腾。

然而,月圆则缺,日中则移,兴衰相依,福祸相随:资源枯竭、全面污染、地球燃烧、臭氧穿洞、气候变暖、冰盖融化、海面上升、土地干旱、沙漠扩张、粮食减产、生态失衡、物种消失、雾霾肆虐、疾病频发、水啸风吼、山崩地裂。崇高的、痴迷的、执着的主啊——人类,你已经悄然地走近了消失的临界线。

尽管世界各国政府都已感应到灾难的临近,提出低碳生活,推行“虚拟”的碳排放权“配额指标”交易,实行减碳行动,但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仍然在急剧上升。如此,无法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碳排放”的目标。唯有理性地运用“草比树大的原理”,改有限的“森林碳汇”为无限的“生物碳汇”;实施“碳热氧产品交易”;推行“碳热氧税制度”;用交易费和税赋支撑“实物碳热封存和氧释放”,才能实现“零碳世界”经济发展模式,重建生态平衡,使生命在地球上延续冬夏春秋。

雷学军教授面对创新的困惑和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阻扰,为表明自己对研究成果的自信,毅然写下一篇寓言——《蟹说》:

蟹,出泥淖,貌不扬,青甲大鳌,横行介虫之列,众人视之,亦可怪矣。

一贡生进试京城,见众观蟹,惊问曰:“是何物也,岂可啖乎?”众面面相觑,无以应。有渔父过,俯拾蟹,施洗于水,折蟹鳌入口,嚼之,甚惬意,呼曰:“美哉!”众钦佩不已,皆呼为异人。

问曰:“人皆惮于蟹之形而不食,公何敢然?”对曰:“吾观猢猴食蟹而欢,捷而不僵,故无惧焉。”

2019年8月,本刊记者在长沙市跳马镇的“碳汇草”科研基地,专访了全国劳动模范、世界“零碳之父”、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首席碳汇专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碳循环研究中心主任雷学军教授,就“草比树大”“零碳模式”“碳气候经济”“碳热氧产品交易”“碳热氧税”“生态文明建设”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访谈。

雷学军:“草比树大”原理是中国贡献给人类的大礼

“速生碳汇草”选育种植科研基地

从“低碳”到“零碳”

记者:雷教授,近些年越来越热,您怎么看?

雷教授:工业化以前,人类处于农耕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热释放量和氧消耗量均较少,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可以实现大气碳热氧的平衡,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长期维持在275~280ppm的范围之间,地球表面的气温长期保持在平均13.7摄氏度的水平,是“零碳世界”时代。

世界资本社会形态的兴起,派生出激烈无序的市场竞争,驱使资本机器无限度地消耗有限的物质资源和污染有限的环境空间。工业文明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人们陶醉,从而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无节制地享受生活,无限度地索取资源,无畏惧地污染环境和无顾忌地破坏生态,导致全球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

记者:为什么还有人说全球气候在变冷?

雷教授:局部地区出现寒冷并不是全球气候变冷,而是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引起冷热分布不均匀,造成地球局部地区干热、局部地区湿冷。

一般来说,北极极地中心被低气压控制,冷空气限制在极地范围内,不易南下。随着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北极海域裸露出大片水域。水吸收大量热量,加热冷空气,不断上升的暖空气聚集在极地高空,逐渐形成高压。驱使限制在极地范围的冷空气南下,导致寒流出现,从而使北半球中高纬度部分地区变冷。

目前,IPCC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全球气候在变暖,全球气候变冷只是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托词。坚持为人民服务、天下为公的崇高准则,打破既得利益的怪圈,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首要任务。

记者:雷教授,我们都知道地球“高烧”不退的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那么,为什么现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会越来越高呢?

雷教授:森林形成于6500万年以前,当前全球森林面积仅39.9亿公顷,碳储总量约2500亿吨。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使森林面积不断地缩小,碳储总量也在不断地减少,因此,森林不能解决时下日益增长的碳排放问题。世界每年总能耗约180亿吨标煤,相当于360亿吨植物碳产品的能量。世界秸秆年总产量约50.8亿吨,相当于25.4亿吨标煤,仅占全球总能耗的14.1%;秸秆每年有20%用作饲料,20%用于肥料,15%被直接燃烧,用于能源的秸秆所剩无几(仅为全球年总能耗的6%~7%),且分散于全球,当前替代化石燃料的秸秆数量十分有限。碳捕集封存技术(CCS)受设备投资大、捕碳成本高、过程排碳量多、技术瓶颈和泄露风险等诸多因素的严重制约。2018年,全球清洁能源发电占比仅36%,化石能源发电比例仍高达64%,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致使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上升。

记者:现在都在提倡低碳经济,您是如何看待的?

雷教授: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最早在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中提出。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低碳社会”“低碳城市”和“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同时,“碳政治”“碳课税”“碳产品”“碳汇林”“碳金融”和“碳商人”等新名词统统被倒进一个坩埚里,炒出了一个个让人们迷迷糊糊的碳概念。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没有新技术支撑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是减缓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恶化速度的积极选择。发达国家以此为手段遏制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了严重影响。

记者:您提出的“零碳”发展与“低碳”发展有何不同?

雷教授:“零碳”发展是将绿色发展和循环发展融合在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中,以节能减排、治理污染为基础,以生态修复为措施,以发展“碳气候经济”为主导,以实现封碳、降温、释氧与排碳、升温、耗氧总量的动态平衡为方向,以减少自然灾害、维护生物多样性为目标;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科学划定生态红线,明确生态用地、农业耕地、建设用地和其他用途土地,合理利用和严格管理好上述不同类型的土地;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创新“碳热氧税”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与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与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碳热氧补偿及“实体碳热氧产品”交易制度;通过固碳、蓄碳、储碳、封碳、传碳、转碳、限碳、控碳、减碳和用碳等方法,形成零碳发展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均衡发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完善法律体系,形成生态社会文明的长效保障机制,实现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关于“低碳”与“高碳”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零碳”才是一个硬“指标”。从“高碳”到“低碳”,从“低碳”到“零碳”,是人类发展理念和方式的不断飞跃。“零碳”是最高水准的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方法。

记者:那什么是“零碳区域”发展模式?该怎样创建呢?

雷教授:“零碳区域”发展模式是对一个行政区域(或一个单位)边界范围内的碳、热吸收总量与氧释放总量和碳、热释放总量与氧消耗总量进行普查、核算、核查;编制《零碳发展规划》;运用系统工程技术进行节能减排、减耗降热、绿色能源替代、“碳热氧产品”封存、生态“碳热氧补偿”及“实体碳热氧产品”交易,使一个行政区域(或一个单位)边界范围内的碳、热吸收总量与氧释放总量和碳、热释放总量与氧消耗总量达到动态平衡,称“零碳区域”。包括“零碳区域”“负碳区域”“生态零碳区域”和“生态负碳区域”发展模式。

创建“零碳区域”发展模式是采取整体规划、全面统筹、分步实施的策略,分阶段实现规划目标:一是实现单位GDP碳排放量、热释放量和氧消耗量的“零增长”;二是实现年度碳排放总量、热释放总量、氧消耗总量的“零增长”;三是实现碳排放总量、热释放总量和氧消耗总量的“零排放”“零释放”和“零消耗”。通过创建“零碳工厂”“零碳机场”“零碳机关”“零碳学校”“零碳社区”“零碳村庄”“零碳乡镇”“零碳县(区)”“零碳省(市)”“零碳国家”,最终实现“零碳世界”发展模式。

记者:创建“零碳区域”发展模式有什么意义?

雷教授:创建“零碳区域”发展模式主要是解决生物氧化与光合作用失衡、物质消耗与物质补偿失衡和不可生存与持续发展三大瓶颈,并可为人类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优质生态产品:生物质(如粮、油、果、蔬、棉)、丰富物种、繁茂生态、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培肥地力、吸碳封碳、吸热储热、释放氧气、调节气候、净化水体、净化土壤、净化空气、消除灰霾、减少灾害、恢复自然、美化环境等等。

记者:前面您提到“零碳”发展要以发展“碳气候经济”为主导,能跟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碳气候经济”吗?

雷教授:“碳气候经济”是综合开发利用大气碳资源,形成碳产业,制造碳产品,创造碳经济,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型经济产业链,实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资源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草、藤、灌、乔及农作物都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等成分组成,可以直接使用或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生化等方法降解、转化、提取和分离出多种人类可食用和使用的物质。上述生物质成分均可用作建筑材料、家具、农具、用具、工业品、食品、香料、香精、饲料、肥料、纸制品、生物质能源、化工原料、精细化学品等,可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发展碳气候经济的本质是实施碳封存。

IPCC指出:化石燃料燃烧和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主要二氧化碳排放源,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0%被海洋生态系统吸收,25%被陆地生态系统吸收,45%滞留在大气圈中。

中国实现碳排放总量零排放(零碳),每年需封存生物碳产品约30.6亿吨,可吸收大气中约45亿吨二氧化碳,总成本约22.5万亿元,可新增社会生产总值约720.5万亿元,利税约125万亿元。

世界实现碳排放总量零排放(零碳),每年需封存生物碳产品约111.2亿吨,可吸收大气中约163.4亿吨二氧化碳,总成本约81.6万亿元,可新增社会生产总值约2610.7万亿元,利税约396.7万亿元。

记者:您提出的生物碳封存怎样实现经济效益呢?

雷教授:具体方法包括:“生物封碳”“应用封碳”“使用封碳”“成型封碳”和“工程封碳”。

“生物封碳”是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光合作用机制,使大气圈中的碳、热储存和封存在生物体或生物质中形成“暂时碳汇”,封碳年限为1年以内,是一种影响大气圈中CO2浓度、温度和O2浓度的方法。

“应用封碳”是指大气圈中二氧化碳及其当量物质为275~350ppm时,用生物质生产食品、饲料、有机肥料、纸制品、生物质能源、化工产品等,可提高碳循环的经济总量;同时,增加了“暂时静碳”量,能延长碳循环过程,调节单位时间内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是一种抑制大气圈中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升高的方法。

“使用封碳”是指大气圈中二氧化碳及其当量物质为350~400ppm时,用大量的生物质生产建筑材料、家具、农具、用具、工业品等,可提高碳循环的经济总量;同时,增加了“暂时静碳”量或“长期静碳”量,能延长碳循环过程,调节单位时间内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是一种控制大气圈中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升高的方法。

“成型封碳”是指大气圈中二氧化碳及其当量物质为400~450ppm时,在使用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的前提下,将生物质加工成一定形状和密度的碳产品进行封存,增加了“暂时静碳”量或“长期静碳”量。如生产食品、饲料、有机肥料、纸制品、生物质能源、化工产品、建筑材料、家具、农具、用具、工业品,是一种限制大气圈中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升高的方法。

“工程封碳”是指大气圈中二氧化碳及其当量物质超过450ppm,由升温引起的自然灾害十分严重时,在使用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的前提下,将生物质进行填埋,增加“长期静碳”量或“永久静碳”量。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稳定后,将其用作生物质肥料、燃料,或将生物质长期填埋封存,任其在地层下转化成烃类化合物(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是一种遏制大气圈中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升高的方法。

记者:实现“零碳”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雷教授:工业化以来,人类开采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排放总量超过了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总量,致使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迅速上升。计算同时期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与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总量的差量,替代与填埋同等碳汇量的生物质就可实现“零碳”世界。

种植和使用“碳汇草”是实现“零碳”最简单的方法。全球草地总面积约32亿公顷,全部种植“碳汇草”,每亩草地(亚热带地区每亩产干草5~8吨)只需增加231公斤生物质(干重),就可实现全球“零碳”。全球每年只需替代与填埋110亿吨生物质,就可实现“零碳”世界。

我国草地总面积约3.9亿公顷,全部种植“碳汇草”,每亩草地只需增加523公斤生物质(干重),就可实现“零碳”中国。我国每年只需替代与填埋30.6亿吨生物质,就可实现“零碳”中国。

记者:您为什么主张种草拯救地球生态系统?

雷教授:每生产1吨生物质,可消耗大气中1.47吨二氧化碳,吸收406万大卡热量,向大气中释放1.07吨氧气。“草比树大”,“碳汇草”平均叶片总面积、叶绿体总数量、热吸收总量、氧释放总量、生物质总量和碳吸收总量的年均累计值均大于树。“碳汇草”是一类快速捕碳固碳,调节大气温室效应的先锋植物。“碳汇草”经过反复刈割,实质上是扩大了光合作用的面积和空间,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光合作用效率。种植和使用“碳汇草”,是解决人类当前面临的碳排放危机、控制全球气候变暖与消除雾霾的最生态、最环保、最经济、最科学、最简单、最实用和最可靠的方法。

植物正常生长与繁殖的温度为5~40℃,如不及早种植“碳汇草”,实施高效的碳、热吸收和氧释放,降低温室效应,为臭氧层提供氧源,人类将会失去拯救地球生态系统的机会。建议每年的3月6日设立为“植草节”,提高人类对“草本植物”特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只有切实地发挥草本植物吸碳、吸热、降温、释氧的优势作用,才能拯救地球生态系统。

记者:您提出“草比树大”的依据是什么?

雷教授:从物种进化和演替的过程来看,裸子植物的出现早于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大多数是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大多数为被子植物。草本植物是由木本植物进化而来,木本植物较原始,草本植物进化程度较高,更加适应环境。“碳汇草”(C4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固碳效率差异,其本质是C4植物与C3植物的光合效率差异。C4植物主要存在于草本植物中,光合作用启动快、效率高;木本植物大多数为C3植物,光合作用启动慢、效率低。C4途径的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与二氧化碳的结合能力远远大于C3途径的RuBP(1,5-二磷酸核酮糖)。

在经度、纬度、时间、空间和面积相同的种植条件下,通过实验田选育的“碳汇草”平均叶片总面积、叶绿体总数量、热吸收总量、氧释放总量、生物质总量和碳吸收总量的年均累计值分别是相同面积树的115倍、109倍、73.7倍、73.7倍、73.7倍和73.7倍。所以“草比树大”。

记者:您的“碳汇草”在哪些地方试种过?

雷教授:“碳汇草”对病虫害、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强,在湖南的长沙县与娄底市、河北的曹妃甸、甘肃的舟曲和山东的聊城都有种植过。

雷学军:“草比树大”原理是中国贡献给人类的大礼

雷学军教授向本刊急着讲解“碳气候经济”发展模式

重塑“碳交易”新秩序

记者:雷教授,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碳汇”吗?

雷教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汇”可分为“暂时碳汇”“短期碳汇”“中期碳汇”“长期碳汇”和“永久碳汇”。

“暂时碳汇”是光氧生物利用光合作用,将大气圈中“动碳”储存在生物体或生物质中形成“静碳”。

“短期碳汇”是指用生物质生产食品、饲料、有机肥料、纸制品、生物质能源、化工产品等,使大气圈中的“动碳”储存和封存在产品中形成“静碳”。

“中期碳汇”是指用生物质生产密度板、家具、农具、用具、工业品等,使大气圈中的碳封存在产品中,封碳年限为3~10年,可延长碳热氧循环过程。

“长期碳汇”是人类利用碳循环,获得与使用碳资源创造财富的次要形式,一般指“成型封碳”方式。“长期碳汇”是人工控制碳循环,调节温室效应,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主流手段。

“永久碳汇”是人类利用碳循环,让子孙后代获得与使用碳资源创造财富的形式,一般指 “工程封碳”方式。“永久碳汇”是人工控制碳循环,调节温室效应,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特殊手段。

记者:中国的碳汇怎么算?

雷教授:计算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包括苔藓、地衣、蕨类、草、藤、灌、乔等;计算中国的水体碳汇,包括湖泊、水库、湿地、海洋等;计算中国的地质碳汇,包括沙漠、岩溶、矿物等。通过科学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零碳发展,可使我国获得巨大的碳汇潜力,实现“零碳”。

记者:中国的碳排放量有多少,应该怎么样计算?

雷教授: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约260万平方公里,草地面积约390万平方公里,从上述土地中拿出5.1%的面积种植“碳汇草”,实施生物碳封存,可将我国的碳排放量控制在30亿吨;从上述土地中拿出7.4%的面积种植“碳汇草”,实施生物碳封存,我国就可以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净零碳排放目标。

记者:您为什么主张设立“碳热氧税”制度?

雷教授:“碳热氧税”是针对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排放量、热释放量、氧消耗量所征收的税,目的是控制化石能源的使用和保护环境。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排放,因此,每一个使用产品的人都应该成为缴纳“碳热氧税”的主体。建立与“实体碳热氧产品”交易相符合的“碳热氧税”制度,用“碳热氧税”支撑生物碳封存、热吸收、氧释放、发展碳气候经济和创建零碳模式,是解决生态、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和气候变化等诸多问题的制度保障。

记者:您提出的碳热氧产品交易与国际碳交易有什么不同?

雷教授:创立《国际生物碳热氧产品的碳封存量、热吸收量、氧释放量与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排放量、热释放量、氧消耗量权交易新公约》,制定《生物碳热氧产品的碳封存量、热吸收量、氧释放量与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排放量、热释放量、氧消耗量权交易技术标准》,用生物碳热氧产品参与“实体碳热氧产品”交易,按碳热氧产品的碳封存量、热吸收量、氧释放量收取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排放量、热释放量、氧消耗量权交易费,改“虚拟”的碳排放权“配额指标”交易为“实体碳热氧产品”交易。生物碳热氧产品理化性质稳定,填补了国际碳交易的空白,以此取代“虚拟的”碳排放权“配额指标”交易,可形成我国独一无二的遏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创共性核心技术,既可解决节能减排的难题,又可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巨大压力,使我国获得“治理碳热氧”的主动权、话语权、经济权和领导权,成为经济发展、环境治理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先锋。

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

记者:应该怎样按中央的要求划定生态红线?

雷教授:要以我国各省市区县生物氧化的碳排放量、热释放量和氧消耗量与光合作用的碳热吸收量和氧释放量的平衡点为依据划定生态红线,即以碳排放量、热释放量和氧消耗量与碳热吸收量和氧释放量的平衡值计算出应该划定的生态红线面积。

记者:您提出“建立经济生产总值与生态生产总值平衡体系”,该怎样实施?

雷教授:经济生产总值与生态生产总值平衡体系是指“国内经济生产总值”与“国内生态生产总值”、“世界经济生产总值”与“世界生态生产总值”平衡的体系。要把经济生产总值和生态生产总值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政策、法律和法规层面上,对实现经济生产总值与生态生产总值两者价值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赋予同等的价值尺度,形成经济生产总值等于生态生产总值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平衡发展体系。这样就可以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真正实现“零碳”经济发展模式,同时获得经济生产和生态生产两股喷涌的、互助共存的经济源泉,彻底地解决全球生态、环境、资源、社会、经济与气候变化问题。

记者:您为什么建议量化“绿水青山”的隐性价值?

雷教授:“绿水青山”存在着“显性”(已量化)和“隐性”(未量化)的两种价值。长期以来,“绿水青山”在人类的经济运行体系中只有“显性”的价值参与了货币交换,如1克黄金价值300元、1千克稻谷价值3元、1瓶矿泉水价值2元等等;而其“隐性”的价值没有根据其使用价值、稀缺程度和必要社会劳动时间量化成价值而进入市场等值交易,比如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热量、释放氧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等。由此造成了“绿水青山”的所有者、使用者和经营者享有红利、厚利、重利甚至是暴利,而监管者、保护者和修复者则是薄利、寡利、无利甚至亏本,导致资源破坏和生态失衡。因此,必须根据生态资源的形成难易、稀缺程度、修复代价和生产成本,把实际存在的“隐性”价值量化出来进入市场交易,让“绿水青山”的监管者、保护者、修复者和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一样都能公平地获得交换价值,使“绿水青山”生生不息,循环不已,长久繁茂。只有公平合理地量化“绿水青山”的隐性价值,才能真正把领袖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至理名言完整实现。

记者:十九大报告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什么您要在“山水林田湖草”中加上一个“气”字和“城”字?

雷教授:“气”是指包绕在地球外围的大气,是与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宇宙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一个生态子系统。使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实施碳热氧产品交易,创建零碳模式。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加快以节能降耗、污染治理为主体的技术改造,采用技术起点高的清洁工艺,控制工业污染。创新植物固碳技术,推动光合作用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提高植物的固碳吸热释氧水平,平衡大气圈碳热氧量;“城”是自然资源的工业化产物;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金融、外交和人口聚集的地方;是幸福的乐园;是经济产业与商品贸易的中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美好的生活会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难以承载的负担。幸福的生活离不开城市,城市不能污染和践踏自然。要让生态的要素最大限度地融入“城”中。新建城市一定要尽量保存原有“山水气林田湖草”的空间和功能,要在逐步改造旧“城”的过程中把“山水气林田湖草”及其功能搬进“城”中来,建造生态城市。人口少则世界大,人口多则世界小。因此,只有提高人口素质,调节人口数量,控制城市规模,使城市人口、交通运输、资源补给、能源消耗和土地利用等方面协调一致,才能实现人类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因此,“山水气林田湖草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记者:您是怎样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雷教授:“绿水青山”是美丽辽阔的大自然;是气雾云雨霜雪冰、山水林田湖草城装点的生机勃勃的蓝色星球;是一幅气势恢宏、五彩缤纷的壮美画卷;是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综合体;是繁衍生息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拥有的生命世界;是地球风生水起、虎跃龙腾、生机盎然、文明崇高的源泉;是唯一的、可爱的、宝贵的家园;是世界上最根本、最重要、最稀缺、最珍贵的财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把片面追求经济产出和生产效率为目标的工业文明方式转变为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发展形态;不再采取无计划的自由竞争手段获得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个人财富的积累,而是要全面权衡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质量;经济发展不再盲目地向“绿水青山”索取资源、排放污染物、释放热量和消耗氧气,而是要减少生产性污染,控制生活性污染,限制浪费性污染,解决同根同源的灰霾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化石燃料使用问题。

“绿水青山”是丰富多样的物质资源和自然环境,衍生出世界万物,进化产生了人类社会,创造了语言、文字、科学、技术、产业、产品、货币、金融和城市,最终出现了繁华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交融互动和蓬勃发展,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通过治理污染,修复自然,恢复繁茂的生态系统,实现光合作用与生物氧化、物质消耗与物质补偿的平衡,为人类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优质生态产品。建立监管、保护、修复和科学合理地使用“绿水青山”的长效保障机制,让世界的一切物质都能充分地得到高效的循环利用,使“绿水青山”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宝库。

记者:您是怎样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

雷教授: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根据生态的形成、发展、繁茂、衰退、消亡的规律及其修复的原理,运用科学方法,使生态系统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态效应,重建生态平衡。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解决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维护地球上“水、气、冰”共存的适应生物生存的最佳气候平衡状态;扩大植被覆盖率,增加地球生物总量和生物的种群数量,恢复天蓝、地绿、水净的自然生态环境,延长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时间。

生态文明建设要树立“山水气林田湖草城”是生命共同体的观念,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修复生态为手段,通过绿色发展、循环发展、“零碳”发展和外源发展的途径实现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的流程是: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树立生态意识,加强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国土空间,促进资源节约,应用先进技术,实现生态平衡等。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建设“绿水青山”,要加强对沙漠化、石漠化、荒漠化、海岸侵蚀、水土流失、矿山、背光阴蔽区域和建筑物的生态建设,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和空间,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要科学协调发展安全、高效、可持续的“草、林、牧、副、渔业”,对“山水气林田湖草城”进行系统治理,形成大自然、大生态、大碳汇的一体化格局;要运用科学方法,使生态系统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态效应;统筹开发利用宇宙资源,实现地球光合作用与生物氧化的平衡、资源消耗与资源补充的平衡。

建议设立“大自然感恩节”,提高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引导自然、保护自然和感恩自然的自觉性。生态建设,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因为每个人自己就是污染源。要让全体人民关心自己身处其中的环境,共同参与建设美丽“绿水青山”的伟大事业,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恢复天蓝、地绿、水净的自然环境,减弱减少自然灾害。建立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的长效机制,实现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社会文明。

零碳大事记:

2005年5月,雷学军教授从刈割韭菜得到启示,发现了“碳汇草”。

2006年6月,雷学军教授提出“动碳与静碳平衡原理”。在一定的条件下,“动碳”与“静碳”是可以相互转变的。“动碳”转变成“静碳”时,温室效应减弱;“静碳”转变成“动碳”时,温室效应增强。

2007年3月,雷学军教授提出:“生物碳封存方法”和“动碳与静碳平衡原理”。

2008年2月,雷学军教授从事“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能源》2010年第1期:《生物质能转化技术及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2009年5月,雷学军教授提出:“二氧化碳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和“综合开发利用大气碳资源,实现大气二氧化碳负增长”。

2010年12月,雷学军教授研究“植物成型封存储碳”,成果发表在《中国能源》2013年第6期:《植物成型封存储碳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技术研究》。

2011年3月雷学军教授在长沙市天心区大托基地“碳汇草”选育种植科研基地。

2012年7月,雷学军教授在长沙田心桥建立397亩“碳汇草”选育种植科研基地。

2013年12月,长沙县决定使用雷学军教授的“碳汇草捕碳固碳技术”,创建全国首个“零碳县”。

2014年1月,长沙县成立“零碳县”发展模式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2014年1月,雷学军教授发明的“生物质储碳产品的制备、计量、封存与碳交易的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2014年6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对“碳汇草碳产品封存净碳汇量”进行了核算。

2014年8月,湖南省科技厅惠民计划项目:“碳汇草成型储碳封存碳汇效率技术研究”立项。

2014年9月,雷学军教授提出:“发展碳气候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碳汇草”在建筑材料、家具、农具、用具、工业品、食品、香料、香精、饲料、肥料、纸制品、生物质能源和化工原料等领域实现产业化。

2014年10月,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编制:《长沙县“零碳县”2015~2035零碳发展规划》。

2014年11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对长沙县碳排放量进行核查:“2013年长沙县实现了万元GDP二氧化碳强度负增长”。

2014年12月,长沙县应邀参加“第十四届中国经济论坛‘中丹零碳对话’专场”,“碳汇草”和“零碳县”创新理念获得中外普遍关注。

2015年3月,雷学军教授提出:“光合作用降温与储能原理”和“生物氧化增温与释能原理”。

2015年5月,雷学军教授在《红旗文摘》第5期上发表:“生物质能:狙击雾霾的新武器”。

2015年5月,雷学军教授提出:“光合作用与生物氧化平衡原理”。

2015年6月,雷学军教授提出:“草比树大的原理”。

2015年7月,“碳汇草”和“零碳县模式”在法国里昂全球气候与地区世界峰会上得到广泛称赞。

2015年7月,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总领事马天宁先生一行来田心桥基地考察,对“碳汇草”和“零碳县”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2015年9月,中央政策研究室刊印《简报》:“我国‘土专家’攻克了应对气候变化世纪洋难题”;“长沙创建全国首个‘零碳县’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途径”及《送阅件》:“增强我国在联合国气候谈判话语权的思考”。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2015年10月,国家发改委赴长沙县进行“零碳县”和“碳汇草”的调研。

2015年12月,雷学军教授应邀参加巴黎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新华社专讯:《中国“零碳县”试验受到国际关注》。《巴黎协定》提出:“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

2016年1月,长沙县“零碳县”发展模式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召开“碳汇草种植与封存项目碳减排基准线与监测方法学”论证会。

2016年5月,雷学军教授在娄底市杨市镇建立“碳汇草”种植基地。

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召开“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专家研讨会。

2016年5月,科技部《中国农村科技》访“世界零碳之父”雷学军教授:“降碳除霾,发展碳气候经济”。

2016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库出版发行:《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长沙县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研究》。

2016年10月,桃源县成立“负碳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2016年10月,湖南省发改委碳交易专项资金计划项目:“碳交易从虚拟交易实现可计量的碳货币交易路径探索研究”立项。

2016年10月,全国人大环资委邀请雷学军教授团队参加“碳汇草捕碳固碳技术”专题座谈会。

2016年11月,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2016年12月,林目轩博士在《红旗文摘》第12期上发表:“构建与绿色发展相适应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提出:“种草,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

201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出版2016《中国农业年鉴》,收载了雷学军教授创建零碳发展模式过程的“零碳志”。

2017年3月,国土资源部印发《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17]33号)指出:“严格控制生态空间转为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禁止生态保护红线内空间违法转为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

2017年6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组赴娄底市调研“零碳区域”创建工作。

2017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2017年8月,娄底市聘请专家开展碳普查和碳规划工作。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2017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时,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农业部畜牧司下设的草原处,可升格为国家草原局。

2017年11月,中央政策研究室刊印《书刊摘报》:“零碳探索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作者雷学军,原载于《中国能源》2017年第7期。

2017年11月,娄底市编制完成《娄底市2013~2016碳源碳汇普查与核算报告》。

2017年11月,雷学军教授在《学习与研究》杂志上发表:“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2017年11月,雷学军教授在《求是内参》上发表:“当前推进零碳战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8年3月,全国人大第十三届四次会议决议:“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不再保留国家林业局”。

2018年4月,雷学军教授发明的“地球大气圈碳热氧平衡的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2018年7月,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在长沙召开“‘零碳区域’建设交流座谈会”,聘任雷学军教授担任“首席碳汇专家”和“碳汇研究中心主任”。

2018年8月,雷学军教授在《中国能源》第8期上发表:“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一文,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原理、定义、目标、方法、流程和成果。

2018年9月,雷学军教授提出:“动质与静质平衡原理”“动热与静热平衡原理”和“动氧与静氧平衡原理”。

2018年10月,《红网》报道:时代脊梁 雷学军和他的“零碳”梦。

2018年10月,《红星云》报道:这位常德人,为什么被誉为世界“零碳之父”。

2018年10月,《湖南日报》报道:民族魂 奋斗曲—时代脊梁,雷学军和他的“零碳”中国梦。

中国长沙县、娄底市和桃源县以雷学军教授原创的100项发明专利技术成果为支撑,编制《零碳发展规划》,创建全球首个“零碳县”“零碳市”和“负碳县”。目前,我国已有湖南、山东、北京、江苏、安徽、黑龙江、陕西、广东和内蒙古等十几个省、市和单位积极响应创建“零碳”“负碳”区域和“近零碳”排放示范区。

《泰晤士报》《亚太日报》《海峡时报》《文汇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半月谈》《瞭望东方》和《湖南日报》等媒体纷纷报道,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作者简介:雷学军,教授,研究员,全国劳动模范、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委员、常委、湖南省人大代表、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首席碳汇专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碳循环研究中心主任。雷学军出身于革命军人家庭,他父亲雷大宣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荆江分洪的功臣和军工甲等劳动模范。本文原载《清风》2024年第9期,作者授权红色文化网发布。)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1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