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剧变后的东欧国家现状如何呢?

作者:赤坂凌太郎 来源:知乎 2015-11-20 1807

 东欧剧变后的东欧国家现状如何呢?

  既然是东欧剧变,那么这里就不讨论苏联解体,虽然一部分苏联加盟共和国走的道路与东欧各国比较接近(如波罗的海三国)。

  前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在冷战的大多数时间内都不属于苏东阵营,而且阿尔巴尼亚和部分前南共和国迄未加入欧盟,因此这里也不予讨论(内战跟全民传销本来是很有意思的话题)。

  民主德国已被联邦德国吞并。德国统一社会党(民德党)经过民主社会党改组为左翼党后,虽在前民德领土改制的东六州(包括柏林州)保持了很大势力,进入新世纪后还屡屡参与执政,但因在国政上人微言轻(最多占有国会10%的席位),所以这里也不予讨论。

  因此,本答案讨论的范围局限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六国。

  东欧剧变后经济上的变化,最主要的当然就是私有化。这个过程大致发生在1992—2002年间。整个私有化过程中又有两波高潮,第一波比较大的 是1992—1996年,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波比较小的是1998—2002年,主要是因为东欧债务危机,结果是东欧各国经济完全被西方列强所控 制,也就消解了第一波私有化高潮给东欧各国带来的发展路径分歧。此后东欧国家基本上就恢复了二战前的常态,给西方国家特别是中欧强国充当农产品、资源和劳 动力的供给基地;其制造业规模大幅度衰退了,残存的也被西方资本所控制。

  私有化过程当然是比较痛苦的,所谓SM小电影生产基地之类“高人权”产业大发展的时代也就在那个时期。不过之后东欧各国纷纷加入欧盟,与当时世 界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起经历了繁荣时期。在这个繁荣时期中,不论你走什么样的道路,经济增长速度都是比较快的。普京领导的俄罗斯“崛起”了,波兰、罗 马尼亚发展得也很快,就是“走老路”的白俄罗斯乃至古巴还一派欣欣向荣的架势,各自都有自己的一套神话,像不同套餐一样可供不同政治倾向的中国人阅读。在 这个过程中,东欧各国普遍经历了资产的重新估值,原来私有化时期被贱卖的资产入盟后价值纷纷翻倍,以美元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也随之水涨船高,以较低的增长 率吹起了较大的数值泡泡。

  2009年开始东欧经济重新陷入了债务危机的深渊,与南欧一起成为欧债危机的重灾区。不过同有本事与欧盟讨价还价的南欧各国不同,东欧各国大多 乖乖吃下紧缩药方,经济持续衰退数年后,据说已经“转危为安”,然而最近部分地区又有动荡之势。当然这也不能就归结于东欧“走邪路”,毕竟主要列强都不景 气,小弟们又能好到哪里去呢?继续做俄罗斯小弟的白俄罗斯还不是一样泥足深陷。

  政治上的变化,我想通过一个角度来分析,那就是各共产党后继政党的兴衰。

1、波兰:

  波兰统一工人党(波党)在东欧剧变后几经周折改组为民主左翼联盟。2005年崩溃之前该党一直与众多团结工会后继政党及其联盟在政坛上对峙,历次选举成绩如下: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mocratic_Left_Alliance

  而波兰掌权者(总理)和其出身党派的情况见下表: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Prime_Ministers_of_Poland

  1993—1997年为民主左翼联盟执政(总理一度出自波兰人民党),1997—2001年为团结工会后继政党执政,2001—2005年为民 主左翼联盟执政;2005—2007年为法律与公正党执政,2007—2015年为公民纲领党执政,2015年起由法律与公正党执政。

  现在波兰已经出现法律与公正党和公民纲领党两大政党对峙局面,两党均为体制外反对派(团结工会)的后继政党。不过,波兰的私有化进程实由民主左 翼联盟所主导。这主要是因为剧变后上台的团结工会政府虽能厉行休克疗法,却在工会本身压力下难以推行大胆的私有化政策,而波兰人民党更是在农民的压力下强 烈反对经济改革,所以第一次私有化高潮实际上主要是在民主左翼联盟执政时期完成的,其主要方式是直接售卖。

2、捷克:

  捷克斯洛伐克在1992年分裂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国,这里先说捷克。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主流派在东欧剧变的大潮中选择了“走老路”,化身为捷克-摩拉维亚共产党(捷摩共)。该党在捷克有相当固定的支持基础(一般是10—15%的选票),但未加入政治主流,所以一直没有执政机会。

  捷摩共的选举成绩如下表: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mmunist_Party_of_Bohemia_and_Moravia

  而捷克掌权者(总理)和其出身党派的情况见下表: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Prime_Ministers_of_the_Czech_Republic

  1990—1998年为公民民主党执政,1998—2007年为社会民主党执政(1998—2002年实为社会民主党在公民民主党阁外协力下执 政),2007—2013年为公民民主党执政,2013年社会民主党夺回政权。其中,公民民主党是捷克体制外反对派势力的主流派改组而来;社会民主党中有 部分捷斯共的非主流派人士,但与捷斯共没有组织上的渊源关系。

  从上文可以看出捷克已形成比较稳固的两党制(不过最近公民民主党发生内部瓦解),两党与捷斯共均无直接联系。捷克的私有化进程完全由公民民主党主导,其票据私有化方案也被广泛认为是最不利于旧精英的一种私有化方案(尽管实际上旧精英仍能从中渔利)。

3、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共产党与捷斯共中央走了不同道路,先是改旗易帜为民主左翼党,之后又重组为“方向—社会民主党”,现在是斯洛伐克两大政党之一,历次选举成绩如下: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rection_%E2%80%93_Social_Democracy

  不过该党是新世纪才冒头的,总体来说斯洛伐克掌权者(总理)和其出身党派的情况见下表: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ime_Minister_of_Slovakia

  2006年至今只有2010—2012年不是“方向”执政,但1992—1998和1998—2006年分别是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和斯洛伐克民主 联盟(后改为斯洛伐克民主和基督教联盟)长期执政,这两个联盟都是原体制外反对派组建的。尽管民主左翼党(1999年分裂为民主左翼党和方向-社会民主 党,2004年前者又并入后者)在1998—2002年间也曾参加国斯洛伐克民主联盟领导的联合政府,但无足轻重。

  从上文可以看出斯洛伐克政坛目前是“方向”与诸多右翼政党对峙的局面。不过,主导私有化改革的是原体制外反对派,主要的私有化方式是直接售卖。

4、匈牙利: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匈党)在1990年改名为匈牙利社会党,其历次选举结果如下: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ungarian_Socialist_Party

  该党目前仍为匈牙利第二大政党,问题是匈牙利实际上已经陷入青年民主联盟一党独大的局面。社会党目前是与其他群小政党联手对抗青民盟欧尔班独裁统治的局面了,所以谈不上是二大政党对峙。

  匈牙利掌权者(总理)和其出身党派的情况见下表: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Prime_Ministers_of_Hungary

  1990—1994年为匈牙利民主论坛执政,1994—1998年为匈牙利社会党执政,1998—2002年为青年民主联盟执政,2002—2010年为匈牙利社会党执政,2010年以后为青年民主联盟执政。

  从上文可以看出匈牙利政坛目前实为青民盟一党独大制,不过社会党在位时也曾主导过私有化改革。匈牙利的私有化以渐进和多种手段并用而著称。

5、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共产党在1989年发生了分裂,非主流派组建了救国阵线,且在军队支持下迅速推翻齐奥赛斯库上位。1993年救国阵线分裂为救国阵线和 民主救国阵线,随后分别改名民主党和社会民主党,从此开始了左右互搏史。此后不是社会民主党执政,就是至少有民主党和其后继政党参与执政的右翼政府。这里 就不一一叙述,只给出表格: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Prime_Ministers_of_Romania

  该表中1996—1999年的基督教民主农民党政府、2004—2008年的国民自由党政府,实际都是包括民主党的联合政府;2008—2012年执政的民主自由党,实为民主党的后继政党,此后该党又与国民自由党合并了。

  目前,罗马尼亚政坛为社会民主党和国民自由党(实为民主党后继政党)两大政党制。2012年两大政党还曾组织社会自由选举联盟,把其他政党打得只剩不到40个席位(下院总共375席),真可谓“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因此,没有必要讨论是谁主导了私有化。

6、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共产党在1990年改名保加利亚社会党,在第一次大选中获胜,但不久被赶下台。不过因为体制外反对派(民主力量联盟)内讧不休,保社会党在1993年又卷土重来。

  保加利亚掌权者(总理)和其出身党派的情况见下表: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Prime_Ministers_of_Bulgaria

  1992—1994年的贝洛夫政府名义上是独立人士组建的,但实际上从1993年开始就接纳了社会党阁僚而在事实上被社会党所控制。随 后,1995—1997年为社会党政府,1997—2001年为民主力量联盟政府,2001—2005年为西美昂二世国民运动政府(前沙皇回锅做总 理),2005—2009年为社会党政府,2009—2013年为欧洲发展公民党政府,2013—2014年为社会党支持的独立人士政府,2014年以后 为欧洲发展公民党政府。

  进入新世纪之后,保加利亚实际上处于社会党VS政治明星的状态。右翼政治力量无法组成一个稳定的政党,而是在若干政治明星之间聚散离合,而社会党也无法服众,2013、2014年间连续发生群众运动导致政府下台的政变。主导保私有化的主要是社会党。

结论:

  除捷克斯洛伐克之外,东欧各国的转型实际上是共产党政权时期的旧精英主导的。不过,在转型完成之后,政坛又经历了新的洗牌。在波兰和匈牙利,旧 精英起码从政治的表舞台上消失了,新的力量主导了政治;在捷克和斯洛伐克,类似的情况发生在了主导转型的体制外政治力量身上,从而在表面上出现了“共产党 后继政党复兴”的局面。罗马尼亚的旧精英通过左右互搏继续操纵国家,而保加利亚则陷入了旧政治精英VS新政治明星的乱政局面。

  在转型过程中,传统上越是落后的国家,旧精英发挥的作用就越大(如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的旧精英在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就远远大于捷克、斯 洛伐克和匈牙利,而匈牙利又大于捷克、斯洛伐克,这是因为捷、匈作为奥匈帝国精华地区传统上就比上述三国发达很多),而与共产党在这些国家的历史影响力基 本无关甚至负相关(1945年时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匈牙利共产党)。但是长期来看,各国的政治气候最终将向二战前的常态“回归”,如捷克 斯洛伐克左翼势力强大,德国东部六州左翼党(作为德共后继政党)东山再起,波兰、匈牙利政坛被右翼统治,等等;当然也不是绝对如此,起码巴尔干的军政府传 统应该不会再复辟了。

  军事上,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军,目前军队只剩几个旅。波兰和罗马尼亚作为欧洲对俄防卫的前线国家仍保持大规模的军队,其中罗马尼亚装备陈旧。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
1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