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会,习近平如何书写大变局下的“中国故事”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0-10-26 823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26日起在北京召开,关涉中国未来发展航向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将是会议研议的重要内容。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及其治国团队如何书写大变局下的“中国故事”,如何为动荡的世界注入确定性?海内外高度关注。

五中全会,习近平如何书写大变局下的“中国故事”
 

  三个“百年”背景下的五中全会

  五中全会通常聚焦涉及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命题。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五中全会讨论制定国民经济五年规划(计划)成为一种惯例。五中全会作为中国明晰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平台,亦是外界感知中国发展脉搏的一个窗口。

  基于当前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复杂的外部环境,此次十九届五中全会之于中国的“厚重性”尤为凸显。

  当前,中国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十四五”时期恰好嵌在这一历史交汇期之中,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规划对中国发展的分量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今日之中国还处于世界的另一重“百年”背景之下,即习近平频繁提及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习近平关于“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中国“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等判断,无不表明时势之变。中国需要一个灵活调整、更具前瞻性的国家发展方案,夯实发展之基,守护复兴之路。

  此前,习近平在两个月内连续通过企业家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等7场座谈会问计“十四五”规划编制,构建新发展格局、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等表述进入公共视野,而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成为习近平系统回答中国如何应对大变局的标杆性会议。

五中全会,习近平如何书写大变局下的“中国故事”
资料图: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历史坐标中的五年规划变迁

  习近平指出,“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从1953年开始,中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制定、实施、评估,再制定、再实施、再评估……稳扎稳打,像一块块不断向上叠加的里程碑,垒砌起中国的发展高度。

  人们津津乐道的有,“一五”计划奠定新中国工业基础,“六五”计划走向改革开放,“八五”计划开始拥抱市场经济,“十一五”规划首次将“计划”改称“规划”并沿用至今,“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升级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尽管从“一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中国一路走来也曾磕绊,但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均实现不同程度飞跃,国际社会上也有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五年规划(计划)在“中国奇迹”里的关键作用。

  置于历史坐标之下,五年规划(计划)最早是来自苏联的舶来品。这一“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治国工具,通过中共的创造性应用,在市场经济时代依然保持生命力,不断被实践证明其价值。

  根据中国学者的研究,五年规划作为一项国家治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指令性计划调整为指导性计划,再调整为预期性发展规划;从国民经济领域扩展为经济社会发展领域,进而扩展为“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以经济发展指标为主发展到吸纳更多非经济发展指标,特别是不断增加绿色发展指标;从“一只手独揽”提升到发挥“两只手合力”作用,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五年规划愈发贴合发展规律和民心所向。

  从年度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五年规划,到十五年远景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从全面深化改革、脱贫攻坚时间表,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间表;从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观察家认为,中共是善于制定各种“短、中、长”规划并通过目标分解来高效执行的“目标管理高手”,透露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的东方智慧。

五中全会,习近平如何书写大变局下的“中国故事”
 

  国际视野里的“东方能量”

  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大变局之下,中国面临的不少问题,同样也是世界面临的问题,中国大船的航向和速度也关乎世界。世界对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关注度,不亚于中国国内。9月底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时间敲定后,国际媒体就开始了对相关政经议题的新一轮聚焦。

  综合来看,国际视野里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主要有三大聚焦点——经济层面、工具层面和政治层面,聚焦“中国发展”“五年规划”“现代化路径”等关键词,反映出世界对中国走向何方、“东方能量”如何助力世界等方面的关切。

  2020年中国将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是国际专业机构分析疫情下全球经济形势后的判断,“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在当下愈发具有现实意义。中国越能游刃有余应对变局,越能给世界注入确定性。海外舆论认为,“十四五”规划将勾勒出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过后的复苏愿景,并规划出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化大国发展的下一阶段。外界期待,世界继续受益于“东方引擎”的战略调整和发展红利。

  国际舆论场不断更新对中国五年规划这一治国工具的认识。近些年,西方主流媒体、经济学家、智库对五年规划的关注日渐增多。美国《福布斯》网站曾刊文指出,“中国领导人在一个方面做得相当好,即规划长期经济发展”;美国学者罗伯特·库恩认为,理解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的是理解五年规划的作用。五年规划折射出的长谋思维和执行效率,为世界所看重。

  海外舆论还试图从更深的层面探讨中国现代化范式成功的意义。根据中国的现代化蓝图,这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将使“现代化强国”这一几代中国人追求的“大目标”更近一步,整个中国也将积聚起更强大的通关力量。中国探索的这一现代化路径,或为世界范围内现代化范式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