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向往”到“七有”,读懂总书记的民生牵挂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 2023-03-10 218

  初春,金色暖阳洒在太行山深处河北阜平县骆驼湾的沟沟梁梁。和煦春风,吹遍小山村的每一个角落。

  村民顾宝青家的小院里,传出阵阵笑语。远道而来的游客们,将老人团团围起,听她讲述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故事。

  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顶风踏雪,来到骆驼湾村。走访的第一户,就是唐荣斌和顾宝青一家。

  一年下来有多少收入,粮食够不够吃,过冬的棉被有没有,取暖的煤炭够不够,小孩上学远不远,看病方便不方便。桩桩件件,总书记问得仔细。

  从人民中走来,心中始终装着人民。无论走了多远的路,总书记的心中,人民始终放在最高位置。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示。

  五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植根人民,造福人民。从“向往”到“七有”,百姓冷暖,群众疾苦,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不变的牵挂,也是实打实的部署措施。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刘靖北说,这“七有”,着眼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贯穿人的全生命周期,是对人民生活的全方位改善。“七有”的提出,可以说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梦想期盼的升华,也是当代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体现。从托育、教育、就业到医疗、养老、住房、扶弱,政策设计更加完善,制度衔接也更为精准。

  枝叶关情。“你那里的游客都是哪里来的?主要是周边的还是远处的?在村里住宿吗?”2017年,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总书记详细了解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情况。

  “去嘎查,路怎么走?”牧区草原,长久以来“出行难”,总书记常常思虑。2019年全国两会,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总书记问得很细。

  “看看老小区有什么新模样”。2022年,辽宁考察期间,总书记专门看了沈阳市皇姑区一个改造后的老旧小区。

  “农村改厕,这个事情是我一直关心的。”小厕所,大民生,总书记念兹在兹。江苏镇江、吉林延边、江西井冈山……多次考察,多次关心。

  心怀百姓,习近平总书记把对人民的深情化作最坚定的行动。

  “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跋山涉水,总书记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引领亿万人民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

  人民情怀,体现在造福百姓的一言一行,贯穿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2000多个改革方案,涉及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各个环节。

  十年成就,书写在物阜民丰、万家灯火中。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一项项成就,映照发展的民生温度。

  今天的中国,每一个人都有可触可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障有力,甘肃兰州城关区的孤寡老人张正纲日子舒心。“有了虚拟养老院的线上服务,一个电话就有人上门,还能按点吃上热乎饭,方便得很。”

  梦有所圆,内蒙古呼和浩特,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王雅妮信心满满。她用手语比划着:“在习爷爷的鼓励下,我实现了当老师的梦想,帮助像我一样的聋哑孩子。”

  如今的骆驼湾村,变身美丽乡村。“以前就是靠种点玉米和土豆,一年收入2000块钱。现在,我一个月就能挣2000块钱。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顾宝青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人民日报 记者 冯 华 李心萍)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