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3.05)

作者:佚名 来源:央视网 2023-06-03 233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3.05)

  天天学习 夏浅胜春最可人。

  五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大地按下“加速键”。

  两个事关“千年”的谋划,围绕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交相辉映,既回首过去,又寄望未来。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3.05)

  中国同中亚这段绵延千年的友谊在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西安再次续写,中国—中亚合作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建设雄安新区这项“千年大计”,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一座“未来之城”雄姿初现。

  在新征程起航之际,历史、现实与未来在五月的中国交织汇聚。央视网《中南海月刊》运用智能大数据,与您一起回顾这个春夏之交,中国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3.05)

  央视网“智闻”系统提取分析5月全网时政新闻热点显示,“习近平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强调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同中亚五国元首宣布正式成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习近平出席欧亚经济联盟第二届欧亚经济论坛全会开幕式并致辞”等元首外交活动备受关注。

  中国—中亚,绵延千年的友谊之河流淌到今天,迎来六国元首的首次实体峰会。

  2013年9月,习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中亚地区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首倡地,也是互联互通的标杆地。

  5月18日至19日,在习近平主席亲自主持下,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成功举行。这是党的二十大和今年全国两会后,中国主办的首场大型多边外交活动,开启了中国与中亚各国全面合作、深化双边与多边关系的新篇章。

  在主旨讲话中,习主席就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亚提出“四点主张”,就如何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出“四个坚持”,并就怎样发展中国同中亚国家合作提出“八点建议”。这是新时代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完整、集中、系统地向国际社会阐述对中亚外交政策,得到了中亚各国元首的高度赞同和热烈回应。中国同中亚五国在短时间内达成最大公约数,擘画出六国携手并肩共谋长远发展的蓝图。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3.05)

  △5月19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峰会结束后,习近平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种下六棵石榴树。

  曾经原产于中亚的石榴,沿古丝绸之路经万里进长安,在中华大地结下累累硕果。峰会落幕之际,习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种下六棵寓意团结的石榴树。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习主席旁征博引。“重千金”的分量里,不仅有丝路“凿空”的深情凝望,更有新时代大国外交的深厚积淀。

  本月,不仅是线下举办的中国—中亚峰会万众瞩目,另外一场习主席线上出席的峰会同样引发热烈反响。

  5月24日,习近平主席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欧亚经济联盟第二届欧亚经济论坛全会开幕式并致辞。习主席指出,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国际社会广泛共识。习主席强调,中方真诚希望,共建“一带一路”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走深走实,各国团结协作、勠力同心,携手开创亚欧合作新局面。

  多国人士认为习主席的致辞为中国同欧亚地区国家的合作指明清晰方向,认同“一带一路”是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期盼与中方携手开创欧亚合作新局面。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3.05)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央视网I学习数据库梳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5月重要讲话显示,人民、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等词出现频率较高,是学习领会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注脚。与此同时,主题教育这个关键词在互联网延续热度。

  本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就建设教育强国这一主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四次会议不仅议题多元、内容丰富,而且主题明晰,从多个维度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了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大对重大项目、重大战略、重大举措落实落地情况的监督力度”“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围绕当前国家安全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对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作出最新部署;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持久动力。

  5月31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再次对基础教育工作提出要求并寄予深切期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是好的,我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上是有优势的,要坚定文化自信,把自己好的东西坚持好,把国外好的东西借鉴好,与时俱进、开放发展,让孩子们有更广阔的眼界、更开阔的思路、更开放的观念,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勇于创造世界奇迹的国之栋梁。”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3.05)

  △5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西安主持中国—中亚峰会前夕,专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发表了重要讲话。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5月17日,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以学增智,就是要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并从提升政治能力、提升思维能力、提升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政治能力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和必修课,思维能力体现的是思想深度,实践能力是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党和国家事业越发展,对领导干部的能力要求就越高。因此,坚持以学增智,不断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正与主题教育“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的目标要求一脉相承,必将有力推动全党主题教育进一步深入扎实开展。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3.05)

  △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雄安新区考察,并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这是10日上午,习近平在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食堂同就餐的社区老人亲切交流。

  维夏之月,燕赵大地惠风和畅。5月10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雄安、抵沧州、到石家庄,探工地、看港口、问民生,实地考察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主持召开两场座谈会,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方向。

  这是总书记六年间第三次来到雄安。

  “我几年前来过雄安,还是挂念这个地方。特别是回迁群众,涉及几十万人,想看看他们现在生活怎么样了。”5月10日上午,总书记来到安置了安新、容城两县回迁群众5000多人的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看望大家。

  千年大计,指引谋划。新区规划之初,总书记就为这座城市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市民需要出发,做到疏密有度、绿色低碳、返璞归真,提供宜居的环境、优质的公共服务,有效吸引北京人口和功能疏解转移。”

  此次考察,总书记再次对“人民城市”理念进行深化和升华:“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解决好雄安新区干部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从新区建设发展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设立6年来,雄安新区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一座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一座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一座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之城,正阔步走来。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3.05)

  分析观察央视网I学习数据库生成的本月关联图谱,和中华文明相关联的物品、地点、事件引人关注,彰显出总书记对中华文明的一贯重视和保护。

  5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运城博物馆,参观“华夏寻根”“馆藏珍品”“盬盐春秋”等展陈,详细了解运城有关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等。总书记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两天后,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在大唐芙蓉园紫云楼前,为中亚五国元首夫妇举行了以“大唐盛礼”为主题的欢迎仪式:64名舞者以中国古代最高礼仪舞蹈八佾舞,向中亚宾朋致以深切敬意;100名表演者以飞旋舞动的芙蓉花,向远方宾客表达深情祝福。

  包容四海、兼纳百川,这一唐朝传统迎宾仪式体现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而在赠送中亚国家元首的礼品中,有一件“何尊”大放异彩。这件源自西周早期的青铜酒器,内底上所刻铭文“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来源。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持续勾勒和描绘着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壮阔图景,娓娓道出我们的民族如何走到今天,更照亮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之路。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