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十八洞村的富民新路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论坛网 2023-06-15 238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大步迈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越过越好,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壮美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人民论坛网推出“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系列报道,讲好神州大地广袤乡村的振兴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感受这里的乡村新貌。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调研,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理念,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重要指示。从此,“精准扶贫”这四个大字便生根苗寨土壤,孕育出别样的生机。

  十年来,十八洞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首倡之地”行“首倡之为”,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脱贫好路子,成功摘掉贫困帽,更蹚出了一条创新的富民新路,书写出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山乡巨变”。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要保持定力,一张蓝图干到底,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十八洞村坚决悟深吃透党的方针政策,以“精准”为底,以“富民”为核,全面系统推动产业发展、文旅结合、绿色生态、乡村治理等方方面面齐头并进,积极探索,先行先试。

  路走对了,信心更足了。

  如今,千年苗寨的发展奇迹正在延续。这个曾经因贫困落后而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踏上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新征程。

  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如何一鼓作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思路一变天地宽,“跳出十八洞发展十八洞产业”。十八洞村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特色产业长成富民产业,特色农产品亮品牌、涨身价,乡村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发展猕猴桃产业。按照“跳出十八洞发展十八洞产业”的思路,探索实施了“飞地经济”模式,在农业园区流转1000亩土地建设精品猕猴桃基地,2017年进入产果期,每年给脱贫户人均分红近800元左右。

  建设山泉水厂。引进步步高集团投资建设十八洞村山泉水厂,按“50+1”模式给村里保底分红,累计为村集体分红近300万元,带动数十名村民常年在水厂务工。

  发展苗绣产业。成立苗绣合作社,与中车株机、湖南工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发展订单业务,带动54名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发展劳务经济。积极对接人社部门,开通“十八洞”专列,向沿海发达地区输送劳动力,全村近200名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年均增加收入600多万元。

  发展红色旅游。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去年接待学习团队3000多批次14.5万余人次,带动300多人在家门口经商就业,实现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

  ……

  曾经的深度贫困户龙先兰,在扶贫政策帮助下发展养蜂产业,不仅脱了贫,还成为村里的产业带头人,带动100多户农户养蜂脱贫致富。如今,靠着销售腊肉与蜂蜜,龙先兰一年有50多万元收入,他把女儿取名为龙思恩,意在感恩共产党、感恩好时代。龙先兰说道,“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我要把这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把养蜂产业做大做强,和村民一起过上更好的日子。”现在,他正打算建设农家水上游乐园,不断把当家产业做得更大。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

  人才先行,厚植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在产业中发现人、在产业中培养人、在产业中用好人。

  十八洞村一方面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和大学生返乡创业,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电商带头人。村民龙先兰不仅自己养蜂400多箱,还带动118户562人养蜂1200多箱。此外,通过举办导游、保安、厨师等10多期培训,300余位劳动力提高了就业技能,实现了稳定就业。

  2016年,村民施芳丽回到家乡发展,成为了一名旅游讲解员。她表示,“游客来了之后,我们都会在车上给他们介绍十八洞村的精准脱贫故事、创业故事、幸福故事,让他们感受我们十八洞村的幸福生活。”现在,村里的讲解员们都充满信心,积极参加讲解培训,希望更好地为游客讲述十八洞村的动人故事,擦亮乡村旅游的亮丽名片。

  “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十八洞村立足当地特色,充分发挥原生态、乡土味、民族性的优势特点,全力打造出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布局谋篇与精雕细琢双管齐下。村里精心编制《十八洞村村庄规划》,获得湖南省第一届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展评活动特别奖;实施水、电、路、网、环境治理和改厨、改厕、改浴、改圈、危房改造工程,开展微景观、微菜园、微庭院、微树林、微墙绘和最美农家创建行动,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第一批传统村落示范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十八洞村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作用,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还定期开展苗族赶秋、过苗年、十八洞相亲会、“11·3吉客节”等活动,传播弘扬民族特色文化。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完善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充分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加强普法教育,推动形成知法守法的浓厚氛围,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眼下,十八洞村内一条条青石板路串联起座座青瓦木屋,群山间绿意涌动。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到处都是绿水青山、高山峡谷、飞瀑溶洞。

  十八洞村十分重视生态保护,村里的民居也实施了五改(改厨、改厕、改浴、改圈、危房改造),青山环抱、绿树掩映中的苗寨干净整洁。

  十八洞村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当地紧紧抓住自然生态这一最大优势,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因地制宜挖掘商业价值,开发好绿色生态资源,加快建设田园综合体、溶洞开发等项目,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把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目前,十八洞景区已开通旅游公交专线,陆续建成星级旅游厕所、电商服务站、特色产品店、3000米游步道、4个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

  除了经典的高山景观和苗寨风情,十八洞景区还有一座坐落于村庄悬崖上的十八洞·地球仓悬崖酒店,将古朴苗寨原始自然风光和满满的科技感融为一体,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点之一。

  “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组织引领让村民挑上现代化的“金扁担”。十八洞村扛牢首倡之地政治担当,健全村集体经济收益再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办法》,将收益10%用于低收入家庭、救灾、助残,收益30%用于发展再生产投入及公益设施建设和维护,收益40%用于参与互助小组的全体村民奖励,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让村民享受到更多产业发展红利。

  办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带头人。十八洞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村党员从2013年的24名发展到34名,其中35岁以下年轻党员7名,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党员14名,乡村振兴一线中处处有党员身影,处处见党员作用。

  从精准扶贫首倡地到乡村振兴主战场,从产业振兴到组织振兴的系统谋划,十八洞村一心向党、步履坚定,一手抓科学的顶层设计,一手紧贴基层积极探索,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发挥出全村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产业如何兴、民心如何聚提供了新的答案。

  今天,这座嵌在山脊上的苗寨,实现了乡村美丽蝶变。新时代的十八洞村人,正从精准扶贫的硕果中不断汲取接续奋进的力量,以坚定的决心和勇气,阔步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继续书写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时代传奇。(人民论坛网 作者:王爽 王卓怡)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