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首个《国防授权法案》,重点项目有哪些?

作者:万里无云 来源:九万里 2025-07-23 188

近日,美国会众议院以221票赞成、209票反对的微弱优势,通过了2026财年约8320亿美元的《国防授权法案》。

美国《国防授权法案》一年出台一次,主要作用是批准美国的国防预算。法案涵盖政策制定、预算授权、军事战略部署及军队管理等多个方面,可谓是美国下一年度国防体系的操作指南。

这次众议院通过的法案,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第一个《国防授权法案》,透过其内容可以窥见新一届美国政府的军事战略重点。

发展新型军事力量。

总的来看,2026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呈现出鲜明的“技术至上主义”特征。

法案将技术研发预算从2025年的1413亿美元增至1790亿美元,涨幅高达26.7%,技术研发预算中660亿美元经费集中于人工智能、高超音速武器、无人系统等“下一代战争核心技术”。

空军和太空军。

美国空军和太空军共获得2495亿美元预算。

特朗普亲自揭幕的六代机项目F-47成为新的宠儿,收获34.79亿美元预算。

在伊以冲突中大出风头的B-2战略轰炸机的最新版本B-21也收获了47亿美元的拨款,是投入金额最高的单一项目。

此外,获得大额拨款的新项目还有美国空军期待已久的AIM-260A“联合先进战术导弹”等。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首个《国防授权法案》,重点项目有哪些?

5月13日,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奥尔文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美国F-47概念图。

法案首次将太空军作战能力建设列为独立项目,计划投入72亿美元建设“卫星哨兵”轨道监视星座和48小时快速响应发射系统,提升美国在太空领域的态势感知和快速反应能力,从而掌控太空这一新兴战略制高点。

海军。

美国海军共获得2922亿美元预算。

虽然法案仍将采购和建造更多现役主战舰艇作为重中之重,但更加聚焦水下作战能力与高超音速武器发展,其中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获得110亿美元预算,同时常规快速打击项目(CPS)也获得了大额拨款。

陆军。

美国陆军共获得1974亿美元预算。

为了应对未来战争中更加密集的火力挑战和日益上升的无人机威胁,2026财年美国陆军除计划增加传统的“爱国者”导弹库存外,还将重点研发和列装远程精确火力系统以及反无人机技术。

核装备。

2026财年美国的核力量现代化预算高达600亿美元,较2025年大幅增加22%。

具体来说,美国将重点支持哥伦比亚级核潜艇、B-21轰炸机等“三位一体”换代项目,试图在2040年前构建对中俄的“绝对核优势”。

导弹防御系统。

这次法案还纳入了特朗普提出的“金穹”天基导弹防御系统发展规划,给予了总计约250亿美元的拨款。(另见本号文章特朗普力推的“金穹”计划靠谱吗?)

与以往的导弹防御系统不同,“金穹”将导弹防御范围从陆基、海基扩展至天基,试图打造一个全球性、全天候、全方位的导弹防御体系。

此外,陆基反导系统的“爱国者”PAC-3拦截弹的计划采购数量也大幅增加,从3376枚跃升至13773枚,相比上一年度增加了3倍之多。

服务大国战略对抗。

此次众议院通过的《国防授权法案》,以“大国对抗”作为战略竞争核心导向,明确将“遏制中国在西太平洋扩张”和“应对俄罗斯核威胁”列为首要目标,并据此优化资源配置。

加大印太地区预算投入。

相较于2025年法案的“多区域平衡”,2026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将更多的预算投入到印太地区。

法案明确将60%的装备预算用于印太地区,创下历史新高,显示出印太的战略优先级进一步提升。

根据法案,印太地区的预算将重点投放到高超音速武器、太空攻防系统、核威慑力量等方面。

美国计划投入110亿美元强化关岛反导能力,部署陆基“宙斯盾”和“萨德”系统,强化“第二岛链”火力部署,将印太地区打造成为遏制战略对手的“前沿堡垒”。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首个《国防授权法案》,重点项目有哪些?

美制“萨德”系统发射拦截弹。

此外,法案还瞄准美军武器弹药生产的短板,将提升美军武器供应能力作为建设重点。2026年的武器弹药预算从2025年的1670亿美元增至2050亿美元,主要用于扩建武器弹药生产线,弥补弹药供给短板。

同时,美军还将加倍采购“战斧”巡航导弹、远程反舰导弹等武器,为未来可能发生的长期消耗战作准备。

加强与盟友军事协作。

法案将推动美日韩三边军事协作制度化,支持日本加入“奥库斯”第二支柱(高超音速与电子战合作),意图强化印太地区多边军事联盟。

法案还禁止削减驻韩美军人数,拒绝韩国总统李在明收回指挥权的提议,明确战时作战指挥权仍由美军掌握。

美国还再度打起了“台湾牌”,在提交参议院审议的版本中,专门授权10亿美元对台军援,并“强烈建议”支持台湾参与环太军演(RIMPAC),以帮助其获取“不对称防御能力”。

强化军事供应链审查。

除了在军事力量部署剑指中国外,法案还强调打造“去中国化”的军事供应链,逐步增加美国自身军工产业能力。

针对2025年暴露的美国武器供应链危机,2026财年法案计划建立供应链中断预警机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链中断。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首个《国防授权法案》,重点项目有哪些?

美国国防情报公司戈维尼(Govini)发布报告分析美国国防供应链的弱点,称超1900种美国武器系统的关键矿产依赖于中国。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还在酝酿对《外国所有权承包商评估法案》进行修改,要求美国防承包商披露与中国实体的关联,建立强制性审查与合同终止机制。

总之,2026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不仅延续了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威慑中国”等理念,更在资源配置上体现了成本效益优先和实战化导向的双重逻辑。

“选择性强化”军事战略。

2026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进一步印证了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军事战略调整方向。(另见本号文章这份豁免清单,暴露出了特朗普的“选择性强化”军事战略!)

面对超过37万亿并不断膨胀的巨额美债,特朗普政府意图通过推行“成本和效益优先”的军事改革措施、积极构建广泛的技术联盟网络、将经济安全与国防政策紧密绑定等一系列策略,在有效控制预算增长的前提下,强化美国的全球军事霸权。

其核心逻辑在于将有限的资源高度集中于具有高威慑力的关键领域,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盟友的力量,让盟友分担常规防务的成本负担。

对盟友施压的前景同样不容乐观。

近期,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对日韩等盟友大幅加征关税,胁迫这些国家在经贸问题上“割肉放血”,激化了美国和盟友之间的既有矛盾。

在此背景下,盟友能否配合美国军事战略布局、大幅增加军费开支,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在美国与日俱增的财政压力和日益严重的军事腐败之下,巨额军费到底能有多少落到实处仍是一个未知数。

目前,这部法案已经提交给参议院审议,少不了还会有一系列的细节调整。最终落地版本有何变化,又能产生多少实际效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