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诗词解读之何谓“人间正道”?

作者:初 澜 来源:产业人网 2016-12-13 1204

毛主席诗词解读

——何谓“人间正道”?

  

毛主席诗词很多群众都可以很熟练的背诵,在理解毛主席诗词方面,广大群众还是要深入到时代背景和句子中去细细品味毛主席诗词,才可以在革命的浪潮中与毛主席反复对话,在反复对话中,去体会伟大领袖的气魄。

毛主席诗词解读之何谓“人间正道”?

毛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写于1949年4月,解放后,很多著名的学者对这篇七律作了注,下面,我们就选一些著名学者的注解来帮助我们体会一下毛主席这首七律中的精华。

毛主席诗词解读之何谓“人间正道”?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一二两句诗的重点是“苍黄”二字,对于这两个字的理解。郭沫若认为:“苍黄”是变化翻复的意思。《墨子.所染篇》“墨子见染丝者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苍黄这个词便导源自这儿。由变化之意引申为天翻地覆。孔稚珪《北山移文》有云:“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复”,天是苍色,地是黄色,故谓“苍黄翻复”也就是天翻地覆。“钟山风雨起苍黄”,就是说南京城起了暴风骤雨,闹得它天翻地覆。为什么?就是因为百万雄师渡过了长江,把蒋匪帮的巢穴扫荡了;  赵朴初认为:“苍黄”就是“仓皇”,古代文章通用,如韩愈祭女拏文:“苍黄离散,使汝惊忧”; 吴天石、安旗也认为苍黄即仓皇。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康。”郭沫若认为:第三、四两句是从正面来歌颂南京解放。诸葛亮曾与孙权论金陵形势,有“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的话,以后,一般都把“虎踞龙蟠”四字代表金陵。但昔之“虎踞龙盘”,今已成为人民的都市,以今比昔,换了人间。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故名学霸王。”郭沫若认为:第五、六两句,结晶地表现出了毛主席的革命的战略思想,即”将革命进行到底“!就在解放南京战役的前后,国内外都有一些好心肠的朋友,主张中国南北分治,适可而止,不要惹起了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的干涉。这些都是片面的”穷寇勿迫“论者。但英明的毛主席是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的,在穷寇应该穷追的时候就必须追,决不能姑息养奸,留下后患。”宜将剩勇追穷寇“,请注意那个”宜“字,这就是说在当时的情况下是穷寇必追的。”不可沽名学霸王“,如果不追穷寇,就会像西楚霸王那样遭到失败。

藏克家在解释这两句诗的时候说:为了彻底打垮残敌,完成解放事业的重要意义,毛主席引了楚汉之争的历史故事,以为鉴戒。当项羽破咸阳时,声势煊赫之时,不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去攻破劲敌,反而与之妥协,立沛公为汉王,自己引兵而东,以楚霸王自居,陶醉于一时的胜利,终为刘邦击败,困死乌江。  赵朴初认为:“霸王”就是西楚霸王项羽。项羽原来是秦末起义军的主力,他消灭了秦王朝的军队,进入咸阳,他应该是可以成功的,但是他迎合旧贵族的愿望,分封诸侯,恢复分裂局面,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自己回到故乡去,自封为霸王,以当诸侯领袖为满足,这一套做法是“沽名”的做法,也就是“适可而止”不敢彻底胜利的做法。后来把胜利送给了刘邦,自己落得身败名裂,为天下笑。“不可沽名学霸王”一句,举一个“霸王”,不仅包括了刘、项相争的历史故事和教训,也包括了历史上,特别是近代革命运动史上无数类似的故事和教训。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两句诗的重点是“正道”。赵朴初认为:“人间”就是指人类社会。“正道”就是规律。主席这句诗是说,不断的变化,不断的革命,是人类社会的规律;  安旗认为:“正道”是名词。《礼记.中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正道”一词可能是从这里借用而来。不过毛主席赋予它完全崭新的意思,用以指法则,规律。这句诗是说,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就是彻底的革命,不断的革命;郭沫若在1964年《红旗》第一期上解释了此句后,于1964年3月21日《光明日报》上说他在《红旗》上发表的《百万雄师过大江》一文的注解错了。郭沫若认为“人间正道”人类发展的正常规律,“沧桑”就是变化。

我们认为,“人间正道”这几个字是这首七律的诗眼,很多背弃革命理想,陶醉于在先烈的功劳簿上睡大觉的人,误认为还是走在了正道上,实际上早就和人民的事业背道而驰了。搞什么历史虚无主义,搞什么告别革命论,搞什么阶级斗争熄灭论,一心只钻在钱眼里。早已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到了九霄云外。从毛主席的这首七律中,我们又一次的感受到革命到底的重要性,又一次的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为百姓不断奋斗的决心和热情。如何始终走在毛主席说的“人间正道”上,如何避免走到邓小平同志告诫的两极分化的邪路上?这是现在读毛主席诗词时要思考的重大问题。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8
1
1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