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全中国不能为转基因主粮集体试吃

作者:环球时报社评 来源:环球时报 2013-10-31 492

  “全国首届黄金大米品尝会”近日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举行,数百名志愿者一起吃了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培育的转基因“黄金大米”。类似试吃活动实际已在全国很多城市举行过。华中农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启发对记者说,曾有61名院士联名写信给国家领导人,请求尽快推进转基因水稻产业化。

  围绕转基因农作物是否应在中国全面推广的争论近来很激烈,一些科学家力推这一进程,但他们遭到一批人文学者及普通大众的猛烈反对。转基因食品早已进入中国,尤以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的进口最广泛,但中国人的主粮稻米和小麦都不在此列。

  我们认为,对转基因科学应采取积极态度,但谨慎也是必须的。涉及基因安全的事情,它们的显现周期要比普通健康问题漫长得多,这不是在探索拉不拉肚子,人类对基因的认识只有几十年历史,这方面的知识仍在积累中。

  转基因农作物有防虫抗病能力强等优点,它的最终目标还是保障人类的食品充足。中国耕地少人口多,转基因作物对我们来说有不小的诱惑。但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口增长在逐渐走向拐点,中国的农作物缺口是可以通过转基因以外其他手段克服的。转基因应作为中国确保粮食安全的最后手段。

  现在就大规模推动转基因稻米、小麦的商业化种植,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首先中国的粮食供应形势虽然紧紧巴巴,但远没有紧迫到非走转基因这条路的程度。中国并不存在可以让民众忘记对转基因食品疑虑的战略性食品短缺。

  在食品问题上,中国这样大国的政策还是不宜太激进。转基因大米如果在中国商业化种植,中国人主粮的基因变异就走上不归路。目前全球各国还很少有主粮转基因化的,中国的13亿人口贸然走上“试吃”转基因主粮的第一线,全国为人类的这一技术做“超级实验”,这决非明智的国策。

  中国应在发展转基因科学的层面争取世界领先位置,但中国人对转基因食品的食用比例没必要赶超其他国家,这一原则应当进入中国人食品安全的“顶层设计”。

  由于转基因稻米的商业化种植会产生新的利益格局,对它的推动过程确实有可能掺入一些人和机构的利益考虑,而且不能排除对利益的追求发生在有较高科学地位的研究者中间。政府在做这类决策时一定要多听不同意见,要把中华民族的长远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

  由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结论尚未在全球科学界获得压倒性共识,一旦中国人的主粮被转基因化,社会情绪出现严重波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种社会情绪的不确定性也须是粮食安全的关切方向之一。

  人类历史表明,粮食作物产量的大规模提高总是伴随人口的迅猛增长,因此以本身有风险的方式推动粮食产量猛增,它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或不符合人类的整体利益,这是值得思考的。在这个更大、更根本的命题前,转基因农作物所带来的一时性商业优势和利益,相对来说都是短线的。对它们的追求还是以克制为好。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8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