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炎迅:北京房价 人间失格

作者:刘炎迅 来源:微信公众号“有个故事” 2017-03-21 904

北京房价 人间失格

刘炎迅

刘炎迅:北京房价 人间失格

日本作家太宰治,是个绝望之人,他先后5次自杀。这个才华横溢的家伙,是日本战后最牛逼的作家之一,与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其名。最终,在自己39岁生日那天,跳入水中,成功将自己杀死。

  死前,他写出了《人间失格》。

  这个小说,几乎就是他的自传。他一生的所有苦闷、颓废和迷惘,都被写进书中,浓的化不开。他那些负面情绪,来源广泛,既有个人爱情的失意,写作事业的挫折,也有大时代混乱喧嚣投射的纠结。尽管日本作家普遍有类似的情绪,但他可是负面情绪里的头牌。

  他的悲剧,虽然有矫情一面,但也以极端的姿态,投射出所处时代的病态。

  我觉得,他的书,尤其是那本《人间失格》,很适合深陷于北京房价折磨的那些年轻人,可以用一种以毒攻毒的方式,消解一点内心的负面情绪。

  前几天,朋友圈里有两篇文章在刷屏,一篇是腾讯网总编辑李方的《最近有点为北京感到难过》,另一篇是未知名之人的《一枚中科院科研人员的自白:我为什么选择离开》。

  一个是牛逼媒体大咖,一个是国家高端科研人才,却在表达相似的焦虑和绝望:“北京高房价正在赶人。”

  尽管“逃离北京”的讨论,如同四季歌,时不时的在这座城市里回响,有时会让人觉得不过是一种撒娇,有时则让人感到无以复加的绝望。

  虽然对于一座大城市,人口流动很正常,但如果以一种摧毁内心的方式,让一些原本心怀理想的人仓皇逃离,这实在是太糟糕了。

刘炎迅:北京房价 人间失格

大城市需要有一个稳定人心的安全阀值,包括房价、医疗、子女上学等,虽然有难度,但总有可能出头,“阳光总在风雨后”那样的励志之言,是对现实的某种期望,不至于让绝望情绪泛滥。

  如今的北京,几乎到了一个绝望的拐点,可怕的不是绝望本身,而是我们对绝望无法控制的恐惧。

  过去十年,不断有限购政策出台,不断有货币政策紧缩,但北京房价却始终如同脱缰的野马,自顾自的狂奔,看不到前面的路,不知道还会狂奔到何处,那种绝望失控的未知感,让人感到恐惧。

  虽然有人说,北京这样的城市,随时来不晚,随时走不迟,来来去去,都是正常,留下的牛逼,离开的怂逼。北京作为首都的虹吸效应,始终存在,因为资源的高度集中,那些来自祖国各地的外省青年,依旧会源源不断的来。

  这座XXXXL超大号的城市,总会像割韭菜似得,一茬接着一茬。这里就像一座绞肉机,刀口锋利,搅动不息,但如果人才更迭越来越高频,所有人外省青年都无法长期稳定的停留,无法建立安稳持久的生活信心,这座城市想继续牛逼,让北京成为伟大的祖国的首都,估计也就变成了吹牛逼。

  以前我们相信世界是平的,如今的现实却残酷的告诉大家,世界是碎的。破碎的世界,破碎的城市,破碎的信心,破碎的希望,破碎的梦想。

  知乎上有人分析:“现在北京按6w的均价,50平小房首付100w贷款200w,30年还清每月需还1w以上。也就是说,现在北京的房价已经不是能不能出得起首付的问题,而是到了”能不能付得起月供“的拐点。目前的房价下,五环内上车的门槛已经逼近月入15k年薪20w(还需要有百万首付),但这真的符合北京的经济发展现状吗?”

  曾经看到一个帖子,楼主一朋友在北京买房,卖家报价728万,双方围绕房价从7点半砍到夜里11点半,最后以745万成交。

  3月17日,北京市住建委等部门联合发布楼市新政,这一剂猛药,看似凶猛,但很多人依旧感到,从历史经验看,北京房价早已深具各种耐药性。新的猛药非但不能治病,或许会让某种毒性叠加。

刘炎迅:北京房价 人间失格

    看看这次限购新政吧,核心在于两点:

  一、不管你现在手里有没有房,只要曾经有过贷款买房的记录,如果再想购房,都算二套房,购买普通自住房不低于6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不低于80%.所谓普通自住房是指:1、容积率在1.0(含)以上。2、面积140(含)平以下。3、五环内总价不超468万或单价不超39600.

  二、暂停发放贷款期限25年(不含25年)以上的个人住房贷款(含住房公积金贷款)。

  这看起来是为了稳定房价,但打击最大的可能是那些在北京最广泛的中低收入人群中的外省青年。

  一直以来,很多来京打拼的年轻人,尤其是为了结婚生子照顾家庭的那些,努力攒钱,凑够不多的首付,先买套小户型,以曲线救国的方式,安顿下来,然后继续努力工作,努力攒钱,心存的希望是,假以时日,将小房子卖掉,凑够更多的首付,以一种“杠杆效应”,贷款换一个大一点的房子,改善生活,让家庭获得更大的安全感。这一点尤其重要,对于那些孩子逐渐长大的家庭,是刚需。

  中国不存在严格意义的中产,但这种中低收入家庭,其实应该成为社会的稳定器,橄榄形的社会结构的腰部。

  如果这些人的希望和梦想被无情的摧毁,并且看不到将来的可控性,社会稳定就显得岌岌可危。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面临危险。

刘炎迅:北京房价 人间失格

   我有一个朋友,来北京十年了,这两天见面,他总会自嘲:“早知道北京的房价疯成这个鸟样,当初一下火车,啥事儿也别干,就得四处借钱,哪怕去借高利贷也行啊,在三环内随便找个地儿,买它几套房子,到现在我就是资深大土豪了。”

  “不过也是万幸。”他抽着烟,吐着眼圈,露出蜜汁微笑,继续说,“好在5年前,2012年7、8月份,我买了现在这套房子。”

  当时他卖掉在燕郊的那套80平米的房子,凑够了50万首付,买了草房地铁站旁边的北京像素小区。这是个以商业用房立项的楼盘,最终被建造成商住两用居民小区,民水民电,LOFT解构,吸引了一大批外省青年再此安家落户,也几乎成为北京东部朝阳区五环外最大的居民小区。

  他当时买房时,六号线没开通,等他装修好了在2012年年底入住时,六号线一期开通,草房站是起点站,北京像素小区均价一下子翻了一倍。而如今,这个位于东五环外的超大体量的小区,均价已经直逼7万。

  他自嘲,两年前,对门的人家以4万多买了房子,而他当时也差点就跟风买了,但还是忍住了,如今想来,真是万幸。这个朋友说,在北京奋斗这些年,最大的收获,就是这套房子,“什么他妈的理想啊,事业啊,都是扯淡,也就这房子最实在。”

  他有两个孩子,老大5岁,老二才2个月,房子明显拥挤了。在他心里,也存着一个希望,就是用类似“杠杆式”换房,来改善生活,但317新政出来,他暂时只能是希望破碎一地。

  当然也会有人说,如果这种“杠杆式”换房成为普遍,也会催升房价,比如知乎上有人说:“那个做法,使作为购房门槛的‘首付’已然失效,剩下的限制器‘月供’效力明显不足,所以买卖双方--或者说换房链上的N方--可以几乎毫无顾虑地坐地起价、哄抬房价。反正你涨我也涨,总能换得起,大不了我少换一两平。”

刘炎迅:北京房价 人间失格

但这样的观点,其实经不起推敲,从本质看,房价的起伏,根本原因不在于这样的杠杆式刚需交易,而在于货币政策和官方决策。

  从过去十来年来看,北京房价持续上扬,但其中的几个暴增点,都离不开货币政策的诱因。

  2004年之前,土地出让几乎都是划拨,但那一年之后,国家出台了招拍挂政策,当时易宪容等人坚持认为房价走空,但任志强等人却坚持认为房价将大涨,如今来看,是非几何,一目了然。

  2005年开始,北京房价逐渐上扬,到了2007年,首次均价破万。

  2008年北京奥运会刺激下,经济一度走高,但无奈全球金融危险席卷,中国经济开始强调“保增长”,避免“硬着陆”,此时房价暴跌。很快4万亿投资一揽子计划推出,北京的楼市新政也推出,不限购、不限贷,利率打7折,还优惠各种税费,到了2009年,楼市出现小阳春,价格持续上扬。

  2011年以后,北京房价开始在暴涨--政策限购--短暂调整--政策松动--暴涨的模式下循环。

  也大约是在2011年开始,80后逐渐步入30岁而立之年,人生负担加重,家庭的压力也显现,关于“逃离北上广”的话题,被媒体广泛提及,此后隔一阵子就被提起讨论一次,成为四季歌。

  对于在北京奋斗多年的那拨人,人脉和事业的圈子,都在这座城市,有压力不假,想逃离也未必是真。

  曾经看到一个段子说的好:“飞机上鹦鹉说,这航班服务太差了,老子不坐了,说完就打开飞机门跳出去了。猪也站起来说,你说得太对了,我也不坐了,也跟着跳出去了。半空中鹦鹉对猪说,你不会飞跟我出来干嘛?”

  是啊,离开这座城市,回到家乡,基本是归零,很多事儿需要重头来过,风险不是一星半点。

  在317限购新政前,有关北京房价的另一刷屏话题是:“清华北大毕业都买不起房子,那还要学区房干什么?”但这样的话题,也只是网络上大家吐槽一下,现实中,该怒着劲去买学区房的,还是会买。

  我还有一个朋友,一直住在回龙观,属于昌平区,他房子买的早,当初才8000多,现在早已7、8万,他在2015年12月又在一街之隔不远的另一个小区,以5万一平方的价格,买了一个40平米的大开间,只因为这个小区已经属于海淀区,虽然在五环外。他说,海淀区的教学质量更高,这个小区里就有一个不错的小学。当时首付100万,贷款100多万,他钱不够,首付都是再贷款的,拿他现在自住的房子做抵押。

  当初很多人觉得,他那么做,压力太大,月供都得一万多,家庭生活的经济链条因此被蹦到最紧,不能有半点差池,但他觉得这是值得的,为了孩子。

  如今,他的那个40平米的房子,均价已经10万。

  很多人说,317新政下,学区房依旧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估计此前新闻里那种“老房子过道用来当学区房买”的极端案例,还会出现。

刘炎迅:北京房价 人间失格

在317新政之前,我的另一个朋友正在换房,但卖他房子的人看到房价大涨,就想反悔,提价30多万,我的朋友就慌了,不知道咋办,于是有人建议,你可以打电话问问买你房子的那个人,如果你反悔会咋办。于是他去问了,得到的答复是:“你要是反悔,那可是摊上事儿了,咱们合同都签了,你得赔偿我总房款的20%.”他一听,如释重负,一转脸就去如法炮制,将这番话说给那个跟他反悔的房东。

  还有一个朋友,家里有两套房子,有一套是2007年买的,才3000元一平方,如今翻了不知道多少倍。还想再买一套,没资格了,就想和老公离婚,可以再买房,被老公一顿臭骂。

  现在317最严限购令出来,我的这两位朋友,估计一个喜一个忧。喜的是出手快,换房成功。忧的那个,一定在想,自己当初不能坚决一点去离婚呢。

刘炎迅:北京房价 人间失格

写道这里,我想起几个网上流传很广的段子:

  比如,“等我股票回本了,就跟你离婚。”他淡淡地说。听完后,她的心里暖暖的,她想,大概是最海枯石烂的承诺。“等房价跌了,我就买房和你结婚。”他暖暖地说。听完后,她的心里凉凉的,她想,这大概是最婉转的分手了。

  比如一幅对联:“傻傻”的来,“傻傻”的买,“傻傻”的挣了几十万;“精明”的算,“精明”的看,“精明”的一年又白干。

  比如,夫妻两个人,辛辛苦苦打拼,然后买了个海景别墅,还房贷每天压力巨大,早出晚归。然后他们家的保姆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抱着他们家的狗在阳台上看海、喝咖啡。

  比如,中国出了一道可以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课题:近半上市公司利润不够买京沪深一套豪宅,但卖掉1%的股份就够买几套了,请论证楼市、股市哪个泡沫更大?

  想想太宰治的小说名字《人间失格》,真是最适合描述北京房价下的众生相了。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