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要慎重收购快倒闭的民企

作者:周伯通 来源:西岔湖 2025-04-04 73

搞混改的时候,国资入股民企,有很多人在那瞎叫,国进民退了,你做好了最终都是国家的啦,说了一堆屁话,我一直觉得不太对劲,因为蒸蒸日上的民企,现金流多到不需要银行贷款的民企,他又不缺钱,要你投钱进来干嘛?当然了,也不排除政治觉悟高的老板,允许国资进来5%-10%,以表示决心,他的企业永远跟着国家方向走。

我实际上看到的是什么情况呢,就是有些上市民企连年走下坡路,明显的熬不了两年要摘牌,这个时候国资进来了,给他一把收购,果然2年后退市,国资分毛不挣,巨亏累累。这是我实际了解的地方城市上发生的事情,但是国家媒体并没有报道,可能是体量比较小,不值得报道吧,因此我也就不点名了,至少我知道的四五家企业都是这样的,老板把锅一甩,潇洒去西方养老去了。

现在我要举一些例子,就是正规官方媒体报道过的,比如给财政部都气冒烟的一个例子,厦门国资收购美凯龙的事,财政部生气的是,美凯龙在2022年财务报表注水,其实那一年即使他注水,我用一只眼就能看出他这个企业是搞不下去了,里面营业员比顾客还多,里面的家具又不是直采的,而是把里面的地划成一块一块的,租给各个供货商的,可能租金不便宜吧,反正里面卖的东西性价比不行,价格很高,质量一般。再加上电商的冲击,这个模式肯定是坚持不下去的,不识字的老太婆去逛一圈,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结果厦门国资还进场收购,而且时间节点也很有意思,就是2023年是一个由盈转亏的的转折点,意思是国资一接手,立马就开始亏损了,给人造成的印象是,国企干不好任何事情,人家干的好好的,你一接手就亏损,现在国资是实际控制人,股份资产已经亏掉了40亿元,丝毫也看不到止损的迹象,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砸手里面了,这个收购的中间人,也就是财务顾问,是中信证券,是一家备受争议的券商公司,不少有争议的企业由他保荐上市,引起股民热议纷纷。

网上随便搜一下,类似的案例一大把,都是官媒报道过的,比如江西的合力泰,在深陷泥塘的时候,福建国资又出现了,可能福建国资觉得自己被骗了,但是我觉得不是被骗了那么简单,完全是考察不严啊,因为该公司不是上升期,而是连续几年走下坡路,到2020年更是巨亏了31亿元,福建国资不得不将该公司老板文开福告上法庭,并判决他向福建国资补偿27亿元。据媒体报道,文开福在过去几年中几乎套现了近50亿元的资金。虽然国资没有亏多少,但是你们高调入股的时候,把股民坑了,股民觉得国家队入场了,是利好消息,然然纷纷加仓,结果散户加仓,老板卖股票,老板套走的都是老百姓的钱啊。

再说到福建的厦门国资,从2021年到现在,厦门国资接连收购了5家上市公司,其中有3家收购前濒临破产。比如收购江苏的中利集团,接触到这个企业的时候,它已经要濒临破产了,后来老板画大饼,说他搞创新型光伏产业,就是在农田里建光伏电厂,上面发电,下面种地,项目名称叫“光伏扶贫”,事实证明,头上顶着太阳能板的农田是种植不了农作物的。泡沫吹破后,他就开始财务造假,个人挪走了18亿。福建国资还有一个大冤种,叫福建电子集团,做出来的收购杰作更胜一筹,收啥亏啥!

还有一些县市级别的国资在物色上市企业的时候,也感觉颇有蹊跷,他们找的都是小市值的上市企业,这种投入比较少,几个亿就能占据一定份额的股份,但是等国资一进来,就又亏损了,坚持两年,企业退市了,虽然没有倒闭,还在经营,但是盈利遥遥无期。

我们通常说的“国进民退”,是国资在企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进去,强行分得了民营企业的一杯羹,而现在看到的完全不是这样,经济日报消息,有24家民营上市公司先后被国有资本接盘,而这些企业是什么情况呢?这些民营企业在自身资产大幅折损的同时,不仅面临股权质押、强制清仓的直接风险,而且面临资不抵债、拖欠银行贷款等连带的深层隐患。

那国资介入的理由是什么,据说可帮助民企缓解债务压力、化解股权质押风险,又可使企业补充资金、扩大再生产,确保社会财富免遭更大损失。我个人觉得,这样讲的话,就有些双标了。当年国企有困难的时候,有些还是人为制造的假困难,为啥不去救呢,而是卖给私人了事,弄的大量工人下岗。现在民企老板把自己的企业吃的一干二净,然后把空壳子还给国家,这里面涉及到经济学,我是看不懂的,完全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合肥国资也是和民企打的火热,但是和别人的做法是不一样的,即使亏的一毛不剩,一般老百姓还是能理解的,比如他投企业的时候,是人家企业刚过来,谁也不知道未来是啥样子,他就是靠自己的判断,赌一把这个产业能成功,像面板行业,新能源产业,都赌成功了。但是合肥国资也不可能每次投资百分百的赢,但是他押注的方式还是值得学习,就是着力于新兴产业,或者虽然不是新兴产业,但是国内的企业还落后于西方国家的行业,这种赢面就比较大。

如果明知道有的企业做了十几年了,高峰期钱已经被老板赚完了,然后他快死了,国资突然过来给他们养老送终,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理解。或许收购了会给大家一个惊喜呢,比如让绝境中的民企起死回生,那你给我解释解释什么叫惊喜,解释解释什么叫特嘛的惊喜,最后亏的血淋淋的,甚至企业尸骨无存,表面上看,似乎国资成了大冤种,但里面的内幕真的就是简单的投资失败么?

有一个成语叫“飞蛾扑火”,飞蛾为何扑火呢?从理工直男的角度来讲,是飞蛾的导航系统出错,或者被被红外光吸引,还有一个是昆虫有一种 “背部光反应” 现象,以为飞向光源就等于是在飞向高空,这种解释都指向的是判断错误。但是文科生常常把这现象写成了爱情,“ 暗梁闻语燕,夜烛见飞蛾。”、“飞蛾扑火蚕丝破,卿卿我我叙衷肠。” 、“天黯色,夜无眠,飞蛾扑火,佳人笑语喧。”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3
0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