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 血战三所里38军一战封神,根本扭转朝鲜战局,被美媒称为 “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作者:佚名 来源:党史博采 2020-10-30 2993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 血战三所里38军一战封神,根本扭转朝鲜战局,被美媒称为 “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张德彬

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北部的清川江和长津湖地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此役,志愿军一举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并解放了三八线以南的延安、瓮津两半岛,迫敌退到三八线以南转入防御,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称其为“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采取内线作战、诱敌深入、各个击破和歼灭敌人”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10月25日至11月5日,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一次战役,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给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以重大打击,西线志愿军部队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驱逐到清川江以南,东线将敌阻于黄草岭一线。挫败了“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企图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联合国军”虽遭志愿军第一次战役的迎头打击,但由于伤亡不大,尤其是美军主力未受大的打击,加上志愿军的实力也未完全暴露。因此,麦克阿瑟仍然坚持军事进攻迅速占领整个朝鲜的既定方针,并拟定了新的总攻势计划。其计划是:首先以地面部队进行试探性进攻,以查明志愿军的实力和企图,同时以航空兵摧毁与封锁我后方交通和补给线,并摧毁鸭绿江上的所有桥梁,阻止中国继续向朝鲜战场增加兵力。尔后发起“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围歼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于朝鲜北部,赶在鸭绿江冰封前攻占全朝鲜。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 血战三所里38军一战封神,根本扭转朝鲜战局,被美媒称为 “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美军轰炸鸭绿江桥梁。

11月9日,总攻势计划得到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批准,同时批准了麦克阿瑟关于轰炸鸭绿江上所有桥梁的计划。“联合国军”随即展开了为期两周的“空中战役”,对朝鲜北部狂轰滥炸,将清川江以北的城镇、村庄、铁路、桥梁炸成了一片废墟。并对鸭绿江上的国际桥梁进行轰炸,意图切断中国军队人员和物资的运输补给通道,对志愿军来说整个战场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11月4日,在第一次战役即将结束时,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根据敌人可能重新组织进攻和我军疲劳、粮弹供应困难等情况,致电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提出了采取“巩固胜利、克服当前困难、准备再战”的方针,“如敌再进,则让其深入后歼击之。”并依此作了迎敌再犯的部署。

11月8日,志愿军首长根据东西两线敌人进攻的态势和毛泽东关于下一步任务的指示,为粉碎敌人再犯企图,提出了“决于东西两线均采诱敌深入,先歼其侧翼一路,尔后猛烈扩张战果之方针”。11月9日,毛泽东回电同意志愿军下一步作战方针和部署,同时明确提出了第二次战役我军的目标和任务。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 血战三所里38军一战封神,根本扭转朝鲜战局,被美媒称为 “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彭德怀在大榆洞志愿军总部召开作战会议。

根据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和朝鲜战场的实际情况,11月13日,彭德怀于朝鲜北部的大榆洞主持召开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一次党委扩大会,会议总结了第一次战役的经验教训,对第二次战役的方针、任务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和部署。会议决定“在我空军、炮兵、坦克尚未得到适当组成前,我军仍采取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内线和外线相结合的方针”,力求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并明确下一次战役仍“采取内线作战、诱敌深入、各个击破和歼灭敌人”,将敌人诱至对我有利的战场加以歼灭。

采取以上方针,一方面可以缩短我运输线,大大减少志愿军的补给困难;二方面使我对战场情况更加熟悉,便于更好摸清敌情;再者可使集中强大之敌变得分散孤立,造成敌纵深力量的薄弱,便于我敌后穿插,寻机各个歼敌。

“歼敌七八个团,将战线推进至平壤、元山间铁路线区域,我军就在根本上胜利了”

第一次战役结束后,交战双方围绕下一阶段作战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重新进行了兵力的调整和部署。为尽快实现占领朝鲜半岛的目标,麦克阿瑟加强了一线作战的力量,将在汉城的美军第25师和新到朝鲜的土耳其旅、英军第29旅调至西线,从美国本土调美军第3师至东线。在前线的“联合国军”地面作战部队增至5个军13个师3个旅和1个空降团,计22万余人,比第一次战役增加8万多人,且主要是美英军队。敌空军也增加了2个新式喷气式战斗机联队,共拥有飞机1200余架,加上坦克900余辆。由东西两线展开,西线由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指挥3个军8个师3个旅1个空降团,分左中右3路向中朝边境全力进犯;东线以美第10军率5个师向中朝边境全力进犯。其中美军3个师沿长津湖向江界方向实施攻击,与西线第8集团军形成钳形攻势,拟在朝鲜北部的江界以南会合,围歼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于朝北地区。另指挥南朝鲜第1军2个师沿东海岸向图们江边推进。

志愿军方面,在第一次战役结束后,为加强我东线作战力量,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就决定增调第9兵团入朝参战,全力担负东线作战任务。第9兵团3个军分别于11月7日、12日、19日由辑安、临江入朝。我前线作战兵力得到极大增强,已达9个军30个师38万余人,为敌前线地面作战部队的1.72倍。其中东线敌9万余人,我15万余人;西线敌13万人,我23万余人。东西两线一线作战兵力对比我军均占有一定优势。

为改变战场形势,根本解决志愿军站稳脚跟问题,毛泽东指示志愿军首长,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应将战场摆在平壤、元山线的正面,而以德川、宁远以北以西地区为后方,从而根本改变朝鲜战局。并据此决定,集中第一次战役时的6个军于西线,紧急调第9兵团3个军加入志愿军序列入朝担任东线作战,东西两线均全力作战以扭转局面。

鉴于朝鲜战场的紧张形势,11月9日,毛泽东再次致电彭德怀等志愿军首长,同意彭德怀提出的下一步作战的方针和部署,同时明确提出:“争取在本月内至十二月初的一个月内东西两线各打一二个仗,共歼敌七八个团,将战线推进至平壤、元山间铁路线区域,我军就在根本上胜利了。”为达成二次战役的战役目标,志愿军党委决心集中兵力,向敌实施反突击,力求歼敌至少六七个团,使敌人由进攻转入防御,扭转朝鲜战争形势。为此,“志司”作了如下精心部署: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 血战三所里38军一战封神,根本扭转朝鲜战局,被美媒称为 “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在西线,拟集中第50、第66、第39、第40、第38、第42共6个军在宽大正面向敌发起反突击。第38、第42两个军首先歼灭位于敌右翼的德川、宁远地区的南朝鲜第2军主力,尔后向价川、三所里以及顺川、肃川方向实施战役迂回,断敌退路,协同第39军和第40军歼灭院里、价川地区之敌,阻敌北援南逃;第40军突击当面之敌,力求歼敌一部,阻击美军第2师东援和美骑兵第1师北援,以保障第38军和第42军歼灭南朝鲜第2军主力,尔后向院里、价川方向进攻。第50、第66、第39军抓住正面之敌,穿插分割包围敌人,尔后向博川、价川方向发展进攻。

在东线,第9兵团第20军、第27军首先将位于长津湖地区各点的美陆战第1师、美第7师分隔包围,集中主力实施突击并加以各个歼灭。第26军位于临江地区,为兵团预备队,随时准备向前沿机动。

为配合志愿军战役行动,中朝双方商定,由志愿军第42军派出两个营和朝鲜人民军一个联队组成游击支队,于11月中旬渗透到敌后孟山、阳德、成川之间地区,开展游击战,积极破坏敌之交通运输线,袭扰敌人。

为加强志愿军的后勤运输,改善我军供应,保障战役的胜利,志愿军加强了后勤机构和运输力量:增加了一个后勤分部并对原有的三个后勤分部进行了加强,另调铁道兵第1师入朝,加强铁路线的抢修力量,同时还以各军工兵营抢修了熙川、杏川洞至宁远、德川的公路,加紧了粮弹等物资的前运。

双层大迂回,断敌退路,为大量歼敌创造有利条件

1950年11月6日,第一次战役刚结束,“联合国军”即以一部兵力开始实施试探性进攻,意图摸清志愿军的实力和企图。志愿军则按预定计划以部分兵力节节抗击,主力向后转移。7日开始,先后放弃黄草岭、飞虎山、博川和德川等原先占领的重要阵地。10日,“联合国军”全线向北推进,但行动谨慎,前进速度缓慢。志愿军为诱其尽快进入预定战场,分散其兵力,遂于16日停止阻击中的反击行动,继续北撤,同时制造因粮弹不济要撤回国内的假象。麦克阿瑟被志愿军继续后退所迷惑,错误判断志愿军是兵力不足、“怯战退走”,便下令部队全线加快进攻速度。至21日,其西线部队进至嘉山、龙山洞至德川、宁远一线,东线部队进至长津湖地区,完成了战役展开。此时,志愿军主力也已全部转移至预定集结地域,西线6个军已分别到达定州西北、龟城、泰川、云山、德川以北及宁远东北地区,东线第9兵团也全部到达长津湖地区。

11月24日,“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亲自飞临前线指挥下,向我发起“总攻势”行动。志愿军按照既定计划,继续引诱敌人向我预定作战地区推进。当西线之敌完全进至我预设战场后,“志司”认为反击条件成熟,乃适时令西线我军于25日、东线我军于27日向敌发起强大反击。

25日黄昏开始,第38军和第42军在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亲临前线统一指挥下,以迂回穿插包围战术,向德川、宁远等地发起进攻。至26日14时,第38军完成了对德川南朝鲜第7师的合围,经4个小时激战,歼敌5000余名并攻占德川,打了入朝后的第一个漂亮歼灭战;友邻第42军不甘落后,同时对位于宁远的南朝鲜第8师展开攻击,不到一昼夜将南朝鲜第8师大部歼灭。位于德川和宁远地区的南朝鲜第2军不复存在。志愿军迅速打开了战役突破口,为西线我军继续发展进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 血战三所里38军一战封神,根本扭转朝鲜战局,被美媒称为 “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三所里穿插迂回经过图。

26日,彭德怀迅即下达新的作战命令,令第38、第42两个军向敌纵深实施双层战役迂回。第38军主力迅速由德川沿公路向价川和军隅里方向进攻,另以第113师插向三所里方向,坚决堵住敌南逃顺川、平壤之通道;第42军打下宁远后,立即向敌南撤平壤的必经要点顺川、肃川方向实施外层战役迂回。其他各军抓住正面之敌勇猛发展突击,配合第38、第42军对南朝鲜第2军的进攻以及向敌纵深的战役迂回行动,各个分割围歼已被打乱之敌。

此时,西线位于清川江以北,正向中朝边境疯狂冒进之敌,见其右翼南朝鲜第2军大部被歼,侧翼暴露,后方空虚,害怕后路被切断,被我各个歼灭,纷纷停止攻势,向南退缩。属于美第9军的骑兵第1师和土耳其旅,为掩护暴露的翼侧,制止我军迂回,分别向新仓里及德川方向机动,以阻止我军的进攻。

血战三所里、龙源里,“万岁军”诞生

三所里,位于西线“联合国军”主要突击集团美第9军通往后方的主要交通干线上,是德川、熙川通往顺川两公路的枢纽。三所里南临大同江,以北沿公路两侧是连绵不断的高山,地形有利我阻击敌人。

11月27日黄昏,第38军打下德川后,按“志司”新的命令,主力第112、第114师迅速沿公路向军隅里和价川发展进攻,于28日拂晓抢占了德川以西的嘎日岭及其以西地区,粉碎了土耳其旅一部兵力的阻击,与美军一部在瓦院展开激战。

第38军113师在左翼沿山间隐蔽小路向三所里快速穿插迂回。该师克服极度疲劳和沿途小股南朝鲜军的袭扰以及美机的侦察干扰等一切阻碍,经过一夜14个小时急行军72.5千米,于28日8时先敌5分钟到达三所里,随即战斗展开,歼灭三所里伪治安队约一个连。并立即根据地形和多面受敌的情况,迅速选择阵地,构成环形防御,加强堵击逃敌与打敌援兵两个方面的阵地配置,堵住了敌经三所里南逃的退路。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 血战三所里38军一战封神,根本扭转朝鲜战局,被美媒称为 “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在志愿军发起的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第38军一部在龙源里追歼美军。

敌经三所里南逃企图被粉碎后,即转向西北方向,寻路南逃。第113师首长在敌回窜后,发现三所里以西几十公里处的龙源里也是敌南逃的退路,当即不待上级指示,于28日下午主动令第337团迅速抢占龙源里地区。当第337团先头刚到龙源里时,从军隅里南逃之敌一部亦到达该处,当即遭我截击,经我顽强阻击,彻底粉碎了敌人从龙源里逃跑的企图。至此,第113师彻底截断了价川美第9军南撤的两条通路。将美第9军主力美第2师、第25师和土耳其旅等部三面包围于以价川、军隅里为中心的清川江南北地区。“志司”当即命令第38军主力向第113师靠拢,第42军迅速抢占顺川。正面各军则速向安州、价川方向进攻,抓住敌人不让其南逃。

29日,第42军进至新仓里,遭美骑兵第1师阻击,经激烈战斗,最终未能达成向顺川、肃川方向实施外层战役迂回的任务。这时,敌在我全线打击下,为摆脱危局,开始全线撤退。美第1军迅速由清川江北岸撤至安州地区。美第9军收缩至价川地区。敌人在主力沿安州、平壤方向退却的同时,以一部兵力在大量航空兵及坦克支援下,向我第38军113师阵地连续猛烈冲击,并以美骑兵第1师、英第29旅北上接应,企图打开由价川经三所里、龙源里南逃的通路。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 血战三所里38军一战封神,根本扭转朝鲜战局,被美媒称为 “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激战松骨峰。

第113师在数万美军南北夹击下连日激战,虽减员甚大,但仍前仆后继,顽强战斗,像钢钉一样牢牢地钉在了阵地上,使南逃北援之敌虽相距不足1千米,却始终无法会合。30日,第38军主力进至龙源里、价川、三所里地区,我志愿军主力已将被包围之敌分割压缩在数个狭小的地域内。第38军遂于17时配合友邻对被包围之敌发起攻击。战至12月1日8时,残敌在飞机掩护下,丢下大量的重装备和上千辆的汽车,狼狈折转西逃,经安州沿西海岸南撤平壤。

第38军113师三所里、龙源里阻击战的惨烈,在著名作家魏巍所作的长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记述了其中最壮烈的一次战斗——松骨峰战斗:“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尸体,做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卡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捺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

第38军在此役中英勇作战,对战役的顺利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彭德怀于12月1日与邓华等志愿军首长联名发出嘉奖令,嘉奖第38军,尤其表彰了第113师,电文中说:“此战役克服了上次战役中个别同志某些过多顾虑,发挥了三十八军优良的战斗作风,尤以一一三师行动迅速,先敌占领三所里、龙源里,阻敌南逃北援。……特通令嘉奖,并祝你们继续胜利!”电文的最后,彭德怀司令员亲自提笔写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由此,第38军成为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唯一获得“万岁军”褒奖的荣誉部队。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 血战三所里38军一战封神,根本扭转朝鲜战局,被美媒称为 “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嘉奖电。

12月1日,在我西线部队的猛烈打击下,麦克阿瑟下令,“联合国军”向三八线以南实行总退却。西线志愿军以一部兵力尾敌向南推进,主力于安州、博川、顺川等地休整。12月5日,西线志愿军帮助朝鲜人民军收复了平壤,并于12日起向三八线推进,至12月23日逼近三八线。

西线我军经过数日激战,歼灭南朝鲜第7、第8两师和土耳其旅大部,予美第2师歼灭性打击,重创了美骑兵第1师和第25师。共计歼敌23000余人,缴获与击毁各种炮500余门,坦克100余辆,汽车2000多辆,各种枪5000余支。仅113师三所里、龙源里阻击战就歼敌3000余人。

冰雪长津湖,全歼美军“北极熊团”,重创陆战第1

长津湖,朝鲜东北部的最大湖泊,位于赴战岭山脉和狼林山脉之间,以东约30千米是由第津江最大支流赴战江所形成的赴战湖,两大湖泊及其附近地区称为长津湖地区。周围崇山林立,平均海拔1300米,山上林木繁盛,山间道路狭窄,人烟稀少。11月下旬长津湖地区日平均气温降到零下27度。志愿军入朝后,恰逢朝鲜50年不遇的大雪极寒天气,夜间最低气温接近零下40度,给东线作战带来极大困难。

11月27日黄昏,在东线的长津湖畔,志愿军第9兵团突然发起反击。美第10军指挥的陆战第1师和第7师的许多官兵还在睡袋中就被击毙或当了俘虏。第27军向新兴里、柳潭里之敌实施突击,当夜包围了新兴里和内洞寺之敌,并一度攻入新兴里,歼敌一部。第20军向下碣隅里、古土里和社仓里等地区之敌突击,迅速占领死鹰岭,将柳潭里之敌与下碣隅里之敌隔离,并从三面包围了下碣隅里,切断了古土里以北公路,使敌不得北援。

经激战,我军歼敌一部,将美陆战第1师大部和美第7师1个多团分割包围于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等几个孤立地点,造成了各个歼敌的有利态势。被围之敌为阻止和破坏我军进攻,在大量航空兵和坦克支援下,连续向我展开猛烈反扑,均被我击退。志愿军奋不顾身,接连向被围之敌攻击,但因火力较弱,加上气候严寒,补给困难,非战斗减员严重,未能奏效。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 血战三所里38军一战封神,根本扭转朝鲜战局,被美媒称为 “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志愿军第27军第79师翻过海拨1000多米的高山,包围柳潭里之敌。

29日,第9兵团决心调整部署,集中力量,先打弱敌,再及其余,各个歼灭。经查明:新兴里之敌为美第7师第31团5个营,柳潭里为美陆战第1师7个营,下碣隅里为陆战第1师师部和第1、第5团各一部。于是兵团决定集中力量首先歼灭新兴里的美第7师第31团。该团又称“北极熊团”,曾于苏俄“十月革命”后入侵过苏维埃俄国的西伯利亚地区,因此得名,其官兵多数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

30日晚,第27军集中第80、第81两个师的绝对优势兵力,采取四面包围突击和一部阻援截击的部署,经15分钟的火炮急袭后,向新兴里的美军“北极熊团”发起总攻。至12月1日凌晨,攻击部队先后突破美军前沿阵地,将敌压缩于新兴里村内的狭小地域。被围之敌在付出重大伤亡后,于1日13时开始在40余架飞机掩护下,以坦克为先导,突破志愿军阵地,向南突围逃跑。第27军部队依托高地有利地形,展开围追堵截,至2日4时,美第7师第31团除200余人逃入下碣隅里外,大部被歼灭于新兴里、新垈里地区。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 血战三所里38军一战封神,根本扭转朝鲜战局,被美媒称为 “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当年缴获的“北极熊团”团旗(复制品)。

新兴里战斗,志愿军第27军全歼美军“北极熊团”,击毙团指挥官麦克里安上校和继任指挥官费斯上校,缴获与击毁大量汽车、坦克、火炮等武器装备,创造了抗美援朝志愿军一战全歼美军1个加强团的光辉范例。当年缴获的“北极熊团”团旗,至今仍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新兴里战斗结束之后,东线的美第10军全线动摇。陆战第1师在长津湖地区陷入志愿军的分割包围之中,随时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美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命令东线所有部队,立即按计划,向咸兴、兴南地区实施总退却。同时令美陆战第1师立即将柳潭里的部队收缩至下碣隅里,然后在美第3师的接应下,向南突围。

12月1日,位于柳潭里的美陆战第1师部队,在大批飞机和火炮的支援下,以坦克开路,向南撤逃。第20军59师顽强坚守死鹰岭一线高地,堵击敌人。第27军部队完成新兴里歼敌任务后也迅速出击,至2日拂晓,分别占领敌南逃公路东西两侧高地,对南窜之敌形成两面夹击。在志愿军部队的猛烈阻击下,美陆战第1师南撤部队四面受困,伤亡严重。3日,该部在50余架飞机掩护下,以坦克群为先导,倾全力进行突围,猛攻志愿军死鹰岭、西兴里等一线阵地。下碣隅里的美军也以一部向西攻击,接应柳潭里之敌。志愿军第59师腹背受敌,仍顽强战斗,与敌人展开了激战,终因连日作战,弹药不济,冻伤及战斗减员较大,阵地被美军突破。陆战第1师一部被歼,大部逃往下碣隅里。

因接替20军的26军路途过远和冰雪天气影响,直至5日未能对陆战第1师主力发起进攻。6日美陆战第1师主力和第7师一部,在大量航空兵和坦克掩护下继续自下碣隅里突围南逃,志愿军在冻饿和非战斗减员严重情况下,在长津湖地区对南逃的美军展开追歼战斗。7日第26军对下碣隅里美陆战第1师残部发起攻击,歼敌一部。第20军部队依托已占阵地对南逃之敌层层截击,但由于极端疲劳加上冻饿,战斗部队冻伤减员达40%以上,严重影响了战斗力发挥。7日14时30分,敌在40余架飞机掩护下,突破志愿军阵地,逃至古土里。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 血战三所里38军一战封神,根本扭转朝鲜战局,被美媒称为 “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我志愿军攻占死鹰岭后,美军死命反扑,志愿军战士死守阵地,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图为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下,坚守的志愿军战士。

8日,陆战第1师在大量航空兵支援下继续向南突围,在志愿军层层阻击下,于10日越过黄草岭。12日,美突围部队在第3师接应下南逃至五老里。志愿军以第26、第27军尾敌追击,17日占领咸兴。美南撤部队在付出重大伤亡后,于12月24日在近300艘海军舰船的接应下,由兴南港从海路狼狈撤往釜山。志愿军收复元山港、兴南地区及沿海港口。至此,第二次战役结束。

东线长津湖地区的战斗,志愿军第9兵团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扬人民军队英勇顽强,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同号称美军王牌的陆战第1师等部队浴血奋战十余个昼夜,共歼敌13916人,予美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一部歼灭性打击,打开了东线战局,并有利保障了志愿军西线部队的侧后安全。毛泽东在电文中给予了高度评价:“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困难条件之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取得了大大超出预定计划的胜利。共歼“联合国军”36000余人,其中美军24000余人;缴获与击毁各种炮1000余门、汽车3000余辆、坦克与装甲车200余辆,缴获飞机6架。并将战线推进至“三八线”南北地区,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8
0
0
1
0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