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援:董必武为何被称为“谍王”?
董必武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杰出的领导人,担任过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他不仅具有和蔼可亲的长者风范,还具有不怒而威的学者威严,以及令人高山仰止的传奇人生。同时,他还是具有“谍王”之称的我党隐蔽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之一。
今天,我们纪念董老,就是要学习他对党无限忠诚的精神,学习他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以及学习他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这些都是老一辈革命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董必武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杰出的领导人,担任过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但在党内大家还是习惯地尊称他为“董老”,这不仅是因为他和蔼可亲的长者风范,还因为他那不怒而威的学者威严和他那令人高山仰止的传奇人生。
他从一位晚清秀才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是我党的创始人之一,一大代表13人,牺牲的牺牲、脱党的脱党、叛变的叛变,硕果仅存。只有毛主席和董老二人,他们都先后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主席,应该说当之无愧,实至名归!
董老是跨越国共两党皆为高官的精英,是我党教育事业、政法事业和纪检事业的奠基人,是克服艰难险阻参加长征的“五老”之一,是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会议的中国共产党人。仅这些功绩,足以让董老青史留名。
但我今天要缅怀和歌颂的是董老鲜为人知的另一大功绩,就是他还是我党隐蔽战线杰出的领导人之一,有“谍王”之称。
大家知道,我党隐蔽战线的创始人和领导者是周恩来同志。论资历和年龄,董老长于周恩来同志,但董老兢兢业业辅佐周恩来同志,伴随周恩来同志左右,甘当无名英雄。
在研究我党情报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始终离不开董老伟岸的背影和神秘的侧影。从抗日战争爆发到1947年3月,董老与周恩来同志一起战斗在武汉、重庆、南京等地,主管统一战线与隐蔽战线的工作。
周恩来与董必武
周恩来同志在国民党核心部门布下的闲棋冷子,大多是董老参与策划或者亲手经营的。比如,被称为“隐形将军”的韩练成;我党“情报后三杰”之一的熊向晖;被称为国民党“红色作战厅厅长”的郭汝瑰;被称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红色女特工沈安娜……都受到过董老的耳提面命。董老不仅赋予他们神圣的使命,而且千方百计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以致于这些关键的“冷子”在关键的时刻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非常经典的案例,就是脍炙人口的莱芜战役。解放军仅用3天时间就把盘踞在莱芜的5万多国民党军队歼灭,并活捉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时任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和第二绥靖区司令的王耀武得知消息后大为震惊,骂道:“5万多人,不知不觉3天就被消灭光了。老子就是放5万头猪在那里,叫共军抓3天也抓不完!”其实,他不知道,莱芜战役所以能速战速决,除了归功于毛主席统帅部署有方,华东野战军集体领导得力,军民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之外,还另有玄机。
由周恩来、董必武亲自布局的,曾任国民党四十六军军长的韩练成同志在莱芜战役的关键时刻,使用“缓兵之计”,使李仙洲错失了突围的最佳时机;又使用“空城之计”,放弃指挥,使国民党部队群龙无首,结果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之下,一败涂地。
战后,华东野战军司令陈毅总结说:“莱芜战役的首功,当属恩来同志和董老”。董老长期在敌占区工作,在白色恐怖中积累和创建了许多情报工作的经验和工作方法、联络方法。特别是他对情工人员提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至理名言,至今仍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董老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
1945年6月26日,中国政府代表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今天,我们纪念董老,就是要学习他对党无限忠诚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这些都是老一辈革命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最后,我借用董老写给我党隐蔽战线另一位杰出领导人李克农部长的诗句,作为结束语:“能谋颇似房仆射,用间差同李左车……”这两句诗,不也正是董老能谋善断的真实写照吗?
(原文刊载于《炎黄春秋》2021年第10期)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