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胜多的果河沿战斗,战绩之辉煌聂荣臻都不敢相信

作者:朱晓明 来源:党史博采 2025-04-01 2246

以少胜多的果河沿战斗,战绩之辉煌聂荣臻都不敢相信

“千里击强虏,剑吼长城东。壮岁国难死,悲歌燕赵风。”这是1990年抗战电影《剑吼长城东》的主题歌。片中令日军闻风丧胆的主人公鲍真,原型就是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13团团长包森。他指挥13团打的果河沿战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久负盛名,堪称抗战经典之作。

包森和13团

包森,原名赵宝森,陕西蒲城人。生于1911年,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陕甘苏区和西安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33年秋,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他虽受尽各种酷刑,但仍然威武不屈,并积极组织难友开展绝食斗争,抗议国民党当局的拘禁和迫害,为此被敌人定为“首乱分子”,隔离关押,加以重铐,直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才获释出狱。出狱不久,包森即奉命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被派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工作,任八路军4纵11支队33大队党总支书记。1938年10月,在八路军4纵和冀东抗联主力西撤时,包森带领不到50人的一个连留在冀东中、北部坚持斗争,编为第2支队,也称包森支队。1939年4月下旬,包森指挥部队巧妙设伏活捉了日军遵化宪兵队长赤本,极大地鼓舞了华北军民的抗日热情。同年夏,包森被任命为冀热察挺进军第13支队副司令员。

1940年2月,包森率部进抵盘山,全力开辟盘山抗日根据地。7月下旬,设伏白草洼,与日军激战14个小时,全歼日军一个骑兵中队,首开冀东地区整建制全歼日军战斗的先河。当月,以发展壮大起来的包森支队为基础,组建第13团,包森任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13团团长。经一年浴血奋战,在盘山周围地区建立了7个联合县政府,境内人口200多万。1941年,包森率部参加反“治安强化运动”,打击敌华北治安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当时冀东一带包森的大名妇孺皆知,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包队长”“包团长”“包司令”,而日伪军则把他视为克星,伪军们发生口角时,经常以“出门打仗碰上老包”为咒语。叶剑英元帅曾称其为“中国的夏伯阳”,原冀东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也给予高度评价:“包森在冀东是打天下的。”

以少胜多的果河沿战斗,战绩之辉煌聂荣臻都不敢相信

◆包森

包森作战多谋善断、英勇果敢,善于捕捉战机并迅速发起攻击。战斗中,他将生死置之度外,每次都坚守在战斗指挥的最前沿,在与日伪军短兵相接的战斗厮杀中,不止一次地负伤挂彩,在他的模范带头下,所率部队也培养出死打硬拼、英勇善战的战斗作风。他亲手创建的冀东13团,成长为冀热辽地区八路军第一主力团,声震冀东,令敌伪闻风丧胆。抗战胜利后,该团扩编为冀热辽军区第24旅,后改为冀晋纵队第2旅第4团、热河军区独立13旅37团。组建东北民主联军8纵时,改为22师64团。1948年11月,统一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45军133师397团。这个团基础老,作风硬,作战英勇,擅长山地攻防,是军、师主力团,后来延续在原济南军区陆军第26集团军摩步第138旅建制内。

打治安军战役

1941年冬,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认为冀东夏季第一、第二次“治安强化运动”已经收到很好的效果(确实我根据地军民遭受了很大损失),“冀东土八路已不足为患”,为巩固成果,决定推行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命令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总署督办齐燮元率领华北治安军接替冀东东半部的日军防务。齐燮元在唐山设有行营,以其主力6个集团(相当于旅,每个集团一般下辖2个团)和8个独立团共4万多人进驻遵化、玉田、丰润、滦县、迁安5县,在地方伪军的配合下,妄图以连、排为单位散开,实行全面占领,摧毁我冀东抗日根据地。

华北治安军,又名华北绥靖军,俗称“皇协军”,是抗战期间,日军华北方面军扶植的一支中国汉奸武装,由大汉奸齐燮元一手创建,鼎盛时期近10万人。这支武装实力较强,装备精锐,训练有素,正规化程度较高,官兵多系受蒙骗被洗脑的青年学生和农民。治安军自成立后,就把矛头指向坚决抗日的共产党八路军和爱国民众。同时,积极执行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关于“今后华北治安的对象是共军”等指令,积极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不断地“讨伐”“扫荡”,烧杀抢掠,大肆抓捕抗日军民,罪恶滔天,老百姓恨之入骨。

针对敌人的行动,冀东区党分委和冀东军分区分别在11月下旬和12月上旬及时召开会议,部署开展打治安军战役,粉碎敌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

这次战役,在冀东军分区的部署指挥下,13团与12团并肩作战,从1941年12月到1942年2月,历时53天,打了9次较大战斗,包森带13团就参加了6次,连战皆捷,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1942年1月13日的果河沿战斗,将整个战役推向高潮。打治安军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军以治安军代替其统治冀东的战略阴谋,改善了部队装备,对提高部队战斗力,度过以后的困难时期,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1942年初,敌治安军遭我多次打击后,改变了分散行动,将几个团集中使用,企图寻我主力作战,进行报复。而我13团方面,连续打了几个胜仗之后,部队斗志旺盛,战斗积极性很高。1月中旬,包森带7个连在遵化县南部头道山前寻找战机,11日夜,包森设伏于丰润、玉田之间的亮甲店一线,准备伏击丰润出犯之敌,但发现部队周围日伪据点兵力突然大增,不得已于12日午后将部队撤回头道山的黄家山村。

当日傍晚,玉田上层人士送来一个重要情报:驻防玉田县城的治安军第二天要进燕山口,到头道山以北“扫荡”,出动兵力不详。包森判断,驻在玉田县的治安军是第2集团和所属之第3、4团,总兵力3000余人。敌人至少要出动1个营,也可能出动1个团。不论哪种情况,只要我们打得好,吃掉它1个营是有把握的。再看地形,燕山口是头道山的一个山口,进了燕山口就是燕各庄,燕各庄北5里就是果河。这南北5里、东西10来里的范围内没有村庄,是消灭敌人比较理想的战场。于是,下定决心,要打好这一仗。

佯守实攻抢先机

包森率部连夜急行军,于13日凌晨1时到达作战地区。果河沿位于遵化县石门镇以南约13公里的果河北岸,包括蔡老庄、蔡二庄、蔡三庄等几个村庄,地势比较平缓。果河两岸,北高南低,南面是沙滩。蔡二庄西侧有一条公路,北通石门,南经燕山口至玉田县。燕山口两侧均为山区,便于隐蔽行动。13团来此后,包森亲率1营4连驻蔡老庄,2营(2个连)驻蔡老庄西北的汪庄子、鹿角河,3营(3个连)驻蔡三庄、仓山子,团部和特务连驻蔡二庄、蔡三庄。他命令:按临战要求宿营,若敌人突然到来,先把敌人拖住,再看形势行动。当13团向果河行进时,玉田县的治安军也出动了,比包森预料得要早几个小时,而且出动的人数也比包森预计得要多:第2集团司令部和两个团倾巢而出!是我军(7个连800余人)的3倍!敌第2集团司令部、直属山炮连、第3团走东路,进抵距离燕山口约40里的界山口;第4团走西路,进入燕山口。

敌第4团穿过燕各庄,继续向北,它的尖兵连在13团的部队安排住宿刚刚一个小时后,就过河闯进了蔡老庄,当即遭我4连反击打回。后续大批敌人集结在果河南岸,一面打枪,一面叫骂:“等天亮了,老子就消灭你们这帮土八路!”当时敌人火力虽然没有完全施展,但包森已发觉其兵力远不止一个营了。包森在我军与敌人接火后命令:第一,不许暴露重火力;第二,隔河相对,不进不退,先摆出守势。因此,敌人未感到有重大危险,没有做任何展开和纵深配置,也是不进不退。无疑,包森的“以守示敌”暂时蒙住了敌人。

以少胜多的果河沿战斗,战绩之辉煌聂荣臻都不敢相信

◆冀东13团果河沿战斗示意图。

在此假象下,包森没有给敌人更多的时间来辨别。他命令4连继续从正面拖住敌人,但不表明我军动向,未过河的暂不过河,已过河的也不退回。又要求4连尽可能不暴露实力和重武器。为了执行这个命令,4连除了从正面顶住敌人外,还派了1个排,在蔡老庄东头延伸到果河的一条沟沿上阻击敌人。他又命令3营趁夜黑过河,留下7连埋伏在南岸敌人右后侧二三百米处,敌人若不猛攻蔡老庄就按兵不动,待拂晓时再发起攻击。3营长耿玉辉带8、9两个连继续前行,埋伏在敌人已经通过的燕各庄,相机行动。2营警戒于西、北两方向,并派1个连从西边过河,占领附近唯一的一座山,埋伏在山头上的憋姑寺(又称别古寺)里(因那段河未完全封冻,该连无法过河去占领山头)。团特务连策应于4连和7连之间。这个战斗布局在一小时内迅速完成。至此,我八路军已把敌人装进了“口袋”。敌治安军第4团仗着装备优良、训练有素,又是整团集中行动,根本不把眼前的八路军放在眼里,只想等待天明行动,好把我军一口吃掉,却不知自己已成了瓮中之鳖。

天刚拂晓,7连长从侧面看见了敌人的活动,就命令全连准备射击。十多分钟后天刚放亮,7连的长短枪突然一起开火。敌人遭到出其不意的攻击,慌作一团。包森立即下令吹起冲锋号,霎时间,4连从正面,7连从侧后面,特务连在4连与7连中间,同时发起冲锋。敌人腹背受敌,阵势大乱。这次出击,毙俘敌机炮连等部100余人,缴获4门迫击炮和4挺重机枪,余敌大部分顺着来路向燕各庄溃逃,小部分向西跑上山去,据守在憋姑寺里。伪团长比较聪明,一看势头不对,队伍无法控制,也摸不清到底有多少八路军,想着来路也可能有八路军的埋伏,就带了一个排脱离大部队从西南看花楼村方向逃脱。

向燕各庄跑去的约五六百个敌人,刚到村头,惊魂甫定,就听见处处呐喊:“缴枪不杀!”像晴天打了一个霹雳,把敌人吓得目瞪口呆,乖乖地放下武器,举起双手投降。没有多费周折,3营就将该敌全部解决,并俘虏了一名营长。经审问才知道,敌人驻玉田的第二集团除留守外,这次共出动2000余人,分两路开进。包森得知后,眉头有些紧皱,来了这么多敌人!真够险的,幸亏两路敌人不是同时出现。这一路还没有彻底解决,那一路应该距离也不远了。

憋姑寺攻坚

据守在憋姑寺之敌有300来人,9挺轻机枪,还有3名日本教官。这批残兵在日军教官督战之下,还是发挥出一些战斗力,他们凭借易守难攻的山势和坚固庙墙,等待援兵来救。在这种情况下,是继续打还是撤?若是撤出战斗,虽然战果在冀东战史上也是很大的,但失掉了获得全胜的机会;若是继续打,需防敌援兵的到来,要冒一定的风险,这就要看指挥员的决心了。

包森让自己冷静下来,他考虑到,遵化方面和蓟县方面之敌,不仅距离远,而且不属同一建制,增援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来了也不过摆摆样子,警戒部队就足以对付。敌第3团远在30里以外,已是疲劳之师,到达战场尚需几个小时,而且有我8、9两个连在燕各庄阻击,很难靠拢。憋姑寺里的敌人是溃乱漏网之敌,都是惊弓之鸟,只要克服满足胜利的情绪,是有把握打下来的,所以包森下决心继续打。后来证明,他的这个决定完全是正确的。他一面向燕各庄东面派出警戒,一面令3营全力围攻憋姑寺,力争速战速决。

上午10时,我军进攻开始,以3营为主,另调团特务连配合。我以新缴获迫击炮轰击,因无熟练炮手,效果不佳。又以重机枪扫射庙墙,也无法穿透。特别是地形对我不利,加之敌抵抗顽强,我几次强攻,均未成功,战斗一时陷入胶着。

午后,包森亲自来到山下,观察形势。他问心急火燎的3营长耿玉辉:“老耿,你今年多大了?”耿玉辉一愣:“41了,咋啦?”包森看看别处,叹口气:“老了。”耿玉辉顿时反应过来:啊,团长嫌我老了,不中用了。他气得跳起来,大喊道:“团长,你就看我的吧。打不下来憋姑寺,你就撸了我!”包森的激将法起了作用,耿玉辉摔掉皮夹克,拔出驳壳枪,一马当先,嗷嗷叫地带领战士们往上冲。在我军前仆后继,一浪高过一浪的猛烈攻击下,敌人再也支撑不下去。在我军强大的火力压制和政治攻势下,敌人开始动摇,将3名日本顾问打死,在庙墙上摇起了白旗,剩余官兵全部缴械投降。

果河沿战斗初战获捷,耿玉辉带3营打扫战场时,忽然从远处传来“长官救命!长官救命啊!”的喊声,耿玉辉转身一看,发现几个战士正在威吓一个俘虏,经过询问,原来这个俘虏已是第3次被俘,战士说:这个家伙效忠于敌人,再也不能饶恕他了。耿玉辉立即制止了战士们,耐心地讲清我军优待俘虏政策。下午3时,有一架敌机从北平方向飞来,盘旋上空,似在观察战场。被解救的俘虏兵为谢不杀之恩,指着另一个俘虏说:“他就是讯号兵。”耿玉辉立即对那名俘虏进行说服教育,讯号兵很快用对空联络信号把敌机引开,使部队避免了意外的伤亡。

快一整天没有第4团的消息了,敌第2集团司令部在界山口呆不住了,看来凶多吉少。于是带第3团前来增援,经西龙虎谷逼近燕各庄。下午4时,其第3团先头部队已到达庄东3里外之范石桥。我3营不顾疲劳,迅速从憋姑寺赶来,在燕各庄南北一线组织防御。敌人很狂妄,将直属山炮连推进至第一线,枪炮齐发,来势凶猛。我3营主力顽强阻击其先头部队,还派9连1个排占领了范石桥南之二道沟南侧制高点,居高临下射击援敌。团特务连也在果河南岸阵地上架起新缴获的重机枪,向敌人先头部队纵深扫射。轻重火力的交叉夹击,对敌人威慑作用很大。包森此时打起了心理战,他让战士们大喊:“4团已经被我们消灭了,你们3团又来送死了!”4团被歼的消息迅速在敌军中传开,敌人也不知我军到底有多少兵力,惟恐再被包抄。先头部队一被击退后撤,就冲乱了本队,顷刻之间导致全军崩溃,如山倒一般向东南罗家口方向逃窜,连两门山炮也扔掉了。事后得知,炮兵要扔掉山炮,骑马逃走,日本教官拔枪喝止阻拦,炮兵只顾逃命,急瞪眼道:“不扔你拉?”日本教官恐有不测,忙改口说:“扔了的好,扔了的好。”遂一起逃走。此时,天已大黑,我不再追击,战斗全部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在果河沿战斗中,附近村庄300多名民兵配合八路军作战。在战斗开始前,破坏治安军的退却道路,拆毁桥梁,砍断电杆,埋设地雷,使治安军与外界失掉联系。战斗打响后,民兵又承担了运送弹药、抢救伤员等任务。此战缴获的敌援军之两门山炮,就是民兵打扫战场得来的。

战斗影响

果河沿战斗是抗日战争中我军以少胜多、整团消灭敌人的一个模范战例,受到了晋察冀军区的嘉奖。我军以7个连的总兵力(其中2个连担任警戒)全歼敌人一个团,击溃敌集团司令部和另一个团,击毙日教官4人、俘获中校团副1人及两名营长,毙俘治安军官兵千人,缴获山炮2门、迫击炮4门、重机枪4挺、轻机枪22挺、长短枪700余支、子弹10万余发,还有电台3部、望远镜20余个及军事文件、辎重、骡马等战利品。八路军伤亡仅30余人。此战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以华治华的反动政策,打击了日伪汉奸的嚣张气焰。敌治安军丧失斗志,除个别团外,都不堪一击,大都以团为单位,龟缩在大据点里,不敢轻举妄动。那位率先逃跑的敌第4团团长也因为作战不利、遗弃军旗和部队枪杀日本顾问的罪名而被齐燮元枪毙。

以少胜多的果河沿战斗,战绩之辉煌聂荣臻都不敢相信

◆电影《剑吼长城东》海报。

这次战斗不仅战果巨大,而且在战机的捕捉、战场的选择、临战敌情的判断、根据战斗发展采取的灵活战术诸方面,都反映出指挥员极好的决心和很高的指挥才能。

战后,果河沿大捷的电报发到晋察冀军区时,聂荣臻司令员很高兴,但对于这样的战果,他有些不敢相信,冀东打治安军是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整团消灭敌人精锐的还从未发生过。为了慎重起见,军区回了一个电报说:“原电恐电码有误,你们重发一次。”第二次收到的冀东电文完全相同,这才确认。相邻解放区接到晋察冀军区的通报时,也很惊疑,有的人说“能打这样的大胜仗吗?”“大概是一个团的伪军反正吧”。可见,在当时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打这样一个胜仗是多么不容易。这更说明包森知己知彼、捕捉战机,当机立断、善于用兵,在敌我双方都认为是不可能的条件下,取得了意外的辉煌战果。

非常令人痛惜的是,1942年2月17日,包森率部在遵化境内野瓠山一带与日伪军遭遇,他在前沿观察敌情,准备组织进攻时,不幸被敌冷枪击中,壮烈牺牲。此时,距离果河沿战斗仅过去1个多月,包森以31岁的年轻生命,为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作了最好的诠释。1955年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以包森的卓越战功,如果在解放战争中成长为军级指挥员的话,至少可以评为少将军衔。2014年9月,国家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包森名列其中,足堪光荣。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2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