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打了三个月连川军、桂军都上了,为什么不见八路军和新四军?

作者:春秋5000 来源:春秋文史 2025-04-22 2293

淞沪会战打了三个月连川军、桂军都上了,为什么不见八路军和新四军?

网友发私信留言,说:淞沪会战打那么惨烈,连川军和桂军都千里奔袭前往战场,为什么不见八路军和新四军呢?

无论是在视频号还是抖音视频的留言区,只要讲到淞沪会战,下面也都能看到这样的评论。

具体是真不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就不说了,或者是另有所指,想表达一些异类的想法,就不太好说了,今天就与各位朋友分享这里面的缘由。

根据时间线,在很多读者认为在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就开始了,此时八路军也就成立了。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25日。蒋介石终于松口答应停止内战、共同抗日,但随之而来的之后长达八个月时间都是双方谈判的时间。

淞沪会战打了三个月连川军、桂军都上了,为什么不见八路军和新四军?

一直到1937年8月22日,八路军才正式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才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后来又改为第十八集团军,下辖三个师,分别是林彪的115师、贺龙的120师和刘伯承的129师。

淞沪会战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1937年8月13日,也就是淞沪会战都打了九天了八路军才成立。

八路军成立之后,为何没有立即投入淞沪战场?

原因很简单,当时国内,不止是上海在开战,山西太原也在打仗,而且太原的战事战况比上海更为严重。

淞沪会战打了三个月连川军、桂军都上了,为什么不见八路军和新四军?

当时在上海淞沪战场是国军70万对攻22万日军,中日军队比例超过三比一。

太原战场而是28万中国军队对14万日军,军力对比为二比一。

太原会战只比淞沪会战晚了一个月,9月13日开始,而且和淞沪会战几乎同时结束。淞沪会战11月12日结束,太原会战11月8日就结束了。

这里的问题就在于为什么在同一时间会有两场大战,而且战场还隔着那么远?

这其实就是蒋介石的决策上的失误。

1937年7月北平沦陷,也就是此时的日军主力多数还在北方,隔着一个华北平原才到上海和南京。

淞沪会战打了三个月连川军、桂军都上了,为什么不见八路军和新四军?

上海也有日本驻军,但主力仅是一个上海特别陆战队,最多五千人。

除了陆军还有一些海空力量,总体实力不算太强。

因此,老蒋的初步想法是选一个软柿子捏一下,把上海的日军赶下黄浦江,是志在必得的。

实际上,淞沪会战最开始的战略目标仅此而已,网络上流传的什么牵制日军,让日军改变进攻路线,那都是是事后的人编出来的。

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高层没有人想到日本急眼了,直接从本土调兵增援,而且一次性增援了两个军,就是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

所以为什么整个淞沪会战全国都不断调兵呢?

谁都没想到日军的增援力度这么强大,一次就投入了两个军。

而中国军队又采用的是添油战术,这种情形下,乃是兵家之大忌。

你看广西军队千里奔袭到上海,刚到的第二天就全部打光了,士兵绝对是好士兵,他们都是英雄,这一点不能否认。

淞沪会战打了三个月连川军、桂军都上了,为什么不见八路军和新四军?

原本在中国北面的日军并没闲着,1937年7月底占领北平,一个月后就兵分两路,一路走北路绕道山西,一路走南路从石家庄包抄山西。

当时山西已经划成第二战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是阎锡山,下辖三个集团军,杨爱源的第六集团军,傅作义的第七集团军,还有就是第十八集团军,也就是八路军。

虽说第十八集团军兵力和武器装备都比其他集团军差很多,比如傅作义第七集团军下辖四个军,一个军有两到三万人,总共十万左右。

十八集团军下辖只有三个师,仅相当于国军一个军。

即使是这样,抗日战争首场大捷就是林彪的115师打出来的,连蒋介石得知平型关大捷的消息后,在电文里激动得热泪盈眶,说:

25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用命征战。

除了平型关之外,八路军还参加了诸多战役,比如:

娘子关都打得十分漂亮,甚至还夜袭了日军的机场,摧毁二十四架飞机。

淞沪会战打了三个月连川军、桂军都上了,为什么不见八路军和新四军?

这些好事者还会问:

八路军是参与了太原会战,那新四军干嘛去了?

这完全是没有历史时间的观念。

新四军军部在1937年12月25日才成立,地点是湖北汉口,此时的淞沪会战早就结束了。

还原历史细节,纠正认知偏差

很多人因对历史时间线的模糊认知,产生八路军、新四军未参与抗战关键战役的疑惑,甚至还会发表一些不当言论。

这反映出准确研究历史的重要性,只有捋清时间脉络、掌握详实资料,才能还原历史真相。

淞沪会战和太原会战同期进行,背后是复杂的战略决策和战场形势。蒋介石对日军增援的误判,导致淞沪会战陷入苦战,提醒我们在分析历史事件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避免片面解读。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1
0
0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