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有些地方公文水平之低劣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

作者:陈先义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5-08-09 57

陈先义:有些地方公文水平之低劣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

政府公文代表的是一级政府的脸面,表现的是各级政府公务员的文字水平。

过去为了在这一关不出问题,毛主席特别重视文字工作,要求不能因为文字出半点差错。文字出了差错,可能会贻误大事。所以,叶剑英元帅在主持军事科学院工作时,特别设一个把关各种文件的专家,专门做咬文嚼字的工作。

但是,现在,特别是近年来,因为文字问题出的事情实在太多,有的问题差错,到了让人不能容忍的程度。连普通百姓都看不下去了。

陈先义:有些地方公文水平之低劣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

陈先义:有些地方公文水平之低劣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

比如,前一段2名牌985大学给复旦大学发校庆贺信,内容居然都一模一样。你抄我,我抄你,弄得全国人民一片惊呼,认为这样的大学实在有愧985级名牌的称号。如果问责的话,我看应该先问这些大学的校长,作为一校之长,上边有你的签名,你看了吗?若是看了,难道你不感到丢人现眼吗?

陈先义:有些地方公文水平之低劣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

还有,包括北大在内的多所院校在内的今年发的学生录取通知书,一共了了几十个字,居然让群众挑出硬伤来。这岂不是更加愧对了大学的名牌称号吗?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这个通知书可能是他一辈子特别看重的大事情,可能他要世代收藏起来。因为考上了名牌大学,不仅是他个人的光荣,也是他一个家族一个村庄一个地域的光荣,作为签着大学校长名字的大学,连这样几十个字你们都写不好,写不对,都出现硬伤,难道你们就没有校对审查过目吗?难道你们的工作作风粗鄙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吗?难道你们连这样重大事情都可以如此麻木的地步了吗?细想,这样的大学实在不值得学生费尽12年功夫去拼命挤进门去。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政府公文,如今打开政府公文,错别字以及病句语法错误已经到了司空见惯的程度,其中一个十分突出并且极其重要的问题就是机关公文互相抄袭。

陈先义:有些地方公文水平之低劣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

最近被公之于众并被广泛关注的接连两起抄袭事件,就非常具有典型性。一起是今年7月9日,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一篇县长调研稿,居然与7月5日五台山景区党工委副书记调研稿高度雷同。全文390个字中有超过320字是高度重复。抄袭是毋庸置疑的。

同样,广西平乐县发布的《平乐县森林防火计划(2023——2030)》中,关于平乐县的水文数据与500公里外的湖南安化县介绍文本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连安化县的乡镇名字都没有改动被完整抄入文件,人们说,这就出现平乐指导安化的闹剧。

事情曝光后,有关县领导不是老老实实地承认错误改进作风,而是搪塞掩盖。平乐县政府发布通报说,个别段落抄袭。这就是说,承认抄袭,但是某些段落,不是全部,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你抄袭,还能一字不漏吗?而五台县态度稍微好些,声称县纪委已经介入问责程序。

还有更加恶劣的,对上级文件干脆照抄照转。对上级文件不加理解,不结合实际,就知道抄、抄、抄。这样一种风气,不仅表现在文件上,同样表现在一些领导干部讲话中,比如,我们有的市县书记,对着大批乡村干部,开口闭口就是互联网+,大谈什么供给侧改革,从某些领导那儿学点他自己也不懂的新词瞎卖弄。比如减产不说减产说负增长,贫穷不说贫穷说待富群体,称群众进城讨薪叫恶意讨薪,屁大点事都说成是什么工程,等等,老百姓对这样的一些讲话文件,深恶痛绝,恼怒得很。一次一个县书记到乡下大讲什么互联网+,群众听得不耐烦了,就大声斥责道:书记你别在这儿云天雾地瞎白话胡球扯了,俺还等着去种麦哩,你那些东西离俺远着哩,可种麦子离俺很近。这样的事,现在各级政府各个地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机关政府部门公文水平(包括讲话水平)低劣,抄袭成风,对党和政府形象影响极坏,某种程度上,它与违反八项规定大吃大喝一样为党的纪律所不容。它大大削弱了公众对政府文件权威性与真实性的基本信任,它暴露了政府部门应付当前工作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倾向,实质是政府行为扭曲和能力缺位。如果说,政府部门水平低还可以原谅,可那些名牌大学是培养高等人才的高等学府,出来个公文也是漏洞百出,那是不可原谅的。

话说回来,为什么这些年出现这么多关于政府公文水平低劣的问题?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国家主管公文的机构认真重视起来。一般来说,现在大学都开始什么赚钱学什么了,对于文科的这些内容大多不教了,学校也不重视了,对于金融什么的,那些能够挣钱的专业,一哄而上。争着抢着去学。大学毕业了,连个逻辑语法都没弄明白,连个公文也写不出来,已经很普遍了。还有,很多大学生已经非常不习惯写文章了,连写个毕业论文也是去网上抄写模拟。从大学出来的学生都学会了网上抄袭,到了社会上工作,抄袭也便成为驾轻就熟的事情。现在很多学生当然也包括机关干部,离开网络下载就不会写了,这已经成为寻常事。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机关干部水平低劣。他抄袭了上一级领导,领导也不知道,他看不出来。因为上级领导水平也是呀呀乌,稀松得很。抄袭欺骗了他,他也不知道。这就要查查这样的机关干部,为什么进了机关,连一般公文也写不了,写不了就得让位置走人,爱干啥干啥去,别在这儿占茅坑。还要查这些干部咋进的机关,如果这些干部都是近亲繁殖,都是七姑八姨小舅子二表弟之类转弯抹角的亲戚,那就不是让个位置的问题了,就得查查这方面的责任。就得问责。因为他已经给党的工作带来了极大危害。比如五台、平乐那些抄袭别家公文的干部,不是写好写不好的问题,那些人可能根本就不懂公文写作是怎么回事。如果这些人被不称职地选入机关,就得追求选调人的责任。组织部门怎么啦?组织部门犯罪犯错的人多了去了。这样为党的工作选人的部门出了问题,对党的事业危害更大。所以组织部门很可能责任不算小。

文字水平关联着党的事业,关联着党风,表面看是写作水平问题,可水平低劣的干部进入关键部门和机关,就是党的文风和党风党纪问题。这些年来,机关的文件、颁布的一些公文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反映越来越大,已经达到群众所讥笑的程度,这就反映出机关的作风是一种新的腐败的作风。这种腐败,已经到了非纠正不可的程度了。

毛主席过去对文字水平要求非常严格,并且亲自操笔为身边干部做榜样。因此向毛主席学习写作,成为中央机关一个普遍的好习惯,因此毛主席的文风对党的文风影响很大。据说有这样一个干部,毛主席要求他完成一篇社论,他写好后交给了毛主席,结果离题万里,根本不合要求。毛主席大笔一挥,在他文章上画了个大圈划掉,然后自己密密麻麻在一边开始写一篇新的文章。这就是那个年代毛主席对文章的要求。现在机关干部不会写文章,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前天,看一位级别很高的领导干部发表在报纸上的理论文章,看后觉得简直连基本逻辑都不通。不少内容都是抄袭,毫无新意,我想,这篇文章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人的职务和级别,编辑部根本不可能给他发表。不过是看他职务而已,没办法的事情。所以,整体提高我们干部的文字水平,已经是当务之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陈先义
陈先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