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评:疫苗事件,官方机构须急公众之所急

作者:佚名 来源:环球时报 2018-07-22 826

环球时报社评:疫苗事件,官方机构须急公众之所急

环球时报社评:疫苗事件,官方机构须急公众之所急

  长春长生生物生产的疫苗涉嫌造假的事情这两天在互联网上刷屏,逐渐聚集起公众的愤怒和恐慌,成为新的重大舆论事件。疫苗直接涉及儿童的健康,关乎生命,该领域的每一起负面新闻都会令全社会侧目,监管好疫苗的安全生产堪称是对国家现代治理能力的考验。

  仔细回顾最新疫苗事件的发酵过程,它最初有两个来源,一是国家药监部门去年11月查出长生生物的一批疫苗效价指标不合标准,于今年7月18日做出处理决定。二是同为长生生物的另一批狂犬病疫苗被企业老员工举报,监管部门7月15日通报社会,指出该批疫苗存在生产记录造假等违法问题,要求该企业停止生产。

  事情的彻底引爆则是因为一篇题为《疫苗之王》的网络文章,该文从国有资产流失到疫苗生产造假,对长生生物的发迹史做了全景式描述,引起了针对疫苗生产企业的公愤和对监管可靠性的质疑,被大量传播。由于这篇文章是一家之见,并非权威信息,其准确性一时不得而知。但在官方信息没有跟上的时候,很多读到它的人对文中故事宁肯信其有。

  这次疫苗事件触发了人们的大量困惑和不安。首先是疫苗人命关天,但它的生产为何能被不负责任的民营企业主把持,而当出了问题时,怎么会罚点款就了事了呢?还有,2016年山东出过疫苗安全事件,当时闹得轰轰烈烈,国内疫苗生产受到沉重打击,为什么时隔不久,围绕疫苗又出事了呢?这究竟是个别事件,还是具有某种普遍性呢?

  食药安全这几年屡出事端,我们看到,国家针对这些领域的治理下了很大功夫,一批违法生产销售者遭到严惩,相关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越来越严格。但最新事件告诉人们,相关治理并未达到令人放心的水平。

  我们认为,国家药监部门应立即就上述问题回应公众的关切。舆论的疑问在不断扩大、延伸,政府不能等着把事情调查清楚了再对公众交代。相关官员应立即站出来,安抚舆论,表明政府的态度,建立公众对政府一定会严查事件、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信心。

  这不是政府官员谨慎行事、严防给自己招来本可不必承担的责任的时候。处在药监一线的官员需要挺身而出,让人们看到政府机构对人民群众疫苗安全的高度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确信在各种消息满天飞的时候,政府在坚决采取行动,为保护公众的安全竭尽全力。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中国人对疫苗、尤其是儿童疫苗提出的是百分百的安全要求,而不是高概率的安全保障。由于现实中百分百排除所有环节的问题是治理的巨大挑战,当出现某个具体问题时,相关机构如何紧急应对会影响人们对政府彻底解决问题决心程度的认识。

  中国近年舆论风暴涉及食药安全和司法公平问题的最多,也是这两个领域实际迈出的治理步伐最大。但是在食药安全问题上,进步值得鼓励,却无法成为公众满意的理由。小概率的不安全事件对个人可能意味着绝对不安全,政府要理解舆论面对每一起安全事件时的冲动,要用自己的作为争取并赢得信任,避免具体部门和官员采取有可能进一步刺激舆论的行动。

  其实公众除了从互联网上感受事件的冲击,还会从身边的实际情况和经验评估事态的可能严重程度。对国家这些年的进步,人们心中也有一杆秤。政府方面要在疫苗问题上完全急公众之所急,行公众之所盼,别的不用想,或者少想。要坚决避免事情一来,让人看到的先是有的部门“维稳当先”。

  我们的政府就应是完全为人民服务的,让人民安心、放心,有什么困难的事情上下一起担当,过程公开透明。那么这个社会就不会有什么迈不过去的坎。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0
3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