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忘初心”

作者:候惠勤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3-12 692

“不忘初心”

候惠勤

论“不忘初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郑重发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号召;党的十九大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大会主题的关键词。习近平同志关于“不忘初心”的重要论述是对党的宗旨使命、精神风貌的高度概括,是我们党在今天具有强大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思想基础。

“不忘初心”是对党的宗旨使命的深刻阐发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今天,我们要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就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从“不忘初心”的高度回顾党的宗旨使命,可以认清两大问题:一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可分割;二是伟大理想和现实出路的内在关联。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涌现出许多立志救国救民的志士仁人,但他们都没有找到现实的出路。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把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人类的共产主义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为解决中国问题指明了现实的出路。

今天,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也包含着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既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光明前景紧密相连,又把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紧密相连,这种追求充分表明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初心”这个根子上就摒弃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注定要沿着人类文明大道不断开拓前行。中国共产党是真正立足中国、胸怀世界的伟大政党。这一崇高的宗旨使命,不仅是我们奋斗不息的力量源泉,而且是我们坚信自己事业正义性的坚强依托。

当代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呈现出深刻复杂变化的态势,充满着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应对挑战的人类共识不成比例,发展的机遇隐藏在层出不穷的挑战中,人类休戚与共的共同利益淹没在局部利益的凸显和冲突中。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下,战略定力至关重要。“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坚持不忘初心,就能排除干扰、认准方向、坚定信心、继续前进。

“不忘初心”是对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的自觉遵循

“不忘初心”就要经常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这样才能把准问题、看清前途。只有把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效贯通起来,才能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工人阶级的革命事业要“经常自己批判自己,往往在前进中停下脚步,返回到仿佛已经完成的事情上去,以便重新开始把这些事情再做一遍”。认识和实践都在这经常的重新开始中深化。

历史是在曲折中发展的,认识历史规律也是反复比较、不断纠偏的过程。“不忘初心”深刻揭示了这一认识规律。关于认识的曲折性和反复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过深刻阐述。列宁形象地指出,“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毛泽东同志精辟地指出:“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不忘初心”就是每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都要回望出发点,理清走过的路,辨明脚下的路,认准前行的路。

“不忘初心”揭示了历史规律形成的特点。历史规律是在回答重大现实问题中通过实践逐步形成的,因而是具体地、历史地形成的;历史不是毫无联系的碎片,而是透过现实的道路展示出自身的历史逻辑。“不忘初心”就是要直面问题,通过道路的辨别把握历史规律,坚定前进信心。历史规律就存在于走过的路中,存在于前行的方向中。它既不是抽象的,也不是表象的,而是可以感受到、辨认出的历史潮流,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客观根据。

“不忘初心”体现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不忘初心”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党之所以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可见,“不忘初心”内在包含中国共产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这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向前进。

“不忘初心”要求我们不要忘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立党立国之本。中国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所谓固本,就是坚定这份信仰、这份信念、这份忠诚。世界社会主义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就会土崩瓦解。习近平同志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不忘初心”从根本上阐明了科学信仰和科学理论的内在统一,使我们能够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从世界观上看,就是解决信仰和科学的统一、价值和真理的统一问题。我们事业的正义性来自科学性,它不仅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还是对客观规律的把握;我们的顶层设计不仅要有历史和现实的依据,还要有科学理论的支撑。

“不忘初心”要求我们把创新发展视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人间正道。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坚持创新发展,就要回答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就要面对新的实践课题。习近平同志指出:“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实践中来,形成理论,又通过理论的指导作用回到实践中去,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不竭源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特点,就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联动推进。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而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需求和问题又成为理论创新的不竭动力。如此反复,不断发展。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同志强调:“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

“不忘初心”是对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自觉磨练

实现理想、完成使命,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必须自觉塑造革命精神。这种革命精神,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胜不骄、败不馁,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也就是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的“两个务必”的精神。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

“不忘初心”之所以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因为它把衡量成败得失的标尺交给了创造历史的人民。“不忘初心”要求全党时刻不要忘记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干得怎么样、是否称职,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由人民评判、由历史宣告。这种评判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持续更新的。只有清醒认识到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才能永远保持革命精神。

“不忘初心”之所以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在于它把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和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我们党之所以具有其他任何政党都不可比拟的自我革命的强大动力,就是因为这种动力来自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客观需要,来自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对我们党所必须具备品格的内在需要。肩负着中国人民厚望的中国共产党人只要不忘初心,就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和永不枯竭的创新源泉。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4
0
0
6
9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