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为什么说美国是帝国?

作者:邓超 来源:中国历史研究院 2025-05-06 70

邓超:为什么说美国是帝国?

为什么大多数美国人并没有认识到或不愿承认美利坚帝国的存在?一份二战时期的美国政府报告写道:“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包括受过教育的人,对我们的海外资产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他们深信,只有像英国这种国家才是帝国。”

最近,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一系列扩张主义言论引发人们广泛关注。其实,特朗普只是直白地揭穿了“帝国健忘症患者”的“皇帝新装”。若要弄清美国的扩张主义底色,需要回答一个关键问题:美国是帝国吗?

关于“帝国”的定义众说纷纭,但该词源自拉丁语名词imperium(意为命令、权力、统治等),所以帝国本质上同权力与统治,特别是核心地区以外的权力与统治息息相关。今天,帝国一般指由一个以陆地为主的中心国家,控制其他较弱小的民族或政治实体,并依从属关系组成的超民族国家行为体。“帝国主义”是一种由国家奉行,旨在控制其他民族或政治实体的对外政策。

帝国并不仅限于某些历史阶段,当今世界仍然存在帝国。只需将视线转移到太平洋地图上,就会赫然发现,那里依然保留着大量帝国遗存的证据。如英属皮特凯恩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和新喀里多尼亚、美属萨摩亚等。美国的确是一个帝国,其帝国特征于国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面相。

大陆帝国

美国诞生于反对英帝国的革命,其国内的确存在强烈的反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然而,在南北战争之前,美国统治精英并不忌讳对帝国的憧憬。乔治·华盛顿对新生的美国饱含期待:“总有一天,这个国家会在帝国的天平上占有一定的分量。”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开篇写道:“一个在许多方面都是世界上最有趣的帝国的命运。”托马斯·杰斐逊更为美国贴上“自由帝国”的标签,赞美美国宪法“为庞大的帝国和自治政府而精巧设计,在世界宪法中无出其右”。此后,美国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和国务卿威廉·西沃德也毫不掩饰其帝国野心。当时,帝国大致指“幅员辽阔且人丁兴旺的国家”,可以简单地用作国家的同义词,但早期美国统治精英已将之作为一种附带对外扩张野心的表达。从1783年跨越阿巴拉契亚山脉,到吞并路易斯安那和佛罗里达;从1812年入侵加拿大,到取得俄勒冈、得克萨斯和西南各州,美国一直致力于扩张。

从欧洲统治中崛起的美利坚合众国,存在由普通国家演变成帝国的趋势:历史上,美国经常发动对邻国的领土扩张,并对印第安人实行殖民政策,犯下严重罪行。有历史学家指出,“革命后,美国人在担心欧洲帝国的力量,以及继续加强反殖民话语的同时,却正在迎接一个步西方后尘的帝国”。

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美利坚帝国主义肇始于其建国初期。美国历史学家沃尔特·纽金特坦言,在《独立宣言》中写下“人人生而平等”这样“高贵”辞章、往往被人们视为捍卫自由者的杰斐逊,实则是不折不扣的帝国主义者。本杰明·富兰克林、约翰·亚当斯、约翰·昆西·亚当斯、安德鲁·杰克逊以及许多其他总统和建国者也是如此。他们获得对外扩张的“自由”之时,也是被侵略者遭受压迫之时。可是,诸如切罗基人“血泪之路”等历史事件,常被认同美国价值观的历史学家有意无意地忽略。

在通过扩张攫取大量领土的同时,美国还广设边疆定居点,历史学家一般称之为“西进运动”。这种提法是在掩盖扩张本质和美化侵略。纽金特指出,一般来说,扩张领土和定居边疆是两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有关西进运动、边疆和经济扩张的历史叙述,很少提及美国获得领土的方式;但实际上就美国历史而言,领土获取与边疆定居密切相关,是同一个帝国有机体的左右手:“没有主权就不可能有定居,而没有定居,主权就是空洞的。”纽金特还进一步阐述了美国在攫取领土的过程中,是如何逐渐学会构建帝国的。19世纪中叶,美国完成大陆扩张,同时也完成帝国构建的第一阶段,即建成一个大陆帝国。

海外帝国

美利坚帝国构建的第二阶段是从内战到二战前,核心特点是推行海外殖民扩张。19世纪下半叶,西方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行帝国主义扩张,效法老牌殖民国家建立殖民统治。美国为占有更多原材料和市场,以及向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示其大国地位,也加入帝国竞赛,步欧洲帝国后尘。美国以欧洲帝国为目标,在北美、西半球、大西洋和太平洋争夺自然和政治资源,最终将其政治影响扩展至世界各处。一如美国历史学家托马斯·本德所言:“无论是作为一块殖民地还是一个国家,美国都是一种始于15世纪的、更广阔的、不断变化的欧洲帝国大业中的一分子。”

这一阶段,美国海外扩张以占领中途岛和其他太平洋小岛,以及购买阿拉斯加为起点。19世纪末,美国吞并夏威夷,占领东萨摩亚,夺取西班牙殖民地菲律宾、古巴、波多黎各和关岛,在这些岛上大举建设贸易港口和军事基地。20世纪初,美国从哥伦比亚手中夺取巴拿马运河区的永久主权。1917年,美国从丹麦手中购得美属维尔京群岛。美国还迫使几个加勒比地区和中美洲国家成为“受保护国”,这种关系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结束。

同一时期,美国经济危机频发,劳资冲突愈演愈烈,社会主义运动兴起。美国学界、商界和政界人士认为,危机是生产过剩和市场稀缺造成的,为防止经济萧条及其后续影响,必须继续扩张。美国精英阶层设想通过贸易向南美和太平洋地区扩张,不断扩大商业边疆,缓解国内矛盾。但是,维持殖民统治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甚至爆发持久战争,美国害怕就此落入殖民陷阱。美国外交史学家沃尔特·拉菲伯断言,“殖民化并非不符合美国人的精神,而是它代价太大”。由于围绕殖民地问题莫衷一是,美国便采取另一种殖民形式。

美国在总结其在菲律宾和古巴的不同经历后,认为传统殖民统治会引发激烈反抗,通过政治、经济等手段干涉殖民地内政才更加有利可图。权衡利弊之后,美国采取“门户开放”战略。这种战略明显有别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排外性帝国政策,戏剧性地披上反帝国主义的外衣。朱利叶斯·普拉特等美国外交史学者认为,美国作为前殖民地,其形象的一部分便是发自内心地厌恶殖民主义,美国人对民族主义运动颇有理解之同情,因此美国的外交传统具有反殖民的理想主义倾向。但是,以威廉·阿普尔曼·威廉姆斯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这种反帝国主义外表之下存在经济、国际政治等多方面动因,美国的反殖民主义理想与其自身利益不可分割。尤其重要的是,美国很快就学会利用经济手段施加控制的技巧。本德认为,“以商业和金融活动为基础,支撑起美国式‘非正式帝国’形态的方法貌似新颖独特,实际上只在技术上有创新,其根本观念与杰斐逊、亚当斯和西沃德的早期版本高度一致”。经过这一阶段,美国建成海外帝国。

全球帝国

二战后,美国进入帝国建设的第三阶段,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带有新殖民主义特征的“无形帝国”(或“非正式帝国”),即仍行使帝国权力,但放弃直接、正式的政治控制。二战结束后,旧殖民体系在非殖民化浪潮中土崩瓦解,宗主国表面上承认殖民地独立,但依然利用其经济技术优势维持不平等的国际分工,扶植前殖民地精英控制当地经济,并以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维持剥削掠夺。非殖民化没有从根本上结束新独立国家对前宗主国的依附关系。

相较于其他前宗主国,美国的做法更为隐蔽。这一时期,美利坚帝国将其利益隐藏在联合国、世界银行、美洲国家组织、进步联盟等超国家组织或政府间组织,以及马歇尔计划等跨国项目的掩护之下。也有学者将之归纳为“非殖民化的帝国主义”,其主要内容包括:尽可能保持前殖民列强和新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政治联系;着力维护军事基地和情报资源;继续训练和武装曾经用来控制殖民地的当地军队,把前殖民地留在“体系”里。“这种策略让美国人沉浸在自我欺骗的反殖民言论中,既能逃避殖民主义的指责,又能获得霸权的好处。”更具体地说,“借助这种技术上的政策,美国的资本输出得以扩张并受到保护,令其获取巨额利润和所需商品。对美国人来说,帝国几乎隐没了身形,并广受欢迎,甚至让那些希望发展经济的小国领袖渴求帝国到来”。

实行“非殖民化的帝国主义”策略,并不意味着美利坚帝国对领土失去兴趣。美国在支持“非殖民化”的同时,于1986年正式兼并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北马里亚纳群岛。实际上,美国支持和推动所谓“非殖民化”的真实目的是维持其霸权地位。正如日本学者菅英辉所言,“美国把支持反殖民主义和自决,当成不断强化自由资本主义战后世界秩序主导权的意识工具”。

二战结束后,美国不断对其他国家进行军事干涉,先后在67个国家的211次冲突或潜在冲突中部署武装力量。20世纪后期,美国已经成为一个军事基地遍布世界的全球帝国。这个国家拥有众多“盟友”,庞大的情报网络,5个全球军事指挥部,在五大洲有超过100万武装人员,在各大洋都部署航母战斗群。试问除了“帝国”之外,还有什么词能更好地描述这个体系?

虽然美利坚帝国的形态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演变,但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帝国。美国帝国主义的历史可以找到众多的事实证据,更不用说那些未曾实现的帝国野心。为什么大多数美国人并没有认识到或不愿承认美利坚帝国的存在?一份二战时期的美国政府报告写道:“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包括受过教育的人,对我们的海外资产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他们深信,只有像英国这种国家才是帝国。”

对外扩张是美国一以贯之的生存之道,先是在北美,然后在海外。威廉姆斯以越南战争为时代背景指出:“我们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本质上已经帝国化,以至于我们在享受结果的狂喜中,将帝国主义合理化并加以隐藏。”本德则更深刻地指出,“美国人总是把扩张看作缓解社会冲突的修补之道,相信自由的土地和全新的机遇将会使其免遭(以欧洲为代表的)阶级冲突之苦”。

美国历史学家布尔默-托马斯承认:“迄今为止,我们一直是帝国主义国家,但美利坚帝国的形态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了变化。”从控制手法上看,美利坚帝国由直接控制逐渐转变为间接控制,由较多使用武力转变为偏重经济金融手段。从发展逻辑上看,美利坚帝国在大陆帝国阶段打下基础,在海外帝国阶段继续巩固,最终塑造成今天世人所见的全球帝国。毫不夸张地说,美利坚帝国如今已成为世界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鼎盛时期的英帝国在其面前都会相形见绌。

作者单位:中国历史研究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