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凤翔抗日英烈的杀鬼子战例
白凤翔传奇人生,从绿林好汉到将军,反压迫劫县狱绑县长,保家卫国战苏军,平定中原除汉奸,长城抗战敢打死拼打,西安事变现场指挥捉蒋,抗击日军毙中将,密谋反正遭毒杀,大是大非永远选择正义。
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于国家和民族独立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国家和民族复兴的人,祖国终将缅怀英烈英雄。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白凤翔颁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这是党和国家对白凤翔历史功勋的充分肯定和褒扬;2020年9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告第1号),原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骑兵第六师师长白凤翔中将的英名荣膺其中。白凤翔烈士抗日杀敌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时常见诸媒体、网络。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白凤翔颁发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
白凤翔(1897-1942)字源蘭、号瑞麟,1897年4月生于河北省(原热河省)围场县新拨乡(祖籍沧州)。他有血性,坚毅帅气,刚强吃苦,少年习武练就一身超强武艺,能骑善射,枪法精湛、夜间见亮听声抬枪即中、弹无虚发,忠勇刚烈果敢,有气节有志向,有勇有谋,胆识超人,曾“拉杆子”除霸安良,开仓济贫,绿林好汉,反抗暴政,反压迫闹翻身,劫监狱绑县长,名震热察。他具有经磨难而不衰,受艰辛而不屈的品格和民族气节,忠义血性、志勇坚韧,具备军人应有的英武气概。后来成为东北军中一员骁将,忠诚志坚,侠肝义胆,练兵严厉,身经百战、擅打硬仗,治军有方,指挥作战胆大心细沉着冷静,决策果断行动迅猛。他擅长治军统兵打仗特质,深得张学良信任,成为东北军的铁台柱。赤胆忠诚皆为爱国,白凤翔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大节不亏,为民族独立,打击外敌,救国救民,实现全民族抗战,保家报国和人民解放,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一)日寇欲断中华文脉,军人誓死复土雪耻
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军侵略的魔爪伸向上海闸北区,发动一·二八事变,上海顿时间卷入烽烟。民国著名教育家、政治家,爱国进步人士何思源,第一时间把丧尽天良的日本鬼子轰炸上海商务印书馆和放火焚烧东方图书馆的噩耗传导给东北军骑六师师长白凤翔,他立刻命令把这一噩耗传达到所属部队,要求官兵高度警惕严加戒备,随时准备打仗,全体官兵听后群情激愤,积极响应决心闻令而动,坚决打败日本鬼子。
被炸毁的商务印书馆
这次劫难,商务印书馆资产损失1630多万元,占总资产的80%。最令人痛惜的是东方图书馆的全部藏书46万册,包括善本古籍3700多种,共35000多册;中国最为齐备的各地方志2600多种,共25000册;另外还有大量的中外学术参考书,以及5000多种珍贵图标照片,悉数烧毁,价值连城的善本孤本图书从此绝迹人寰。
日本侵略者早就想到,上海商务印书馆是当时中国文化的大本营。他们说,炸毁闸北几条街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恢复,而只有炸毁商务印书馆这样的机构,斩断中华文化根脉,中国才会没有复兴之日。这是日本鬼子精心策划的轰炸和纵火,企图彻底烧断我国的“文化命脉”。
轰炸后日军驻上海特别陆战队司令官,盐泽幸一这样说过:“炸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就可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
被烧的东方图书图书馆情景
白凤翔师长对日本鬼子惨无人道,灭绝人性,断我中华文脉,灭根灭族灭种的野兽恶略行径,顿时心中怒火中烧义愤填膺,果断命令全体骑六师官兵在各自驻地战位,鸣枪示警,声讨鬼子的野蛮罪行。同时颁布誓词训令“鬼断文脉,华夏震怒,日夜备战,履行天职,不惧伤亡,复土雪耻”,要求全体官兵牢记日本鬼子又欠下的重磅血债,时刻备战强军,誓死复土报仇雪恨。
日寇空军肆无忌惮,野蛮轰炸的残酷暴行,使白凤翔意识到中国的空军太弱难以与日寇空军抗衡,必须发展装备自己的空军力量,实现先总统孙中山的“航空救国”理念。召开师部扩大会议经讨论一致通过决议,骑六师上至师长下至士兵,勒紧裤腰带,捐出三个月的军饷,累计捐献6万多块现大洋支持购买飞机。并以东北革命军骑兵第6师的名义。捐给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购买飞机,发展壮大中国空军实力,争夺与日军作战的制空权,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这是白凤翔支持全国军民共同抗日的又一个义举,也为30万东北军在“九一八”,没有抵抗日本人侵略者的一种抗日初心的忏悔,由此证明东北军民,对日本侵略军的一种痛恨。
(二)长城抗战浴血拼杀,遗憾壮志未酬
1933年3月至5月,中国军队(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等),在长城的义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地奋起抗击侵华日军进攻,是为长城抗战。
圈起的是白凤翔的骑六师在长城抗战中军队战斗序列排第一
此战中,王以哲、何柱国、万福麟、白凤翔(已升任师长)等东北军将领镇守化石岭、朱家峪、古北口、司马台,以第二十九军宋哲元守喜峰口,以第十七军徐庭瑶守南天门,以第三十二军商震守董家口,傅作义部守独石口。
白凤翔部在南天门右翼配合郑洞国部在古北口、南天门、金山岭前后与日伪军血战两个多月,击毙日伪军800于人,付出伤亡近千人的代价。
在古北口抗战中,白凤翔派出侦察兵,分别到敌战区周围承德、滦平、宽城等地刺探日军情况。根据掌握的情报,白凤翔认为可以以攻代守,打击日伪军的薄弱部位,遂给总指挥何应钦发出请战电报:“请求我师与商震部队出古北口直取承德,反包围日军第八师主力,给他来个出奇不意的前后夹击,乃能大获全胜。”不久,总部回电“各尽职守、静观其变、不得妄动,守阵抗击。”白凤翔看完电报后撕了个粉碎,扔到地上,他说:“这是什么指挥官,不懂战术,错失战机啊!”
战斗期间,白凤翔骑兵师的尽万匹战马分散在长城脚下的各条山沟里,因成了日军飞机的轰击对象。日伪军虽未能突破防线,可白凤翔部在战斗中损失了1000多人、2000多匹战马,使他心疼不已。4月13日,白凤翔接到撤离长城的命令,无奈率部撤出前线。正是:不到长城非好汉、到长城壮志未展。
(三)为促成全民统一抗日国策,冒死捉蒋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临潼华清池扣蒋现场总指挥。12月11日晚,张学良通知白凤翔立刻去见他。白凤翔到了张公馆,见少帅背着手,低着头来回踱步,锁眉沉思,心情沉重。过了好一会,张学良声调低沉的对白凤翔说:“我慎重考虑,决定派你干一件捅破天的大事,把委员长扣起来,逼他抗日”。白凤翔当即表示:“自从‘九一八’事变后,我就反对内战,不一致对外抗日的决策。为了救国救民只要副司令下命令,我白凤翔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张学良听后如释重负地命令:“这次行动由你在现场全权指挥,刘桂五、孙铭九和卫队二营与华清池的卫队一营都归你指挥,配合扣蒋。”
白凤翔不负重托,经过近两个多小时的激战,全部解决了蒋的卫队武装,终于在骊山山腰西绣岭虎斑石旁一处很浅的洞穴内将躲藏的蒋介石搜到,护送回西安城(据几位爷爷生前回忆)。正如当时英国记者勃脱兰所说:“如果把过去一年的历史缩短一下,我们就是说:日本侵略中国的第一炮,是在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晚间沈阳发射的。至于中国开始抵抗日本的第一炮,不是在东三省或上海或华北前线发出的,而是在陕西华清宫那边铺满了积雪的亭台外面射出来的。这次事变的结果,使十年来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得到第一次谅解,中国的内战因此停止了,全国统一阵线,也在短期内完成了。”(中国抗战画史第108页)
(四)毁家纾难,组建热河先遣军,赴抗日前线杀鬼子
1937年张学良被扣南京后,国民党军事法庭对张学良进行军事审判,南京国民政府认定白凤翔为西安事变之主犯被剥夺兵权。最终因一切罪名由张学良一人承担,白凤翔免于处罚,给了一个参议的虚职,从此东北军面临被肢解的厄运,5月白凤翔被迫返回北京,赋闲在家。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日寇的铁蹄又践踏了北平、天津,华北危机。9月初如坐针毡的白凤翔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苦闷,戌马一生的他,岂能容忍日寇的猖狂。他决定收拾行囊带上副官常国宾、邱振和,驾驶私家轿车从北京出发去南京请愿,向蒋介石请缨抗战,要求恢复他军人职务,到前线去抗日救国。
1937年9月底,被蒋介石任命为热河抗日先遣军司令、恢复中将军衔,批给筹建军费两万大洋。
1937年11月,为了实现抗战救国夙愿,白凤翔毅然回到北平。卖掉了自己,位于当时东直门42号的一个大四合院和西郊、南郊200多顷地(约合2万多亩),以筹资购买武器,装备热河抗日先遣军。
1940年3月,在傅作义指挥的乌梁素海(红柳湖)战役中,白凤翔率部击毙逃跑日军中将水川伊夫系天皇外甥(从水川伊夫身上缴获两枚日本政府庆典纪念章及日军指挥刀为证)。
1940年6月,白凤翔率部诱引日军驻包头部队“出洞”,把日军两个大队引到乌拉山南麓一处山谷,敌人进入伏击圈后,埋伏在山林里的先遣军官兵堵上了后退道路。激战一个多小时,消灭五百多日伪军,缴获了一批武器装备。
自1939年至1940年底“五原战役期间”,在台梁和明安镇一带发挥先遣军擅长夜战的特点袭击日伪军据点摧毁据点3个,打死打伤敌人100多人,自己伤亡30多人,粉碎日伪军的“保甲制”撤屯并村、设立无人区封锁抗日前线的物资供应图谋,沉重打击了鬼子“三光政策”简要概括为“烧光、杀光、抢光”的实施,痛击了日军侵略的嚣张气焰;在包头西偷袭日伪军的物资供应仓库,打死打伤敌人30余人,自己伤亡5人,获取一些粮食、枪械弹药和军装,缓解了热河先遣军物资严重不足的难题。
千方百计侦查搜集日伪军的军事情报,采取先打机枪手,再打司机,后打轮胎的打法,在沙尔沁镇至察素齐镇一带公里上先后两次伏击拦截鬼子运输车队,打死打伤敌人70多人,自己伤亡16人,击毁车辆20余台,截走大量枪支弹药、粮食和五门小钢炮;在石拐区炸毁敌人据点两个打死打伤敌人10余人;采取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袭扰战术,突袭吉格斯太和十二连城两个日伪军营地打死打伤敌人150余人,自己伤亡19人,使鬼子不敢大摇大摆的从和林格尔向包头运输军用物资;运用声东击西、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五原战役中炸毁巴彦淖尔至五原前线公路的桥涵阻击敌人支援五原,突袭中打死打伤敌人200余人,自己伤亡28人,炸坏鬼子运兵车辆30余台。
1940年8月,日军伪军集中几倍于先遣军的兵力,动用飞机、坦克,将先遣军包围在固阳地区,战斗中白凤翔腹部受重伤生命垂危,在全军孤立无援、陷入绝境、伤亡殆尽、弹尽粮绝、突围无望的情况下。10月为避免无谓牺牲、保存实力,忍辱诈降潜伏,待机反正灭日寇。经与国民党军统局联系得到“曲线救国待机反正”的指令,遂奉傅作义将军秘密指示,以在西安事变时反蒋的名义实行了诈降潜伏曲线抗日……
1941年3月,白将军诈降期间通过与绥西联军伪司令王英的接触,王英饮酒后把日军司令官安达二十三,在一次会议上关于围剿傅作义后套部队的作战计划及进攻中共延安的决策和战前大批军火存放在王英的关公庙司令部内的信息透露给了白凤翔。白凤翔听后以军人的敏锐之智想得到这批军火,于是秘密与傅作义长官联系,采取里应外合的计划,将王英骗出司令部并秘密抓捕了王英及警卫人员十余人,逼迫王英签发指令骗出军火,随即把王英连同军火物资一并运往傅作义的抗日总部。事后傅作义将军和戴笠把白凤翔的壮举如实呈报给重庆蒋委员长(有电文为证)。
1941年冬,白凤翔策划反正起义即“合教村兵变”计划,拟将部队拉出。并派老部下徐宗尧代表他携带官兵花名册、枪马册和就地抗日作战计划,同冯兰亭及三夫人冯月莲一起去重庆请示蒋介石。其时,蒋介石早已内定白凤翔为热察绥骑兵总司令,李守信为副总司令。
1942年2月8日,由于反正起义计划在实施前被日特侦知,就在白凤翔将军反正起义前夕,日本特务以给白将军治伤为由暗中用“731”病毒实验试剂注射到他体内,毒性发作导致全身浮肿,遭毒杀而亡,终年未满45周岁。临终时嘱托王绳武、王国财、刘维翰等军官,尽快组织实施反正起义向西回归傅作义将军。白将军一生虽短但大节无亏,用行动和生命诠释了军人对国家、中华民族的忠诚和本色。正是:西安捉蒋震惊世界,抗日战场杀敌威猛,日寇胆寒投毒暗杀,固阳殉国高原同哀。1942年国民党第八战区追认白凤翔为抗日烈士。
1942年2月19日,白凤翔将军牺牲十天后,王绳武、王国才、刘维翰等军官,遵照白将军的遗命毅然发动合教村反正兵变,杀死日本顾问永田、提严、峰眺等十余人。经过几日的鏖战击败日伪军的追击和围堵,终于胜利抵达五原第八战区,受到傅作义将军的嘉奖。热河先遣军部队被编为第八战区骑兵挺进第二,第三纵队。反正成功后分别在《中央日报》、《申报》、《大公报》发布反正通电昭示全国。
1951年,逃到台湾的国民政府向白凤翔的遗属颁发了烈士证和抚恤金。白凤翔将军在台湾的遗属获颁第00069号《恤亡给予令》。该令将白凤翔将军遇害定性为“阵亡”,给予其遗属20年抚恤金。
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时任中共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专门指示要对白凤翔的家人以革命家属对待。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给予了白凤翔遗属和后人亲切关怀,使他们在政治上和生活上得到优厚照顾。文革期间,周总理对在黑龙江山区下放的白凤翔之子白树珍给予保护。党和国家并没有忘记白凤翔将军西安事变捉蒋和抗击日寇,为国捐躯的历史贡献。
1993年由民政部编纂的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最权威的中华英烈人物辞书《中华英烈大辞典》正式将白凤翔的英名事迹收录在内。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白凤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勋章,这是党和国家对白凤翔历史功勋的充分肯定和褒扬。
2020年9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告第1号),原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骑兵第六师师长白凤翔中将的英名荣膺其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亊务部第1号(退役军人亊务部关于公布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的公告)
2021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周秉建(委员号0649)向全国政协委员会提交了“关于请国家支持在内蒙古建立白凤翔等抗日英烈纪念园的提案”。
如今白凤翔将军的牺牲地固阳县合教村,也就是白将军的抗日起义反正指挥部旧址,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认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系白凤翔外孙)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