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王执着于关税战,只因为黔驴技穷
关税战从来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正常国家之间,你加我也加,单方面占便宜很难,一般都会商量着来。
懂王无差别对所有国家挥舞关税大棒,又是为了什么呢?
是他有铁布衫,不怕别人踢裆?还是他有无限火力,可以打赢全世界?
都不是,他是没有办法了,就剩这一招了。
懂王是政治素人,他的上台,不是美国衰落的原因,而是结果。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008年,本想利用美元潮汐收割世界的美国拉了坨大的,自己发生了次贷危机,财长不得不跑到北京求援,我们启动了4万亿计划,主要投资民生、基建、高科技和汶川灾后重建,而美国的钱又回到了金融资本手里。
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西方媒体仍在渲染“中国崩溃论”,事实是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两线战场脱不开身。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美国嘴上在奚落我们,心里慌得一批,于是“重返亚太”进入真正的实施阶段。
2014年,俄罗斯拿下克里米亚,美国开始控制乌克兰,乌克兰也在乌东地区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恐怖行动,2022年,普京实在忍不下去,俄乌战争开打。
2015年,俄罗斯强势进入叙利亚,将奄奄一息的阿萨德救活了,美军遭遇了重大挫败,连一条腿走路只靠能源出口活着的俄罗斯都打不赢,美国霸权已经是纸老虎了。
2016年,中美南海对峙,中国三大舰队齐集南海,四位上将一线坐镇,战略大杀器起竖,央媒公开发布美国航母位置,美国人没敢动手,美军太平洋战区司令被解职,转任美国驻韩国大使。
战场打不赢,一切都是零。
打不赢俄罗斯,打不赢中国,美国这只纸老虎已经不知道怎么办了。
2016年11月,懂王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他需要解决在无法使用武力威胁中俄的情况下,如何让美国资本继续获利的困境。
打不赢就先退回来,美国的立国基础是“昂撒白人+基督新教”,懂王的办法是团结红脖子(白人)、福音派(新教)和保守派资本,以“让美国再次伟大”为口号,用“科技战”“关税战”“贸易战”和“金融战”为手段,且战且退,给美国争取时间。
但这些办法,都被我们一一化解了,大家还记得孟晚舟回国时,国家包机、大使陪同、全城亮灯、副省长接机、大量市民高唱《歌唱祖国》的激动吗?那是因为孟晚舟是在不投降、不认罪的情况下回国的,这代表着美国遏制我们的所有招数都失效了。
法国阿尔斯通的高管羡慕得不行,感慨自己的国家没能为他提供支持。
懂王一下子麻爪了,搞不赢中国,但搞定其他国家,还是有把握的,于是,无差别关税战就开打了。
历史上,关税政策是帮助美国崛起的重要手段。
美国在建国以后的100多年中,一直实行保护主义关税政策。
《1789年关税法》是美国建国以来第一部关税法案,为清偿国债、维持政府运作、保护农业和弱小工业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1816年关税法》的出台,标志着美国正式进入工业保护的关税政策阶段。
自此,保护主义被作为美国关税制度的根本基础。
1832年底,南方州意识到争取政府降税无望,转而以武力脱离联邦相要挟。
权衡之下,总统杰克逊签署了《1833年关税法》,降低关税,但持续时间不长。
1861—1865年的内战使得联邦政府财政收入大量消耗,亟须提高关税税率筹集财政收入。
1880年后,多数时期美国实行了高关税法案,保护主义关税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工业的发展。
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臭名昭著,本意是保护农业,但在制造业利益集团和选民的压力下,该法案演变成了对所有进口商品大幅加征关税的极端保护主义关税法案。
加征关税引发了世界各国的报复,引发了全球性灾难——经济大萧条。
懂王现在的玩法就是《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的翻版,无差别攻击,随心所欲。
他不懂,但他背后的资本是门儿清的,为什么还支持他这么干呢?他们就不怕再来一次经济大萧条吗?
怕,但没办法,反正死猪不怕开水烫。
对懂王来说,无差别关税战,可以给他带来几个好处。
一是稳固基本盘。懂王是为数不多的能兑现对选民承诺的总统,关税战有利于传统制造业,红脖子开心,保守派资本当然也开心,“美国优先”的口号,关税战以一敌百的措施符合福音派“天选之民”的教义,福音派开心。
二是增加收入。美国国债37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超1万亿美元。关税被视作“开源”的工具,以缓解财政压力。
三是推动制造业回流,他试图以关税壁垒迫使产业链回归美国,解决产业空心化问题。
懂王是真小人,不藏着掖着,他是认认真真推动美国回归“盎格鲁-新教”传统的,他的上台本就不是团结全体美国人,而是团结一部分人,那些反对他的人他一点都不在乎。
他敢这么玩,是看准了“盟友”们都是待宰羔羊,不敢反抗,依赖美国市场的国家也不敢反抗,除了中国针尖对麦芒、以牙还牙外,其他国家基本都被他吓住了。
但想要在关税战中真正获利是有条件的。
提高关税一般是为了保护己方产业,美国工业化初期,为了抵御欧洲商品的倾销,1789年的《关税法案》、1890年的《麦金莱关税法》都很好地保护了本土制造业,为美国产业的发展争取了时间。
加之当时只有英国、德国等少数几个工业国,通过高关税保护,猥琐发育个几年,就能与他们竞争了。
另外,19世纪美国的贸易逆差占GDP的比重不到2%,关税对全球供应链影响有限,而且当时没有WTO这样的国际规则,美国玩单边行动代价很低。
但是,时代不同了。
当前的美国是以金融立国的,产业早就空心化了,压根没有替代能力。
美国99%的鞋类、75%的玩具、81%的智能手机依赖进口,本土没有替代产能。强行加关税,最终会由美国消费者买单,推高通货膨胀,如果高通胀迫使美联储加息,2025年利息支出必将突破1万亿美元。
而想要重建完整工业体系,至少需要20~30年,但美国两党的政策周期只有2~4年,企业会因政策不确定性拒绝投资回流。
19世纪的关税是“防御性工具”,保护本土幼稚产业;
如今的美国试图将关税作为“进攻性武器”重建全球产业链,但本土产业基础已瓦解。
美国关税成功的时代已终结。
如果强行复制19世纪的关税逻辑,只会重蹈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的覆辙——引发全球滞胀、加速美元霸权崩塌。
总统是台前的演员,选举是他的第一工作,如今的懂王,参议院、众议院、法院都是多数,俨然是帝王般的存在,他能将他的基本盘稳固好,背后的资本就会大力支持他。
背后的大资本开心,他也能各种发币,赚得盆满钵满,至于美国的未来,他国的反制,可能的全球经济危机,他不在乎。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