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揭穿了日本人的“仁义礼智信”
一部电影,让历史再现1937年的南京以及那场震惊世界的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国民党卫戍司令唐生智弃城,防御力量溃不成军,日军大肆屠城,一片哀鸿。灰暗色的大街小巷,尸山血海,令人不忍直视,而侵华日军骇人听闻的各种兽行被搬到了银屏上,无数人早已泪湿衣襟。
这部电影中有很多的细节,让人们印象很深。
影片中的日本军官摄影师伊藤秀夫,用扭曲的价值观解读中国老祖宗传下来的道德准则“仁义礼智信”,却是赤裸裸的日本人背信弃义的卑劣本性。
所谓的仁,就是日军完全可以轻易杀死阿昌,但在得知他是照相馆的人时,改变了主意,利用阿昌和他的照相馆没日没夜冲洗照片,以此获得上司的嘉奖。有一个细节,当伊藤秀夫离开照相馆时,特意写了一个证明,写明此人不要杀,是为他做事的,还盖了章。临收笔了,他想了想又添加了四个字:两天之内。
所谓的义,就是为了让阿昌能更方便更多地为日军冲洗照片,不但没有杀死阿昌,还特意给照相馆门前挂上一块牌子,给他提供短暂的安全保障,甚至还给他提供食物。事实上,他早就做了决定,等冲洗照片的事做完,马上就杀了他。
所谓的礼,表面上的谦谦君子样,为了让阿昌给他洗照片,总是摆出一脸的亲善友好的样子,而当他有人替代阿昌后,他掏枪准备杀了对方,但他只敢站在阿昌背后,阿昌一回过头,他立马收起枪,一脸道貌岸然的友善。
所谓的智,表面上给阿昌食物甚至通行证,实际上却早已通知守城日军看到指定编号的通行证就马上杀掉,借刀杀人,看上去是日本人所谓的智,实际上却是他们嗜血成性的真实写照。
所谓的信,表面上看是答应给他们冲洗完照片就答应让他们安全出城,并特意给了两张带有编号的通行证。结果却是,阿昌把生的机会留给了照相馆母女二人后,她们却被守城的日军当场杀害。这也让人们看到了日本人伪善的假面。
他们在墙上挂着“仁义礼智信”牌匾,却是毫无人性的杀人机器。剧中有这么一句台词说得很有代表性:日本人是畜牲,会把我们当人吗?
伊藤就最典型的日本人,因为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劣根性,表面上狂热地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他们总是自诩是中华文化的真正知音和继承者,复刻模仿中华文明中最璀璨的瑰宝。但实际上他们卑劣的灵魂根本无法承载,只能不断地扭曲、篡改。
暗房红灯下显影的罪证照片,比直接拍屠杀更窒息;日军按快门的速度追不上杀人速度,军官一句“多杀几个总能拍到”;日军拍“亲善照”嫌婴儿啼哭,下一秒直接摔死孩子,讲小礼而无大义,这就是日本人的本质。说它们是畜生都是太抬举它们了!
什么才是真正的礼义仁智信?电影中描述了南京同胞们用他们的血泪、生命书写何为真正的仁义礼智信。
老金一家躲在照相馆的地下室里危在旦夕,阿昌放弃了自己可以逃生的机会,将通行证让给了老金家的母女俩,这是大仁。
小警察宋存义,弟弟惨死,为报恩也为了报血海深仇,拦截并杀死下对照相馆最大的威胁。这是大义。
前期阿昌为保活命对着伊藤卑躬屈膝,到了最后挺起胸膛呐喊“我们永远不是朋友”,这是大礼。
跑龙套演员林毓秀第一次差点被日军欺辱,被小警察救下后,聪明大胆的她借着摄影器材的箱子,把小警察运送到安全地方。这是大智。
在微弱烛火下,把底片缝在每个人的衣角,只要有一个人能带出去,南京的真相就会大白于天下。这是对国人的大信。
如今网上网下还有大把大把的汉奸,依然在不遗余力为日本人洗白甚至美化,真不知道他们看完这部电影后,会有什么样的真实感受?
这部电影中有几句台词令人印象颇深。
1-日本人是畜牲,它们会拿我们当人吗?
2-如果有一天日本人输了,你是汉奸,死会很惨的。
我是翻译,我不是汉奸。日本人不会输的,它们怎么会输呢?
3-他们(汉奸)在我们(日本人)眼里连狗都不如。
4-我们要讲仁义礼智信,我们是朋友!不,我们不是朋友!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段历史的。
我们和日本不是朋友!
那些污蔑、网暴《南京照相馆》的汉奸们,请你们做个人吧!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